抱朴子
作者:
葛洪
《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所著的重要道教经典,分为内外两篇。内篇探讨仙药制作、养生延年等道家思想,详细阐述了宇宙本体、金丹与方术的多元应用。外篇则反映了葛洪的儒家思想,批判社会现象,论述治国理政之道,强调修身齐家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该书不仅奠定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也强调善行与功德的重要性,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精神解脱与长生,体现了其“立时济世”的思想精髓。
目录
内篇
卷一 畅玄
卷二 论仙
卷三 对俗
卷四 金丹
卷五 至理
卷六 微旨
卷七 塞难
卷八 释滞
卷十 明本
卷十一 仙药
卷十二 辨问
卷十三 极言
卷十四 勤求
卷十五 杂应
卷十六 黄白
卷十七 登涉
卷十八 地真
卷十九 遐览
卷二十 袪惑
外篇
卷二十一 嘉遁
卷二十二 逸民
卷二十三 勖学
卷二十四 崇教
卷二十五 君道
卷二十六 臣节
卷二十七 良规
卷二十八 时难
卷二十九 官理
卷三十 务正
卷三十一 贵贤
卷三十二 任能
卷三十三 钦士
卷三十四 用刑
卷三十五 审举
卷三十六 交际
卷三十七 备阙
卷三十八 擢才
卷三十九 任命
卷四十 名实
卷四十一 清鉴
卷四十二 行品
卷四十三 弭讼
卷四十四 酒诫
卷四十五 疾谬
卷四十六 讥惑
卷四十七 刺骄
卷四十八 百里
卷四十九 接疏
卷五十 钧世
卷五十一 省烦
卷五十二 尚博
卷五十三 汉过
卷五十四 吴失
卷五十五 守塉
卷五十六 安贫
卷五十七 仁明
卷五十八 博喻
卷五十九 广譬
卷六十 辞义
卷六十一 循本
卷六十二 应嘲
卷六十三 喻蔽
卷六十四 百家
卷六十五 文行
卷六十六 正郭
卷六十七 弹祢
卷六十八 诘鲍
卷六十九 知止
卷七十 自叙
葛洪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春秋谷梁传注疏
范宁,杨士勋
《春秋谷梁传注疏》是清代阐释《谷梁传》的重要著作,基于前人研究,系统补充了注释与解读,内容翔实,是研究《春秋》与《谷梁传》的必读资料。虽成书于汉代,但在学术地位上长期落后于《左传》和《公羊传》。其作者范宁与后期整理的杨士勋均为重要学者,贡献了深厚的学术价值。范注作为最早的注解之一,标志着谷梁学的研究高峰,而杨疏则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二者在中古之前对《谷梁传》研究的影响深远。
六韬
佚名
《六韬》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成书于战国时代,传统上认为由姜尚所著,采用问答形式探讨军政议题。作为《武经七书》之一,它在军事和政治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包含丰富的古代军事史料,如兵器和编制等。其深远影响使其成为兵家权谋思想的开创之作,广泛传播至日本和欧洲等地,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日本的传说显示,它在《虎韬》中被视为“成功之路必读之书”,进一步证明了其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性。
尹文子
尹文
《尹文子》是先秦名家学者尹文的重要哲学著作,分为上下两卷,共六千余字,采用语录体形式。书中以尹文的形名理论为核心,融合了儒、道、墨、法诸家的学说,探索政治之道。作为名家学术的重要作品,《尹文子》继承了邓析的思想,并为公孙龙的学派奠定基础。尽管今本《尹文子》的真伪备受争议,但普遍认为其为真书,后人可能对其进行了补辑或篡改。
书目答问补正
范希曾
《书目答问补正》是一部重要的文献学著作,旨在对历史上各类书目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补充。作者通过系统的资料整理与分析,纠正了大量书籍中的错误信息,并对未被充分研究的经典著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读。该书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也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了解文学、历史与文化的新窗口。不论是学者还是书籍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良多,是研究文献的必备良材。
礼记正义
郑元,孔颖达
《礼记正义》是儒家经典《礼记》的权威解释,也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汉代郑玄和唐代孔颖达的注释版本为今人提供了深入理解的基础,尤其是唐代的官方解释标准,对科举考试及唐代社会文化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书在儒学的《十三经》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学术价值不可忽视。现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经注疏》复刻了宋代刻本,并融入相关音义注释,方便读者深入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