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作者:
陈寿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所著的重要历史著作,系统记载了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全书由《魏志》、《蜀志》和《吴志》组成,最初分别流传,后合为一书。陈寿曾在蜀汉任职,之后参与西晋的官方记录,因此在著作中体现了对政治立场的尊重,特别是对曹魏的正统地位。书中采用人物传记的方式记录历史,内容精简而严谨。后世的裴松之注及多位学者的补充,使其成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三国演义》也基于此书创作,反映了其在文化上的深远影响。
目录
魏书
武帝纪第一
文帝纪第二
明帝纪第三
三少帝纪第四
后妃传第五
董二袁刘传第六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诸夏侯曹传第九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方技传第二十九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蜀书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刘二牧传第一
先主传第二
后主传第三
二主妃子传第四
诸葛亮传第五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庞统法正传第七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吴书
孙破虏讨逆传弟一
吴主传第二
三嗣主传第三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妃嫔传第五
宗室传第六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硃治硃然吕范硃桓传第十一
虞陆张骆陆吾硃传第十二
陆逊传第十三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陈寿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等集众德三昧经
法护
《等集众德三昧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阐释了众德的修行与实践。经文通过讲述菩萨的智慧与慈悲,传达了对众生的关怀。其核心思想强调平等、包容和慈爱的价值,旨在引导修行者通过内心的宁静与明觉,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觉醒。书中不仅包含深入的哲理探索,还结合实际修行方法,使其成为信徒修道的指南。此经文对理解佛教的普遍慈悲和德行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行,累积福德。
大方广三戒经
昙无谶
《大方广三戒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阐述了戒律的重要性,对修行者的道德规范和精神修养有深远影响。经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入的哲理,强调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倡导信徒剔除贪、嗔、痴三毒,培养慈悲和智慧。该经不仅为出家众提供了指引,也为在家信徒提供了修行的方向,是修习佛法的重要参考。通过学习《大方广三戒经》,信徒可以更好地理解戒律的深意,提升自我修养,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三国志平话
佚名
《三国志平话》是以三国历史为背景的话本,起源于宋朝,后在元朝由不知名作者整理成书。该作品承载着三国时期的故事,推动了相关文化的发展。元代诗人王沂在其诗作《虎牢关》中提及“三分书”,指的正是《三国志平话》。现今,存有多种插画版本,如《三分事略》和《全相三国志平话》。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三国演义》也是从《三国志平话》汲取灵感创作而成,体现了这部经典作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随园食单
袁枚
《随园食单》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重要食谱,首次系统论述了南北菜肴及烹饪技术。这本书成书于1792年,涵盖了从14世纪到18世纪流行的326种菜肴,并分为14个部分,涉及海鲜、杂菜、点心等。袁枚强调原材料选择及烹饪技巧的重要性,提出色香味美的原则,并视烹饪为一门系统工程。他还将传统道德观融入饮食文化,设立戒单以指导饮食行为,是研究清朝饮食风貌的重要文献。
乾隆南巡记
不题撰人
《乾隆南巡记》是一部充满传奇和侠义色彩的小说,通过乾隆帝化名高天赐微服私访的故事,展现了其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英雄形象。小说在紧凑的情节中融入激烈的打斗场面和神秘的护佑,深受百姓爱戴。书中描绘的反派角色和邪恶势力,既突显了乾隆的伟大,也揭示了盛世下的社会阴暗面。虽然存在一些叙述上的瑕疵,但整体结构紧凑、语言流畅,使其成为经典的旧时说唱艺人底本,兼具娱乐性与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