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报应经

作者:佚名
《饿鬼报应经》通过尊者目连与各个饿鬼的对话,揭示了因果法则。每个鬼的痛苦皆由其生前的恶行所致。目连指出,他们生前的贪婪、残忍和不慈悲导致了今生的各种可怕折磨,如头痛、疮烂、极度饥渴等。每当鬼魂询问痛苦的原因,目连都详细解答,让他们意识到因果关系,进而引发忏悔之心。此经文强调修德的重要性,通过忏悔,饿鬼们希望能减轻痛苦,获得解脱之道。

正文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一鬼问言:我常苦头痛。不知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本为人时,不能修忍。以杖打众生头。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常疮痛。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无有慈心。焚烧山野。残害众生。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举身疮烂。不可堪忍。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喜燂猪羊。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食无足。初不得饱。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虽饭众生。恒令不足。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常苦头痛。治之叵差。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敬道德。加以骂辱。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生男女。尽皆端正可爱。而皆早死。念无断绝。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见儿杀生。助喜啖肉。杀故促命。喜故痛毒。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敬夫主。邪淫无礼。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常头痛。而男根疮烂。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於塔庙清净之处行淫。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得此身。粗涩不净。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尊有德。轻贱善人。而以沙土。掷坌沙门。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食不啻一斛。而常不足。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本作比丘。为僧求物。而以自食。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形。脚肿项癭。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使人及诸畜生。负重无道。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患热渴。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喜好渔猎。以所得鱼。投之沙土。令其苦死。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狂痴无智。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以酒施人。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所生子。皆反啖我。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修孝养。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食常吐。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有人中後索食。汝瞋骂而与。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今一生资财无乏。而乐著弊衣。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虽好布施。施後寻悔。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一形。恒倚巷陌。宿无常处。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客来投止。而不安隐。见他容止。而复瞋骂。今受华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得此形。非男非女。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而无慈心。好犍六畜。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得此身。躄不能行。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好行无道。拘系人兽。令不得行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此一身常患热渴。行见恒河。清凉美好。入中洗浴。冀得凉乐。以除热苦。方入其中。举身烂坏。渴欲饮之。一口入咽。五藏焦烂。饥肉离骨。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好为相师。相人吉凶。少实多虚。或毁或誉。自称有德。以动人心。以求利养。又於父母兄弟宗亲。谄伪不实。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受苦亿倍。说不可尽。一鬼问言:我受身以来常有恶狗。体大牙利。两目赫赤昼夜常来而啖我身。命未尽顷肉寻复生。复受此苦。痛不可忍。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天祠主。於天祠中。取牛羊血。以祀於天。自食其肉。语众人言:汝等祀天。大得吉利。作诸恶邪。以惑百姓。