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记
作者:
余象斗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是由余象斗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全书共四卷二十四则,生动描绘了真武大帝下凡收妖的传奇故事。该书于道光十年(1830年)整合而成,汇集了丰富的道教文化与神话元素,展现了英雄壮举和哲理思考,是研究道教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人物和情节的塑造,读者得以领略到真武大帝的神秘与威严。
目录
卷一
玉帝设宴会群臣
哥阁君臣游猎
太子提兵退蕃军
天尊点化玉帝
国王去蓬莱山修行
天尊二度玉帝
卷二
祖师得道见帝
太子头挽阴阳髻
太子被戏下武当
祖师下凡收二怪
祖师下凡收黑气
卷三
祖师遇着金刀难
祖师收雷田二将
祖师收瘟过火焰山
祖师入天宫收华光
祖师得紫微化身
祖师收五雷五音
卷四
祖师收遮天帐
玉帝差使灭村人
孟山放囚入仙道
祖师河南收王恶
祖师收得雷电神
祖师复下凡间救苦
余象斗的其他作品
南游记
余象斗
《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由余象斗撰写,分为四卷十八回。故事围绕孝子华光的寻母之旅展开。华光在多次投胎后,最终化身为五显灵官,决心救回被困于地狱的母亲。在不懈努力中,他收服妖精,与孙悟空斗智斗勇,最终结成兄弟,并迎娶铁扇公主。《南游记》因其故事情节吸引而广受欢迎,然而也存在许多盗版。该作品在中国文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四游记”之一,尽管与《西游记》相比略逊色。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艺文类聚
欧阳询
《艺文类聚》是唐代最早的类书之一,由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主编为欧阳询,成书于624年。该书引录古籍1431种,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唐代以前的诗文。全书100卷,分类细致,涉及多方面主题,如礼乐、治政、刑法等,设有727个子目,约百余万言。其独特之处在于将“事”与“文”有机结合,从而影响了后世类书的编纂,如《永乐大典》。即便有伪作流传,仍彰显其重要的文化价值。
大方广三戒经
昙无谶
《大方广三戒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阐述了戒律的重要性,对修行者的道德规范和精神修养有深远影响。经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入的哲理,强调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倡导信徒剔除贪、嗔、痴三毒,培养慈悲和智慧。该经不仅为出家众提供了指引,也为在家信徒提供了修行的方向,是修习佛法的重要参考。通过学习《大方广三戒经》,信徒可以更好地理解戒律的深意,提升自我修养,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大楼炭经
法立,法炬
《大楼炭经》是一部深具洞见的书籍,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在快速发展中所忽视的环境问题。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引人深思的案例,作者揭示了炭的象征意义与实际应用,呼吁人们关注可持续发展。书中不仅融合了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更引导读者反思消费文化带来的隐患。作为一本兼具哲学思考与社会实践的读物,《大楼炭经》不仅适合科研工作者,更为所有关心地球未来的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智慧。
山海经
佚名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不仅是地理书,更是一部神话巨著。全书共十八卷,涵盖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及民俗等内容,记录了277种动物及大量怪异神话,诸如夸父追日和女娲补天。尽管其成书作者与时间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书稿源于战国至汉代,经过多位楚人的编纂,展现了丰富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山海经》曾有图文并茂的版本,后因历史变迁而失传,现存版本皆为后世考订,为研究古代中国的神器与巫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礼记正义
郑元,孔颖达
《礼记正义》是儒家经典《礼记》的权威解释,也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汉代郑玄和唐代孔颖达的注释版本为今人提供了深入理解的基础,尤其是唐代的官方解释标准,对科举考试及唐代社会文化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书在儒学的《十三经》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学术价值不可忽视。现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经注疏》复刻了宋代刻本,并融入相关音义注释,方便读者深入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