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沙经

作者:支娄迦谶
《兜沙经》由後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翻译,记录了诸佛的威神恩德以及菩萨的修行与成就。经文详细描绘了佛法清净的境界,展示了佛陀和菩萨们在十方佛刹的庄严仪式和法会盛况。众多菩萨从不同国土汇聚一堂,向诸佛禀报心念,展现出无数纷繁复杂的众生境况。文中提到的诸佛名号、菩萨法门,以及其无所不在的智慧光明,深刻表达了佛教思想的深邃与博大,是了解佛法与冥想的重要经典作品。

正文

後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一切诸佛威神恩。诸过去当来今现在亦尔。佛在摩竭提国时。法清净处。其处号曰在所问清净。始作佛时。光景甚明。自然金刚莲华。周匝甚大。自然师子座。诸佛过去时。亦悉於上坐。仪法等无有异。极相法中。出生极过度已,诸佛身体行。悉等具足。明无所复罣碍。不可计佛处。不可计法处。不可计诸大十方人民处。不可计佛刹处。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等所出生也。诸菩萨等。各各从异国土来都大会。其数如十佛刹尘。一尘为一菩萨。如是为限。诸菩萨赐一生补处。皆入十方人民典安隐。皆入法处。皆入十方诸刹土。皆入十方泥洹慧。皆入十方所作世间人宿命。皆入稍稍增深菩萨。皆入诸慧法中。皆入内外法中。皆入不动不摇法中。皆入过去当来今现在法中。诸菩萨辈。议如是,佛爱我曹等辈。诸菩萨等所念。示现我等。诸佛刹。如佛所行。居处阿。彼闻所有。现我等诸佛刹清净。现我等如佛法清净。佛所说法。悉皆使我曹见矣。现我等佛刹成败时。使我曹悉见矣。现我曹等诸佛起出时。现我等佛刹所有善恶。佛所有悉示我。示现我曹十方诸有刹土。现我等诸不可计佛所说,现我等菩萨十法祝现我等菩萨十法所行。现我等菩萨十法悔。过经。现我等菩萨十道地。现我等菩萨十镇。现我等菩萨十居处所愿。现我菩萨十黠。现我菩萨十三昧。现我菩萨十飞法。现我菩萨十樱现我菩萨悉飞来时。现我佛名无有荆时佛使我皆护世间人民。十方佛诸有刹土。悉清净无瑕秽。现我佛诸所知有无有也。现我诸恶根本。悉使清净。诸法悉为我说。诸所疑难。皆为解之。悉为解狐疑。皆过度矣。诸所有欲断之。现我佛所止处。现我佛诸法所部界。现我佛威神。现我佛所行。现我佛筋力。现我佛四事不护。现我佛三昧所入处。现我佛所变化在所为。现我佛无有过胜者,现我佛所有尊号。无有能及逮者,现我佛所根。现我佛飞。现我佛光明。现我佛智慧。现我佛四事无所畏。佛悉知诸菩萨心所念。佛悉现光明威神。

东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阿逝堕。其刹名讫连桓。文殊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数如十方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

南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阿泥罗堕罗。其刹名楼耆洌佛陀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

西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阿斯堕陀。其刹名波头洌罗邻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

北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阿阇堕。其刹名占倍洌檀那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

东北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阿输那堕国陀。其刹名优彼洌群那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东南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阿旃陀堕陀。其刹名犍阇洌那涅罗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西南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郁沈堕大。其刹名罗怜洌惟闇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西北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阿波罗堕。其刹名活逸洌昙摩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下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枫摩堕罗。其刹名潘利洌惹那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