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在不净中。举身涂漫。有所啖食。皆是不净。恒受此苦。不能得离。臭恼缠身。忧患叵计。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婆罗门。不信佛法。不乐供养沙门道人。若来乞求。恒不欲见。时有一道人来从汝乞。汝作是念。当作方便令不复来。即取钵盛屎著下。以饭覆上。将与道人。道人得已,还至本处。持著一面。净洗手讫。坐而执钵。手取欲食。钵中不净。臭不可近。以是因缘。受此臭恼。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常吞热铁丸。身体烂坏。苦不可言: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处处舌出。有自然斧。而斩截之。如是无数。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小道人。为僧所差。取冷净水。作石蜜浆。分与众僧。石蜜坚大。打取少许。盗食一口。盗僧物故。今受华报果在地狱。吞注洋铜。苦不可言: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苦饥饿。往至厕上。欲取屎食。厕上有大力鬼。以杖打我。初不得近。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曾作道人。为佛图主。吝护僧物。不以好食供养众僧。常以粗恶与之。或时时欲作好食。客比丘来。便止不作。待去乃设。恶心慳惜。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腹大如瓮。馀身分皆小。咽如细针孔。不得下食。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聚落主。自恃豪强。欺人民。常以无道。索人饮食。以苦百姓。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肩上有铜瓶。满中洋铜。手捉一杓。以酌取之。自灌其头。举身焦烂。如是无数。苦痛无量。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出家修道。知僧饮食。以一酥瓶。藏著馀处。客道人来而不与之。客去出酥行与旧僧。此酥是招提僧物。一切有分。隐匿僧物。与不平等。以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受苦难计。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有人来。持诸刀锯。割剥我身。又破其腹。出其五藏。肉尽筋断。痛不可忍。须臾之间。肉生平复。寻复来割。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婆罗门。不信正法。常生邪见。奉事天神。恒以牛羊祷祠。以是罪故。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有人来。持诸刀锯。割剥我身。又破其腹。出其五藏。肉尽筋断。苦切叵忍。须臾之间。肉生平复。寻复来割。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常作魁脍主。知杀人无有慈心。叹喜行之。有如是罪。故得此恶。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两腋下恒有热铁轮转。大热逼身两腋焦烂。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出家学道。与僧作种种饼。僧未下食。汝时贪心盗取僧饼。藏著腋下屏处食之。以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受苦难量。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有自然赤铁丸。从空中下。入口至腹。或从左出右入。或从右出左入。举身焦烂。痛切无量。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出家为沙弥。为僧煮菴罗果。僧中行之。至和上前。辄长与七枚。以是因缘。得如是恶。今受华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意欲行来。发动回还,犹如旋风。初不得前。愁恼闷苦。不可称计。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卜问师。诡诳他人。令心罔惑。或喜或怖。皆不真实。由此因缘。得如是恶。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内常有热。犹怀汤火。复来烧煮。苦痛万端。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国王第一夫人。时王贵敬小夫人。汝常生嫉心。作恶方便。求欲杀之。伺其卧时。煮酥令热。注著腹上。其人得此苦痛无量。遂便命终。由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言我受此身。性多恐怖。常畏人来。收闭系缚。枷锁楚毒。初无欢心。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好行邪淫。犯人妇女。常畏发觉。心不自宁。今受花报果在地狱。或卧铁床或抱铜柱。如是之苦。不可称计。一鬼问言:我受此身。自然热铁。而有笼网。缠络我身。烧热焦烂。痛毒叵言: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常持罝网。杀诸鱼兽。笼取飞鸟。以是因缘。得如是苦切。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无有手足。如一肉。在於旷野。狐狼虎豹。雕鹫众鸟。竞来搏撮。争共食之。苦痛叵言: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恶方便。若己若他。妊身之时,即便与药。令胎消化。由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又三鬼一时来问言:我受此身。常有铁钉。从空中下。钉我身上。入肌破骨。痛毒彻髓。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一人作马师。一人作牛师。一人作象师。苟贪他财。针刺无道。使受痛苦。而不除痛。由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一鬼问言:我受此身。无有头首。眼耳鼻口。尽在胸前。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若见杀人。与之捉头。欢喜而挽。无有慈心。由是因缘。得如是身。今受花报果在地狱。目连答诸鬼已,皆生敬心。走前忏悔。目连见其欢喜。更为说法。诸鬼闻已,皆大欢喜。

