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作者:义净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是由大唐三藏法师义净所译,书中佛陀揭示了八种无暇修习圣行的困境。佛陀强调,在这个世界中,众生常因各种苦难而无法接触到佛法。从地狱受苦的灵魂到受恶报而失去感官的生灵,皆难得闻法。有幸生于有暇之处者,应珍惜此生,勤修善法,避免堕入无暇的轮回。理解无暇与有暇的深刻教义,将助于众生超越痛苦,最终实现涅槃。本文旨在唤醒人们关注修行与内心善法的重要性。

正文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及人天等俱。尔时世尊告诸刍曰:汝等当知。於此世间。寡闻无识。凡夫之类。常说无暇有暇之言:然不了知。云何无暇。云何有暇。吾今为汝分别开示。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诸有情。欲住圣行。修善法时。有其八事。无暇修习。云何为八。汝等当知。於此世间。大师出现。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宣说诸佛所证妙法。善除烦恼。能趣菩提。究竟涅槃。尽诸苦际。说是法时。有人堕在地狱之中受大苦恼。是名最初欲住圣行无暇修习。复次诸刍。於此世间。大师出现。十号具足。宣说诸佛所证妙法。善除烦恼。能趣菩提。究竟涅槃。尽诸苦际。说是法时。有人堕在饿鬼之中受大苦恼。是名第二欲住圣行无暇修习。

复次诸刍。於此世间。大师出现。十号具足。宣说诸佛所证妙法。善除烦恼能趣菩提。究竟涅槃。尽诸苦际。说是法时。有人堕在傍生之中受诸苦恼。是名第三欲住圣行无暇修习。

复次诸刍。於此世间。大师出现。十号具足。宣说诸佛所证妙法。善除烦恼。能趣菩提。究竟涅槃。尽诸苦际。说是法时。有人生在长寿天中。无所知晓。是名第四欲住圣行无暇修习。

复次诸刍。於此世间。大师出现。十号具足。宣说诸佛所证妙法。善除烦恼。能趣菩提。究竟涅槃。尽诸苦际。说是法时。有人生在边地下贱蔑戾车中。不识善恶。於我四众。不闻不见。是名第五欲住圣行无暇修习。

复次诸刍。於此世间。大师出现。十号具足。宣说诸佛所证妙法。善除烦恼。能趣菩提。究竟涅槃。尽诸苦际。说是法时。有人虽复生在中国。然受恶报。聋盲瘖哑。以手代言:於善於恶。不能分别。是名第六欲住圣行无暇修习复次诸刍於此世间。大师出现。十号具足。宣说诸佛所证妙法。善除烦恼。能趣菩提。究竟涅槃。尽诸苦际。说是法时。有人虽复生在中国。其身虽不聋盲瘖哑以手代言:於善於恶。悉能晓了。然而信邪倒见。作如是说。无施无受。亦无祠祀。无善恶业缘。无异熟果报。无今世後世。无父母眷属。无化生有情。於此世间。无阿罗汉正趣正行。此世他世。於现法中。得自觉悟。正证圆满。皆悉了知。我生已荆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此事皆无。生极邪见。是谓第七欲住圣行无暇修习。

复次诸刍。於此世间。无大师现。无十号名。不闻诸佛所证妙法。不除烦恼。不趣菩提。不至涅槃。无苦边际。有人虽复生在中国。不聋盲瘖哑。不以手代言:於善於恶。悉能晓了。不生邪见。作如是说。有施有受。亦有祠祀。有善恶业缘。有异熟果报。有今世後世。有父母眷属。有化生有情。於此世间。有阿罗汉。正趣正行。此世他世。於现法中。得自觉悟。正证圆满。皆悉了知。我生已荆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此等皆有。生极正见。然无将导开出离门。是名第八欲住圣行无暇修习。

复次诸刍。於此世间。大师出现。十号具足。宣说诸佛所证妙法。善除烦恼。能趣菩提。究竟涅槃。尽诸苦际。说是法时。有人生在中国。而所受身。诸根具足。了善恶言:乃至生极正见。汝等刍当知。是人有暇修习。汝等刍。此有暇事。汝等已得生居中国。逢我出世。得闻圣教。诸根具足。当生勇猛常勤策励修诸善品。於善法律如说修行。展转相教展转忏悔。常净三业恒行十善。勿为无益致招後悔。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他曰:

