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夫论

作者:王符
《潜夫论》是东汉思想家王符创作的政治著作,共十卷三十六篇,涵盖哲学、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堪称“东汉小百科全书”。王符在书中对东汉后期政治和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揭示了本末倒置的黑暗现象,劝诫统治者应重视民生、贤才与正德。他的思想强调“以民为本”,反映了对平民的同情,并提出实际的改革建议。王符的哲学观在唯物与唯心之间徘徊,勉励个人主动学习与修身,以实现理想的社会和谐。该书以其鲜明的政论特色和深刻的历史洞见,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录

赞学 第一务本 第二遏利 第三论荣 第四贤难 第五明闇 第六考绩 第七思贤 第八本政 第九潜叹 第十忠贵 第十一浮侈 第十二慎微 第十三实贡 第十四班禄 第十五述赦 第十六三式 第十七爱日 第十八断讼 第十九衰制 第二十劝将 第二十一救边 第二十二边议 第二十三实边 第二十四卜列 第二十五巫列 第二十六相列 第二十七梦列 第二十八释难 第二十九交际 第三十明忠 第三十一本训 第三十二德化 第三十三五德志 第三十四志氏姓 第三十五叙录 第三十六附录一 传赞附录二 序跋附录三 着录附录四 佚文

王符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醒世姻缘传
西周生
《醒世姻缘传》是清代长篇小说,以两世姻缘和冤仇为主线,共100回。前23回讲述前世,后续探讨今生因果,通过晁源与妻子计氏的故事揭示明末清初的社会腐败与世风浅薄。小说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情节著称,展现丰富的地方方言。其作者仍有争议,部分认为是蒲松龄,亦有人归于丁耀亢或贾凫西。作品通过因果遭遇传达因果报应观念,强调社会正义与道德重建,具备深厚的文学和社会批判价值。
汉书
班固
《汉书》,班固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西汉阶段的历史,其范围从前202年汉高帝元年到公元23年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共一百篇,以其语言庄重典雅、结构严谨而闻名。班固和他的家族历时四十多年完成此书,奠定了后世断代史的编纂模式,对中国历史研究产生深远影响。遗留诸多珍贵史料,为后代研究汉代及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法苑珠林
释道世
《法苑珠林》是唐代佛教经典,共100卷,由唐道世于668年完成。道世在659年根据《经律异相》撰写《诸经要集》,后发展为《法苑珠林》。书中引用了超过400种典籍,涵盖佛教、儒家、道教等,包含已遗失原著的引文,对印度中世纪历史及地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全书从《劫量篇》开篇,到《传记篇》收尾,以骈文形式简介各篇,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该书在宋代被收入《大藏经》,在《嘉兴藏》中存有120卷的重要版本。
文子
辛钅开
《文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传为老子弟子文子所作,内容主要阐述老子思想,形式上常以“老子曰”开篇。书中包含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包括“道”的概念、自然规律等。其初见于《汉书·艺文志》,后经汉代竹简出土确认其存在。尽管有争议认为今本可能为伪作,但《文子》在唐代被尊为道教经典,与《老子》和《庄子》并列。今本分为十二篇,整体重视回归自然与道的分析,影响深远。
淮南子
刘安
《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公元前139年,目的是回应汉武帝刘彻的统治。这部书共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现存内篇,内容融合了道家思想与先秦众家学说,因而被归类为杂家著作。其主题涵盖了哲学、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等领域,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经典。该书文辞尔雅,蕴含深刻智慧,句如“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展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