上方极远。不可计佛刹有佛。佛名堕色。其刹名儨提拾洌那犮陀师利菩萨。从是刹来。与诸菩萨俱。其数如十佛刹尘。皆前为佛作礼。各各於自然师子座交路帐中坐。

文殊师利菩萨。持佛威神。悉遍视诸菩萨。皆遍以便举慧言:诸菩萨大众会。何甚快耶。不可复计诸佛刹。佛所居处。诸所处。诸所被服佛法。佛说法。佛刹威神。佛所行。佛筋力。佛刹善恶。不可计佛法。何因耶。十方诸佛刹土。所说道。所度脱十方人诸法甚深无极。如虚空。了无所罣碍。何因耶。是蔡呵祇刹土四面种种人。各各异身体。各各异名。各各异色。各各有长短。各各有寿命。各各有形类。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异有声。各各有闻佛声。何因是国土。名波迦私提。四面中有呼佛名曰胜达。中有呼世世慢陀。中有呼夷阿那坭提。中有呼释迦文尼。中有呼鼓师萨沈。中有呼堕楼延。中有呼俱讠贾滑提。中有呼摩呵沙门。中有呼晨那愁楼提。中有呼质多愁楼提等。为四面如是辈。各各呼释迦文佛名。合为万字。如是十方极过去不可复计诸佛刹。都人民种种各异语。共呼释迦文佛。名佛字。一一佛刹。凡各十亿万字。释迦文佛。从本未造学道已来。诸所教授弟子等辈时人。如是,佛放光明。先从足下出。照一佛界中。极明现十亿阎浮利天南。十亿大海。十亿须弥山。十亿遮加和山。十亿弗于逮天东。十亿俱耶匿天西。十亿郁单曰天北。十亿照头摩罗天。十亿忉利天。十亿盐天。十亿兜术天。十亿泥摩罗提罗邻优天。十亿波罗蜜和耶拔致天。十亿梵天。十亿梵迦夷天。十亿梵弗还天。十亿梵迦产天。十亿摩诃梵天。十亿廅天。十亿波梨陀天。十亿廅波摩那天。十亿阿会亘羞天。十亿波栗羞诃天。十亿阿波摩羞天。十亿羞讫天。十亿权呵天。十亿波栗推呵天。十亿阿波堕诃天。十亿惟于潘天。十亿阿惟潘天。十亿阿陀波天。十亿须{无足}(音武)天。十亿呵迦腻吒天。十亿阿惟先惟先尼{艹呵}。

如是等。各各照见诸天上人所止处。敢是佛界中。悉皆照明。释迦文佛。都所典主。十方国一一方。各有一亿小国土。皆有一大海一须弥山。上至三十三天。一小国土。如是所部。凡有十亿小国土。合为一佛刹名为蔡呵祇。佛分身。悉遍至十亿小国土。一一小国土。皆有一佛。凡有十亿佛。皆与诸菩萨。共坐十亿小国土。诸天人民。皆悉见佛。诸菩萨诸天人民。皆持佛威神。相视如迎。相见。