我已为说八无暇,皆愿当生有暇中。若生难处不闻经,汝等至心应善听。铜柱铁山众苦逼,煻煨粪屎刺刀林。於地狱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

饥渴针咽苦逼身,雨注河流成猛火。於饿鬼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更互恒怀怖害心,常欲展转相食啖。於傍生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

若在天中有顶处,由先福力生於彼。长寿觉慧不分明,此处岂能闻正法。生在边方鄙恶处,耳不曾闻说法声。无识恒居蔑戾车,此处岂能闻正法。

由彼先身造恶业,聋盲瘖哑缺诸根。痴钝即是人身牛,此人岂能闻正法。若人不信於三宝,说无因果无尊亲。如是邪见坏其心,此人岂能闻正法。

诸佛大师不出现,亦无妙法流世间。若人生居闇世中,此时岂能闻正法。若人生於有暇处,八种无暇过皆除。犹如病者遇良医,应可至心闻正法。

汝已获人身,复得闻正法。不得圣果者,多生无暇中。我说八无暇,是众生难处。得住有暇者,斯人世希有。

汝已获人身,复得闻正法。爱护自身者,当除烦恼慢。若有闻正法,不能如说行。轮回八难中,备受诸辛苦。

已舍无暇处,常求闻正法。於生老死中,不久当出离。若已获人身,闻法行放逸。後当生恼悔,如商人失财。

若人闻我说,识暇及无暇。是故应勤心,正修於梵行。我说明眼人,善护於诸恶。正念能防守,不随诸有漏。

一切随眠断,降伏大魔怨。永超生死流,得昇於彼岸。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时诸刍人天大众。闻佛所说,欢喜顶戴,信受奉行。

义净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大意经
求那跋陀罗
《大意经》是求那跋陀罗翻译的一部经典,讲述了昔日一位仁心大意的年轻居士,他立下愿望,誓言用所获财富救济贫困。故事中,他经历了无数磨难,潜入海中寻宝,途经多个王国,面对毒蛇的威胁以坚定的信念与智慧克服困难,最终获得四颗明月珠。这些经历不仅是对大意品德的考验,更是心中对众生的慈悲情怀体现。佛陀在最后指出,大意因其生前的善行,最终得以成佛,启示弟子们善行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相猗致经
安世高
《本相猗致经》是后汉时期由安世高译出的佛教经典,讲述了比丘修行所需的法门和心法。经文探讨了从“爱”与“痴”的根源出发,通过“非本念”等概念,逐步引导修行者向智慧解脱的道路迈进。它阐述了五盖、三恶行等障碍,并提出七觉意和四意止作为通往解脱的关键。最终,通过信本和贤者聚会等修习,比丘们能够实现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达到究竟的解脱。
佛说八大人觉经
安世高
《八大人觉经》由安世高所译,是佛教修行者的重要经典。经文阐述了八种觉悟,帮助弟子们认识世间无常、五阴无我等真理,培养出离生死的决心。通过觉察欲望的痛苦、珍惜知足、努力精进、增长智慧和行善布施,修行者能够超越烦恼,培养慈悲心。每一种觉悟对修行者而言,都是通往涅槃与解脱的指引。同时,诵念此经文能消除罪障,助力快速成就菩提,达到长久的快乐与内心的宁静。这部经文不仅引导个人修行,也传递了关怀众生的理念。
阿罗汉具德经
法贤
《阿罗汉具德经》由法贤翻译,记录了佛陀在舍卫国给孤独精舍对围绕弟子们的教诲。经中详细赞颂了诸多大声闻的修行德行,包括憍陈如、舍利弗、阿难等人,强调他们的智慧、辩才、持律及慈悲。佛陀赞扬声闻的精进与清净,指出他们在顿悟、神通及布施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这些教诲不仅展示了声闻的榜样力量,更引导众生在修行中常行善法,持戒修德,最终达到解脱与平等的境界。此经文是寻求内心安宁及成长的信仰指南。
大爱道般泥洹经
白法祖
《大爱道般泥洹经》是西晋沙门白法祖的译作,记录了佛陀在堕舍利国的教诲。故事围绕摩诃卑耶和题俱昙弥及五百比丘尼,他们因不忍见佛陀般泥洹而强烈希望追随佛陀的脚步,最终选择舍弃寿命以求解脱。佛陀通过阿难对话,引导世人理解因缘法则,感恩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并讲述一切恩爱终将别离的智慧。这部经文展现了修行者对佛法无尽的敬仰和对生死轮回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