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史

作者:李伯元
《文明小史》是清代作家李伯元创作的六十回讽刺小说,背景设定在1900年庚子事变前后的动荡中国。小说描绘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接纳与抵制,以及清廷官员的昏庸,揭示了利用维新名义获取私利的风气。通过流动式人物反映维新运动的社会现象,批判维新派的伪善与愚昧。尽管受《儒林外史》影响,李伯元的作品在深度和细致观察上有所欠缺,且部分内容重复。这部作品具有历史价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与文化碰撞。

目录

楔子第一回 校士馆家奴谈历史 高升店太守谒洋人第二回 识大体刺史讲外交 惑流言童生肇事端第三回 矿师窬墙逃性命 举人系狱议罪名第四回 仓猝逃生灾星未退 中西交谪贤守为难第五回 通贿赂猾吏赠川资 听撺拨矿师索赔款第六回 新太守下马立威 弱书生会文被捕第七回 捕会党雷厉风行 设捐局痴心妄想第八回 改洋装书生落难 竭民膏暴吏横征第九回 毁捐局商民罢市 救会党教士索人第十回 纵虎归山旁观灼见 为鱼设饵当道苦心第十一回 却礼物教士见机 毁生祠太尊受窘第十二回 助资斧努力前途 质嫁衣伤心廉吏第十三回 不亢不卑难求中礼 近朱近墨洞识先机第十四回 解牙牌数难祛迷信 读新闻纸渐悟文明第十五回 违慈训背井离乡 夸壮游乘风破浪第十六回 妖姬纤竖婚姻自由 草帽皮靴装束殊异第十七回 老副贡论世发雄谈 洋学生著书夸秘本第十八回 一灯呼吸竞说维新 半价招徕谬称克己第十九回 婚姻进化桑濮成风 女界改良须眉失色第二十回 演说坛忽生争竞 热闹场且赋归来第二十一回 还遗财商业起家 办学堂仕途借径第二十二回 巧夤缘果离学界 齐着力丕振新图第二十三回 为游学枉道干时 阻翻台正言劝友第二十四回 太史维新喜膺总教 中丞课吏妙选真才第二十五回 学华文师生沆瀣 听演说中外纠缠第二十六回 入会党慈母心惊 议避祸书生胆怯第二十七回 湖上风光足娱片晌 官场交际略见一斑第二十八回 戕教士大令急辞官 惧洋兵乡绅偷进府第二十九回 修法律钦使回京 裁书吏县官升座第三十回 办刑钱师门可靠 论新旧翰苑称雄第三十一回 名士清谈西城挟妓 幕僚筹策北海留宾第三十二回 请客捐赀刁商后到 趁风纵火恶棍逞凶第三十三回 查闭市委员讹索 助罚款新令通融第三十四回 下乡场腐儒矜秘本 开学堂志士表同心第三十五回 谒抚院书生受气 遇贵人会党行凶第三十六回 适异国有心向学 谒公使无故遭殃第三十七回 出警署满腔热血 入洋教一线生机第三十八回 脱罪名只凭词组 办交涉还仗多财第三十九回 捐绅富聊充贪吏囊 论婚姻竟拂慈闱意第四十回 河畔寻芳盈盈一水 塘边遇美脉脉两情第四十一回 北阙承恩一官还我 西河抱痛多士从公第四十二回 阻新学警察闹书坊 惩异服书生下牢狱第四十三回 夸华族中丞开学校 建酒馆革牧创公司第四十四回 办官报聊筹抵制方 聘洋员隐寓羁縻意第四十五回 柔色怡声待游历客 卑礼厚币聘顾问官第四十六回 谒志士如入黑狱 送行人齐展白巾第四十七回 黄金易尽故主寒心 华发重添美人回意第四十八回 改华装巧语饰行藏 论圜法救时抒抱负第四十九回 该晦气无端赔贵物 显才能乘醉读西函第五十回 用专门两回碰钉子 打戏馆千里整归装第五十一回 公司船菜单冒行家 跳舞会花翎惊贵女第五十二回 闻禁约半途破胆 出捐款五字惊心第五十三回 风光在眼著书记游 利欲熏心当筵受骗第五十四回 改禀帖佐杂虚心 购机器观察快意第五十五回 险世界联党觅锱铢 恶社会无心落圈套第五十六回 阅大操耀武天津卫 读绝句订交莫愁湖第五十七回 声东击西傻哥甘上当 树援结党贱仆巧谋差第五十八回 善钻营深信老奴言 假按摩巧献美人计第五十九回 论革命幕府纵清谈 救月食官衙循旧例第六十回 一分礼耸动骨董名家 半席谈结束文明小史

李伯元的其他作品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著名的讽刺小说,由李宝嘉创作,揭示了封建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小说以60回描绘清末官僚的龌龊、卑鄙,展现官场百丑,如卖官、贪腐等。李宝嘉生动地刻画了官员的荒谬行径,表达对官场的强烈不满与嘲讽。尽管故事结构杂乱,鲁迅称其为“迎合时代”的作品,仍然成为中国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至今持续引发关注与研究。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纪效新书
戚继光
《纪效新书》是明朝军事家戚继光在平倭战争期间总结的兵书,初撰于1560年,共18卷,后修订为14卷。这部作品以简明通俗的语言,详细阐述了兵员选拔、训练、武器使用、阵法、律令及兵法等内容,展现了戚继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治军智慧,是他一生征战的心得结晶。其重要性在于既是军事理论的总结,也是实战应用的指导,为后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周易正义
俞琰
《周易正义》是南宋时期传世的古代易学作品,基于《周易》单疏本的一部重要著作,共十四卷。作为《易经》的经典注释,它融合了历代学者的见解,旨在对原有经注进行疏证和解释。该书由魏王弼、晋韩康伯等人进行注释,唐代孔颖达主编,定稿于公元653年,长期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教材,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典籍。由于其历史渊源和影响力,《周易正义》在易学的发展和传承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宝星陀罗尼经
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的智慧文献。其内容主要围绕陀罗尼的秘密法门,强调咒语的威力和修持的重要性。经文中描述了宝星菩萨的形象与功德,并揭示了通过修持陀罗尼法可以获得智慧、消除灾难、增进福报等种种利益。此经不仅适合信众诵读与修行,也是学者研究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料。它传递了慈悲与智慧的理念,启迪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绣云阁
魏文中
《绣云阁》是清代魏文中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讲述了以李三缄为主角的修道之旅。故事围绕紫霞真人的弟子虚无子下凡传道、收徒和降妖的经历展开,强调修身养心的重要性。李三缄历经波折,看破名利,忠于道义,最终与弟子们飞升仙界,入居绣云阁。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秘密宗教和邪教的压制,以及对正道和人伦礼仪的呼唤,试图通过夹杂的神话元素传达对世人的警示。全书情节丰富,展现了人与妖、人与心魔之间的斗争与和解。
归田录
欧阳修
《归田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在颍州隐居时创作的一部笔记,书中多记朝廷轶事及士大夫的闲谈,内容多为亲身经历与见闻,史料翔实。该书的体例近似于李肇的《国史补》,包含深刻的寓意,如关于太宗、仁宗等人物的故事。欧阳修自序中提到此书旨在记录那些史官未曾记载的遗事,供自己在闲暇时阅读。书中充满生动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故事令人捧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