佚名的其他作品

古籍诗词
百家针灸歌赋
佚名
《百家针灸歌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中医经典之一,专注于针灸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它汇集了历代针灸学家的经验,通过歌赋的形式将针灸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清晰呈现。书中不仅包括丰富的穴位知识和治疗手段,还强调了针灸操作的技术与注意事项,为学习和掌握针灸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是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的重要资源。
大方便佛报恩经
佚名
《大方便佛报恩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的核心文献。经文主要讲述了佛陀在众多菩萨面前阐述如何报恩的智慧和方式,强调了慈悲、感恩和无私奉献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教导信徒如何修行以回报父母、师长及所有众生的恩德。经中提到的“方便法门”,更是引导修行者灵活运用佛法,因应不同众生的需要,以实现普度众生的愿景。是深入理解佛教慈悲思想的重要读物。
周易
佚名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深入描述事物规律以及未来变迁。它由《易经》和《易传》组成,涵盖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用于占卜和解读变化之道。传说其形成缘于伏羲、周文王及孔子等三位圣贤的智慧,逐渐演变为儒家经典,影响深远。此外,《周易》也分化为筮术易和道家易,展示出多元的学术发展。《周易》不仅是哲学的源泉,更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五美缘全传
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清代白话长篇小说,揭示了书生冯旭与五位美女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作者寄生氏,生平不详,著作还有《争春园》。该书自1822年成书,原名《五美再生缘》等。小说通过冯旭的经历,展现了他在磨难中追寻爱情的坚韧与执着,最终娶得五位美人,成就“五美缘”。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细腻的人物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成为清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
杨家将
佚名
《杨家将》是一部广为流传的英雄传奇系列故事,演绎了北宋时期杨家四代人在北疆坚守、精忠报国的感人事迹。故事围绕著名将领杨业及其子杨延昭等人展开,描绘了他们与辽国的斗争以及忠臣与奸臣之间的权力博弈。作品通过话本、戏剧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故事情节,形成了一系列经典角色,如八贤王、高俅、包拯等,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英勇无畏的精神。杨家将的故事不仅在文学中得以传承,还影响了众多影视作品,展现其历久弥新的魅力。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地婆诃罗再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是由地婆诃罗再所译的重要佛教经典,记录了佛陀在舍卫城传授的教义。文本中,文殊师利菩萨向佛陀请教福聚的意义,佛陀深入浅出地解说了众生所积累的种种福德,层层递进地阐述了从转轮圣王、忉利天王到如来身上的无量福聚,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此经文旨在劝导众生发善心、积德行,最终获得解脱与安乐,留为信徒的重要指导。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昙无兰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是东晋时期三藏法师竺昙无兰译的经典作品。经文中,佛陀在舍卫国的给孤独园,与五百位婆罗门及其子弟进行我种与人种的辩论。婆罗门强调其种族的优越性,认为自身是梵天子孙,生于口中,死后应得天界的荣耀。对此,佛陀回应道,真正的尊贵源于个人的行为与心念,任何种族并无天然的优劣。经文探讨了善恶的因果,揭示了超越门第和种类的真实智慧,强调对内心修炼的重要性。
大生义经
施护
《大生义经》由施护奉诏翻译,记录了佛陀与尊者阿难的对话,探讨了缘生法的深奥意义。文中强调,诸法因缘而生,轮回不息,其本质皆为空无。当修行者了解无我、无受法时,便能超越痛苦,实现心灵的解脱。佛陀阐述了识、色、受等法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八种解脱法门。通过对法的理解,修行者得以达成阿罗汉果,实现心灵的真正自由与平等,是为诸佛所归趣的根本法。这部经典为修行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助其在修行道路上稳步前行。
大意经
求那跋陀罗
《大意经》是求那跋陀罗翻译的一部经典,讲述了昔日一位仁心大意的年轻居士,他立下愿望,誓言用所获财富救济贫困。故事中,他经历了无数磨难,潜入海中寻宝,途经多个王国,面对毒蛇的威胁以坚定的信念与智慧克服困难,最终获得四颗明月珠。这些经历不仅是对大意品德的考验,更是心中对众生的慈悲情怀体现。佛陀在最后指出,大意因其生前的善行,最终得以成佛,启示弟子们善行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拔陂菩萨经
初异
《拔陂菩萨经》是由初异翻译的一部佛教经典,主要讲述了拔陂菩萨与如来佛在罗悦祇竹园的教诲。书中描述了密集的法会场景,各类众生,包括比丘、菩萨、天王及龙王等,齐聚佛前,共同聆听教义。佛法阐述了菩萨应具备的坚定信念、精进修行以及无私的慈悲心。特别强调通过不断的善行与修行,菩萨能够获得果位,并在未来成就正觉。此经旨在引导信徒理解佛法的深邃,坚定修行的信念,最终达到涅槃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