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作者:姚思廉
《陈书》是唐代姚思廉撰写的一部重要纪传体史书,共三十六卷,记录了南朝陈朝自陈武帝至陈后主的历史,涵盖约三十三年的重要史实。成书于636年,姚思廉辑录了先前的史料,尽力呈现史实。然而,《陈书》在内容上多隐恶扬善,不少关键事件未被详细记载,诸如陈霸先杀梁敬帝等,引发后世争议。尽管如此,它仍对了解陈朝的兴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后人评价与补充。

目录

本纪
本纪第一 高祖上本纪第二 高祖下本纪第三 世祖本纪第四 废帝本纪第五 宣帝本纪第六 后主
列传
列传第一 高祖 章皇后 世祖 沈皇后 废帝 王皇后 高宗 柳皇后 后主 沈皇后 张贵妃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列传第三 侯瑱 欧阳頠 子纥 吴明彻 裴子烈列传第四 周铁虎 程灵洗 子文季列传第五 黄法抃 淳于量 章昭达列传第六 胡颖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 周炅列传第八 衡阳献王昌 南康愍王昙朗子 方泰 方庆列传第九 陈拟 陈详 陈慧纪列传第十 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知 谢岐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弟劢 袁敬兄子枢列传第十二 沈众 袁泌 刘仲威 陆山才 王质 韦载族弟翙列传第十三 沈炯 虞荔弟寄 马枢列传第十四 到仲举 韩子高 华皎列传第十五 谢哲 萧乾 谢嘏 张种 王固 孔奂 萧允弟引列传第十六 陆子隆 钱道戢 骆牙列传第十七 沈君理 王瑒 陆缮列传第十八 周弘正弟弘直 弘直子确 袁宪列传第十九 裴忌 孙瑒列传第二十 徐陵子俭 份仪弟孝克列传第二十一 江总 姚察列传第二十二 世祖九王 高宗二十九王 后主十一子列传第二十三 宗元饶 司马申 毛喜 蔡徵列传第二十四 萧济 陆琼子从典 顾野王 傅縡 章华列传第二十五 萧摩诃子世廉 任忠 樊毅弟猛 鲁广达列传第二十六 孝行列传第二十七 儒林列传第二十八 文学列传第二十九 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

姚思廉的其他作品

梁书
姚思廉
《梁书》是唐朝历史学家姚思廉创作的重要作品,成书于636年,记录了南朝梁朝的历史,共56卷。书中分为本纪和列传两大部分,详细记载了从梁武帝萧衍称帝到陈霸先灭梁的历史。它独特之处在于采用散文形式代替当时流行的骈体文,使其内容更为生动易懂。根据已有资料,后人也对《梁书》进行了补充与修订,确保这部重要史作的完整性,成了研究南朝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二度梅全传
天花主人
《二度梅全传》是一部经典的中国戏曲作品,属于京剧的代表剧目之一。故事围绕着梅氏姐妹的悲情命运展开,展现了她们在家国情仇与个人情感之间的艰难抉择。通过精彩的唱腔和独特的人物塑造,作品深刻揭示了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坚韧与无奈。她们在逆境中不断追求真爱与自由,最终实现了精神的升华。这部剧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更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人性的复杂与深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太平广记
李昉
《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等人奉命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共500卷、10卷目录,始于977年,次年完成。该书广泛搜集了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杂著,涵盖92类主题,尤其以神仙、鬼、报应等内容为主,占据全书半数。虽然编纂时引用了四百多种书籍,部分源流有误,但它仍被认为是后世小说的重要参考,承载了大量已失传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小说研究的重要基础。
清史稿
赵尔巽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辛亥革命后编纂的清朝历史正史,历时十余年,由赵尔巽主编,并参与约100位学者。1928年出版时,该书已成为未定本,因其对清朝的赞美与对辛亥革命的贬低而成为禁书。《清史稿》资料丰富,尽管因清朝遗老的立场引发争议,仍被学者视作“二十五史”之一。与此同时,国共内战后,台湾政府也编修了《新清史》,并在2002年引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清史》的新编纂计划。此书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视角。
英烈传
徐渭
《英烈传》是一部明代的章回体小说,包含八十回,分为十卷,作者至今仍无定论。书中改编了许多民间传说,讲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政权的英雄事迹。书中描绘了常遇春、胡大海等众多英雄人物,至今依旧广为人知。其影响延伸至现代,如《明英烈传》和《朱元璋演义》等曲艺作品,展现了浓厚的“英雄传奇”特征,丰富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
老残游记续
刘鹗
《老残游记续》是一部深刻反映清末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故事设定在丁已年的冬月,主要场景在北京前门外的蝶圆。主要人物东阁子与西圆公讨论朝廷新政,描绘了当时动荡的政治环境与街头巡逻士兵的紧迫感。通过老残的视角,作品剖析官僚主义腐败,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不满。它不仅见证历史,更探讨人性与权力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学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