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子

作者:无能子
无能子是唐朝末年一位神秘的思想家,生平、籍贯皆不详。他以博学和哲学思辨著称,授徒讲学为生。为了躲避黄巢起义,他漂泊四方,生活困苦。887年,他隐居于今陕西东南部,完成了其重要著作《无能子》。书中批评君主专制制度,并倡导道教修炼,弘扬儒家仁义和佛教“无心”。该书分为三卷,现存34篇,经过专家考证,原文仅有30篇。目前流传最广的是明正统《道藏》本,王明的校注本是唯一系统的研究版本。

目录

卷上
圣过笫一明本笫二析惑第三无忧第四质妄第五第六(缺)真修第七
卷中
文王说第一首阳子说第二老君说第三孔子说笫四第五(缺)范蠡说第六宋玉说第七商隐说第八严陵说第九孙登说第十
卷下
答通问第一答华阳子问第二答愚中子问第三鱼说第四鸩说第五答鲁问第六第七(缺)纪见第八固本第十一

无能子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施护等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文献,属于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一。该经文主要讲述了白衣婆罗门与金幢婆罗门之间的因缘故事,探讨了因果法则、慈悲心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智慧和行善来解脱于生死轮回。书中不仅蕴含深刻的哲理,还展现了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如慈悲、智慧与和谐。作为修行者的启示,《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引导信众理解人生的真实本质,激发他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对于研究佛教思想和文化的人而言,它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梁书
姚思廉
《梁书》是唐朝历史学家姚思廉创作的重要作品,成书于636年,记录了南朝梁朝的历史,共56卷。书中分为本纪和列传两大部分,详细记载了从梁武帝萧衍称帝到陈霸先灭梁的历史。它独特之处在于采用散文形式代替当时流行的骈体文,使其内容更为生动易懂。根据已有资料,后人也对《梁书》进行了补充与修订,确保这部重要史作的完整性,成了研究南朝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杨维桢集
杨维桢
《杨维桢集》是元末明初文学家杨维桢的作品集。他字廉夫,号铁崖,著名于诗文和书画,与陆居仁、钱惟善并称“元末三高士”。生于1296年的杨维桢,曾任天台尹等职,因拒绝谄媚权臣而遭忤,被迫避居。他的诗歌以“铁崖体”著称,尤其擅长古乐府。如张雨所称,其诗音韵独特,被誉为旷世之声。杨维桢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该文集是研究其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文中子中说
王通
《文中子中说》是以《论语》为蓝本,记录隋代大儒王通及其弟子问答的经典著作,共十卷。书中包含王通在政治、哲学、伦理、历史和文学等领域的思想,深刻反映了隋末唐初士人的思想状态。此次整理版本选用江安傅氏双鉴楼所藏宋刻本为依据,并进行各本校勘,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精审的整理本。作者秦跃宇,文学博士,现为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著有《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
七剑十三侠
唐芸洲
《七剑十三侠》是晚清时期的经典侠义小说,由作者唐芸洲创作,以其丰富的剑侠形象和江湖情义受到当时读者热捧。该书分三集,共180回,讲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十二位英雄齐聚,共同对抗邪恶势力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七位剑仙和十三位剑士协助他们平定叛乱,体现了“惩恶扬善”的侠义精神。该小说不仅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兴起,影响了后世金庸等“新武侠”的创作,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深刻影响了武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