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子
作者:
无能子
无能子是唐朝末年一位神秘的思想家,生平、籍贯皆不详。他以博学和哲学思辨著称,授徒讲学为生。为了躲避黄巢起义,他漂泊四方,生活困苦。887年,他隐居于今陕西东南部,完成了其重要著作《无能子》。书中批评君主专制制度,并倡导道教修炼,弘扬儒家仁义和佛教“无心”。该书分为三卷,现存34篇,经过专家考证,原文仅有30篇。目前流传最广的是明正统《道藏》本,王明的校注本是唯一系统的研究版本。
目录
卷上
圣过笫一
明本笫二
析惑第三
无忧第四
质妄第五
第六(缺)
真修第七
卷中
文王说第一
首阳子说第二
老君说第三
孔子说笫四
第五(缺)
范蠡说第六
宋玉说第七
商隐说第八
严陵说第九
孙登说第十
卷下
答通问第一
答华阳子问第二
答愚中子问第三
鱼说第四
鸩说第五
答鲁问第六
第七(缺)
纪见第八
固本第十一
无能子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后分
若那跋陀罗
《大般涅槃经后分》是《大般涅槃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特别是关于佛性、涅槃和解脱的教义。在这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深入探讨了众生的本性,强调每个人皆具佛性,强调理解和觉悟的重要性。后分通过对各种法门的论述,引导修行者走向智慧与慈悲的道路,揭示了涅槃的真实意义与庄严。作为佛教徒和学者深入研究的重要文本,它不仅为修行提供了指导,也为信仰者带来了内心的平静与启迪。
周易
佚名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深入描述事物规律以及未来变迁。它由《易经》和《易传》组成,涵盖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用于占卜和解读变化之道。传说其形成缘于伏羲、周文王及孔子等三位圣贤的智慧,逐渐演变为儒家经典,影响深远。此外,《周易》也分化为筮术易和道家易,展示出多元的学术发展。《周易》不仅是哲学的源泉,更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宋史
脱脱
《宋史》是元代修撰的二十四史之一,编纂周期为1343年至1345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负责。该书共496卷,是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史书之一,详细记载了北宋和南宋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丰富的列传和志,整书反映了宋代的道德与理学思想,同时也批评了当时的变法派。虽存在着资料失误与文体不统一,但《宋史》以其详实的史料和深刻的评价在后世仍具有重要影响,成为研究宋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孟子注疏
赵岐,孙奭
《孟子注疏》是一本重要的儒家经典,共分十四卷,每卷包含上下两部分。正文由战国时期的孟子著作构成,附有东汉学者赵岐的注释和传说中孙奭的疏解。赵岐的《孟子章句》成为后人学习的基础,而关于孙奭的正义之作,学界存在争议,朱熹认为其为伪作,陈振孙则认为其曾受诏校订。尽管对正义的作者有不同看法,但赵岐的注释和孙奭的疏解对理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乐府诗集
郭茂倩
《乐府诗集》是由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古代诗歌总集,旨在总结我国古代乐府歌辞。该集现存100卷,记录了自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及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共计5000多首作品,内容丰富,各类歌辞均有总序和题解,包括著名的《昭君怨》和项羽的《垓下歌》。作为最完备的乐府歌辞汇编,《乐府诗集》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音乐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