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
《乐府诗集》是由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古代诗歌总集,旨在总结我国古代乐府歌辞。该集现存100卷,记录了自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及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共计5000多首作品,内容丰富,各类歌辞均有总序和题解,包括著名的《昭君怨》和项羽的《垓下歌》。作为最完备的乐府歌辞汇编,《乐府诗集》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音乐提供了重要资料。

目录

卷一 郊庙歌辞一卷二 郊庙歌辞二卷三 郊庙歌辞三卷四 郊庙歌辞四卷五 郊庙歌辞五卷六 郊庙歌辞六卷七 郊庙歌辞七卷八 郊庙歌辞八卷九 郊庙歌辞九卷十 郊庙歌辞十卷十一 郊庙歌辞十一卷十二 郊庙歌辞十二卷十三 燕射歌辞一卷十四 燕射歌辞二卷十五 燕射歌辞三卷十六 鼓吹曲辞一卷十七 鼓吹曲辞二卷十八 鼓吹曲辞三卷十九 鼓吹曲辞四卷二十 鼓吹曲辞五卷二十一 横吹曲辞一卷二十二 横吹曲辞二卷二十三 横吹曲辞三卷二十四 横吹曲辞四卷二十五 横吹曲辞五卷二十六 相和歌辞一卷二十七 相和歌辞二卷二十八 相和歌辞三卷二十九 相和歌辞四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卷四十 相和歌辞十五卷四十一 相和歌辞十六卷四十二 相和歌辞十七卷四十三 相和歌辞十八卷四十四 清商曲辞一卷四十五 清商曲辞二卷四十六 清商曲辞三卷四十七 清商曲辞四卷四十八 清商曲辞五卷四十九 清商曲辞六卷五十 清商曲辞七卷五十一 清商曲辞八卷五十二 舞曲歌辞一卷五十三 舞曲歌辞二卷五十四 舞曲歌辞三卷五十五 舞曲歌辞四卷五十六 舞曲歌辞五卷五十七 琴曲歌辞一卷五十八 琴曲歌辞二卷五十九 琴曲歌辞三卷六十 琴曲歌辞四卷六十一 杂曲歌辞一卷六十二 杂曲歌辞二卷六十三 杂曲歌辞三卷六十四 杂曲歌辞四卷六十五 杂曲歌辞五卷六十六 杂曲歌辞六卷六十七 杂曲歌辞七卷六十八 杂曲歌辞八卷六十九 杂曲歌辞九卷七十 杂曲歌辞十卷七十一 杂曲歌辞十一卷七十二 杂曲歌辞十二卷七十三 杂曲歌辞十三卷七十四 杂曲歌辞十四卷七十五 杂曲歌辞十五卷七十六 杂曲歌辞十六卷七十七 杂曲歌辞十七卷七十八 杂曲歌辞十八卷七十九 近代曲辞一卷八十 近代曲辞二卷八十一 近代曲辞三卷八十二 近代曲辞四卷八十三 杂歌谣辞一卷八十四 杂歌谣辞二卷八十五 杂歌谣辞三卷八十六 杂歌谣辞四卷八十七 杂歌谣辞五卷八十八 杂歌谣辞六卷八十九 杂歌谣辞七卷九十 新乐府辞一卷九十一 新乐府辞二卷九十二 新乐府辞三卷九十三 新乐府辞四卷九十四 新乐府辞五卷九十五 新乐府辞六卷九十六 新乐府辞七卷九十七 新乐府辞八卷九十八 新乐府辞九卷九十九 新乐府辞十卷一百 新乐府辞十一

郭茂倩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是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的著作,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他34年的游历,涵盖了中国16个省的名山及地理特色。该书分为多个卷册,其中详细记载了地理、水文、植物等现象,具有重要的地理学和文学价值。尽管经历了战乱,原稿经过徐弘祖外甥的整理和后人的编辑才得以成书。《徐霞客游记》被誉为中国最早详细记录地理环境的游记,并因此被确立为“中国旅游日”的纪念作品。
呼家将
佚名
《呼家将》,又名《说呼全传》或《金鞭记》,是一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描绘了北宋名将呼延赞后人呼延得模的英勇事迹。故事设定在宋仁宗时期,围绕呼家与庞氏的权力斗争展开。呼延得模因事遭冤屈,家族被满门抄斩,唯有儿子呼延守勇逃脱,之后踏上复仇之路。小说中通过包拯、王贵的帮助,呼家人力图洗冤,最终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敌倒庞家,恢复名声。尽管与《杨家将》有相似的忠义主题,但《呼家将》被认为情节较为单薄,行文平易,流传度不及其他热门作品。
虎钤经
许洞
《虎钤经》是北宋时期著名军事著作,由吴郡的许洞耗时四年撰写完成,分为20卷,共210篇。这部兵书在体例上独具匠心,按照不同类别系统地阐述了与军事相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方位识别等知识,填补了过去兵书中的许多空白。前十卷汇集了《孙子兵法》至《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的论述,并结合作者自身的评述,后十卷则重点探讨了兵家的阴阳占卜理论。该书不仅内容丰富,还极大地推动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
大般涅槃经后分
若那跋陀罗
《大般涅槃经后分》是《大般涅槃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特别是关于佛性、涅槃和解脱的教义。在这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深入探讨了众生的本性,强调每个人皆具佛性,强调理解和觉悟的重要性。后分通过对各种法门的论述,引导修行者走向智慧与慈悲的道路,揭示了涅槃的真实意义与庄严。作为佛教徒和学者深入研究的重要文本,它不仅为修行提供了指导,也为信仰者带来了内心的平静与启迪。
今古奇观
抱瓮老人
《今古奇观》是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的一部短篇白话小说集,选自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全书共四十篇,内容涵盖丰富多彩的故事,旨在传达果报、劝惩、情节新奇和趣闻等主题。该书在清初广为流传,成为古代白话小说的重要代表,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研究中国文学和民俗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