文殊师利菩萨,复有文殊师利菩萨。罗邻师利菩萨,檀那师利菩萨。群那师利菩萨,佛陀师利菩萨。涅罗师利菩萨,惟阇师利菩萨。

惹那师利菩萨,犮陀师利菩萨。昙摩师利菩萨。如是等菩萨。其所止佛刹。刹极快好。其刹皆各各自有名。阿栴堕还佛,阿泥罗堕还佛。

阿阇陀堕还佛,阿楼那堕还佛。阿栴陀堕还佛,郁沈堕还佛。伊豆罗堕还佛,梵摩堕还佛。惟夷罗还佛。

支娄迦谶的其他作品

阿閦佛国经
支娄迦谶
《阿閦佛国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讲述阿閦佛的净土及其信仰。阿閦佛被视为光明与智慧的象征,信徒相信修持此经可以引导灵魂往生至阿閦佛国。经典中描述了阿閦佛国的美好景象以及修行者如何通过念佛来获得往生的机会。同时,它也强调了慈悲、智慧和愿力的重要性,激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全经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温暖的信仰,成为众多佛教徒修行与学习的重要依据。
般舟三昧经
支娄迦谶
《般舟三昧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以其深邃的智慧和祥和的教义著称。经文主要讲述了一种通过坐禅和念佛达到内心宁静与觉悟的修行方法。它强调“般舟三昧”的重要性,即在修行过程中,心灵如舟,乘风破浪,最终抵达彼岸。经中描述了菩萨与信徒之间的交流,传达了慈悲与智慧的结合,帮助修行者在迷雾中找到修行的方向。《般舟三昧经》不仅是信仰的指南,更是修行者心灵的慰藉,启迪我们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道行般若经
支娄迦谶
《道行般若经》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文本,属于般若类经书,深奥而智慧无穷。经文探讨了般若(智慧)的本质,揭示了空性和中道的深刻哲理,强调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书中阐述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应当如何看待自我与世界,达到觉悟与解脱。通过智慧的修行,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无常和苦恼,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此经适合所有渴望探索内心世界与真理的修行者,值得细细品味与思考。
佛说阿阇世王经
支娄迦谶
《佛说阿阇世王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内容主要围绕古代印度国王阿阇世的故事展开。经文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佛陀以智慧和慈悲引导阿阇世王认识因果法则,启发他对生命和轮回的深刻理解。文本中不仅探讨了法治、德行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还揭示了普遍的心理困扰与解脱之道。该经不仅是佛教徒修行的重要参考,也是对人性与伦理的深刻洞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反思。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梵网六十二见经
支谦
《梵网六十二见经》由支谦翻译,探讨异道人对佛法的不同看法与误解。佛在俱留国与比丘讨论他人对自身及法僧的谤言,强调信仰的正确引导和心态的重要性。经中提到,异道思想的根源在于对生命、存在、善恶等的误解,导致他们陷入无尽的见解争辩,无法自拔。佛教导弟子们应以智慧和慈悲来面对外界的误解,以往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觉悟为目标。此经旨在让人们认清自我,超越执念,实现真正的解脱与觉悟。
佛说八部佛名经
般若流支
《佛说八部佛名经》由般若流支翻译,是一部讲述佛陀与大比丘众的经典佛教经文。在维耶离奈女树园,长者善作向佛请教,愿意聆听诸佛名的功德。佛陀赐教,传授了多位佛的名号及其现世讲说,强调整持和宣扬诸佛之名的重要性。此经强调,持诵佛名者能获得保护,远离恐惧与厄难,仁爱与安宁相随,对心灵修行有助益。欢喜闻教后,众会者大家叹服、恭敬退去。
弊魔试目连经
支谦
《弊魔试目连经》由支谦翻译,记录了佛陀游历时与瞋恚魔的对峙。故事讲述了贤者大目连在冥夜中修行,感受到魔的干扰。瞋恚魔试图通过误导持戒的沙门,让他们陷入恼怒与贪欲。然而,佛陀教导比丘们要以慈悲心面对恶习,无法被魔所动。最终,魔遭到惩罚,体验地狱之苦。此经旨在揭示修行者在修道路上,应当警惕内外魔障,以维持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大生义经
施护
《大生义经》由施护奉诏翻译,记录了佛陀与尊者阿难的对话,探讨了缘生法的深奥意义。文中强调,诸法因缘而生,轮回不息,其本质皆为空无。当修行者了解无我、无受法时,便能超越痛苦,实现心灵的解脱。佛陀阐述了识、色、受等法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八种解脱法门。通过对法的理解,修行者得以达成阿罗汉果,实现心灵的真正自由与平等,是为诸佛所归趣的根本法。这部经典为修行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助其在修行道路上稳步前行。
顶生王故事经
法炬
《顶生王故事经》由西晋三藏法炬翻译,讲述了一位名叫顶生的大王,他以法治国,施行仁政,产生了丰硕的民众和富饶的国土。顶生王渴望不断追求更多的财富与权力,却逐渐陷入贪欲无止境的迷思。尽管他的国土雨下七宝,人民生活丰裕,但最终他意识到五欲的无常与困扰。故事通过顶生王的经历,反映出对贪欲的警示,以及追求智慧与解脱的重要性,引导读者避免沉迷于物质世界,寻找真正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