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春秋

作者:汪寄
《海国春秋》是清代作家汪寄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称《希夷梦》。故事围绕韩速和闾丘仲卿两位英雄在海国建立功业的五十年历程,与宋朝兴衰交织。情节曲折,描绘了他们为复仇而投南唐,经历黄山希夷洞府的奇幻冒险。在海国,他们于浮石国展现才华,平定内乱,治理水患,最终得以实现报仇与复国的理想。随着时局变化,二人终于意识到对过往的执念终将幻灭,选择随希夷老祖归隐,充分体现了历史的轮回与对命运的感悟。

目录

第一回 悲歌一曲招贤士 国倾家亡出杰人第二回 食周粟不为宋臣 睹覆巢安能完卵第三回 闹皇庄狂童取辱 焚歌苑侠气遭擒第四回 重心膂入狱脱真才 掩耳目焚牢烧假犯第五回 验骨殖图书行邻国 辨声音指引入名山第六回 隐士避功名奚啻阱陷 忠心甘节义尤切神魂第七回 囊空不免欲吹篪 腹实何须淡弹铗第八回 筹国政贤相辞朝 行新法乞儿受爵第九回 救浇漓立议修文德 整散漫挥毫着武谋第十回 明荐暗倾难国手 顺留逆去试盘根第十一回 妒嫉暗暗招兵马 胡涂偏偏选将才第十二回 寻良友雾漫认龙驹 夺佳人阵前成败犬第十三回 得情由良相保奇才 知确实贤君任骄将第十四回 馈赂交邻为敌树敌 正名施令攻心结心第十五回 计中计赚开百结关 身外身诱过独锁渡第十六回 乘虚取城易于拾芥 以武破岭拟若登天第十七回 察阵势漆胶吴越 中反间鱼水参商第十八回 义胆忠肝难胜谗夫 志悲气愤单摧大敌第十九回 酬知己剖腹表丹心 救良朋束腰擒白额第二十回 绊雄兵两途袭敌 燔巨舰单艇擒酋第二十一回 鹿角车毙骁骑取胜 蜂房卵毁屯积成功第二十二回 数节迎刃星驰电掣 一着错布瓦解冰消第二十三回 地利人和援绝可守 依危恃势求隙而攻第二十四回 两函书商量和议 一道表惶恐求成第二十五回 五猴掣天印 百雉炬双毫第二十六回 定河为界大将军封侯 指石喻心老庶长制佞第二十七回 变成法补全成法 戮贪员惩劝贪员第二十八回 追逃犯得金船渡弱水 求快婿将木氏作王郎第二十九回 招驸马笼络英雄 认公主成全窈窕第三十回 为奸谋散分奸势 进正士扶持正人第三十一回 重宿儒盈庭皓首 除痼疾遍野春风第三十二回 念疾苦一辆寻源 审形势三年奏绩第三十三回 破肚移心善仇都了结 拘魂易体奸恶自灾殃第三十四回 怀逆谋群奸授首 舒忠愤二子捐躯第三十五回 众邪误置蚊聚成雷 三将临危舍生取义第三十六回 守令得人民安寇殄 渠魁失计险丧亲离第三十七回 武事无庸武备 攻坚莫若攻心第三十八回 金莲瓣倒垂群英智竭 紫竹根斜画众鄙魂穷第三十九回 覆舟询乡快意对伤心 追友别妻生离成永诀第四十回 梦回剩得须眉白 国丧难禁篡夺评

汪寄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经典志怪小说,由纪昀编写,内容汇集狐鬼神仙等民间故事,反映广泛地域文化,涉及乌鲁木齐、滇黔、台湾和南洋。全书分五书,共24卷,约40万字,融合幻想与现实,揭示官场腐败和社会阴暗,表达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怀。鲁迅高度评价此书,认为其叙述风格优雅,思想深邃,艺术魅力十足,是清代文人重要作品之一,吸引了众多版本和翻译本,走向更广泛的读者。
出曜经
佛念
《出曜经》是一本富有哲理和智慧的经典经文,源自古代思想的深邃追求。它通过生动的故事与寓言,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与宇宙的奥秘,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书中融合了宗教、哲学与自然观,让读者在阅读中反思自身的处境与价值观。《出曜经》不仅是一部思想的指引,更是一扇通向心灵自由的大门,鼓励每个人追逐光明,超越自我,探索生命的真正意义与美好。
大戴礼记
戴德
《大戴礼记》是西汉中期礼学家戴德编著的重要礼制著作,原有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虽然成书时间的传统观点认为是在西汉末,现代学者则推测其成书于东汉中期,主要用于传习《士礼》。作品的史料价值不可低估,其内容涉及战国到汉代的儒家言论、诸侯礼制及上古帝王世系,尤其是《夏小正》,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月令,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历史意义。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冷落,如今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重要资料。
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的重要笔记小说,由刘义庆于420-581年间编纂。全书记录了从汉末至刘宋时期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涵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类,共一千多则,通过鲜活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思想、生活及社会风貌。这部作品运用了对照、比喻等文学技巧,保存了许多名句,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世说体”小说的源头。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使读者深入了解魏晋时代的文化与精神。
大明度经
支谦
《大明度经》是明代著名的佛教经典,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宗教思想而受到广泛推崇。该经文主要阐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探讨了众生的苦难与解脱的途径,强调智慧与慈悲的重要性。书中不仅包含了对因果法则的详细解析,还融合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使其在思想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其高深的智慧启迪着无数信徒,激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觉悟。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大明度经》在佛教传承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值得深入研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