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
《乐府诗集》是由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古代诗歌总集,旨在总结我国古代乐府歌辞。该集现存100卷,记录了自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及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共计5000多首作品,内容丰富,各类歌辞均有总序和题解,包括著名的《昭君怨》和项羽的《垓下歌》。作为最完备的乐府歌辞汇编,《乐府诗集》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音乐提供了重要资料。

目录

卷一 郊庙歌辞一卷二 郊庙歌辞二卷三 郊庙歌辞三卷四 郊庙歌辞四卷五 郊庙歌辞五卷六 郊庙歌辞六卷七 郊庙歌辞七卷八 郊庙歌辞八卷九 郊庙歌辞九卷十 郊庙歌辞十卷十一 郊庙歌辞十一卷十二 郊庙歌辞十二卷十三 燕射歌辞一卷十四 燕射歌辞二卷十五 燕射歌辞三卷十六 鼓吹曲辞一卷十七 鼓吹曲辞二卷十八 鼓吹曲辞三卷十九 鼓吹曲辞四卷二十 鼓吹曲辞五卷二十一 横吹曲辞一卷二十二 横吹曲辞二卷二十三 横吹曲辞三卷二十四 横吹曲辞四卷二十五 横吹曲辞五卷二十六 相和歌辞一卷二十七 相和歌辞二卷二十八 相和歌辞三卷二十九 相和歌辞四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卷四十 相和歌辞十五卷四十一 相和歌辞十六卷四十二 相和歌辞十七卷四十三 相和歌辞十八卷四十四 清商曲辞一卷四十五 清商曲辞二卷四十六 清商曲辞三卷四十七 清商曲辞四卷四十八 清商曲辞五卷四十九 清商曲辞六卷五十 清商曲辞七卷五十一 清商曲辞八卷五十二 舞曲歌辞一卷五十三 舞曲歌辞二卷五十四 舞曲歌辞三卷五十五 舞曲歌辞四卷五十六 舞曲歌辞五卷五十七 琴曲歌辞一卷五十八 琴曲歌辞二卷五十九 琴曲歌辞三卷六十 琴曲歌辞四卷六十一 杂曲歌辞一卷六十二 杂曲歌辞二卷六十三 杂曲歌辞三卷六十四 杂曲歌辞四卷六十五 杂曲歌辞五卷六十六 杂曲歌辞六卷六十七 杂曲歌辞七卷六十八 杂曲歌辞八卷六十九 杂曲歌辞九卷七十 杂曲歌辞十卷七十一 杂曲歌辞十一卷七十二 杂曲歌辞十二卷七十三 杂曲歌辞十三卷七十四 杂曲歌辞十四卷七十五 杂曲歌辞十五卷七十六 杂曲歌辞十六卷七十七 杂曲歌辞十七卷七十八 杂曲歌辞十八卷七十九 近代曲辞一卷八十 近代曲辞二卷八十一 近代曲辞三卷八十二 近代曲辞四卷八十三 杂歌谣辞一卷八十四 杂歌谣辞二卷八十五 杂歌谣辞三卷八十六 杂歌谣辞四卷八十七 杂歌谣辞五卷八十八 杂歌谣辞六卷八十九 杂歌谣辞七卷九十 新乐府辞一卷九十一 新乐府辞二卷九十二 新乐府辞三卷九十三 新乐府辞四卷九十四 新乐府辞五卷九十五 新乐府辞六卷九十六 新乐府辞七卷九十七 新乐府辞八卷九十八 新乐府辞九卷九十九 新乐府辞十卷一百 新乐府辞十一

郭茂倩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葬书
郭璞
《葬书》是晋代郭璞所著的一部风水典籍,最早提出了“风水”一词,阐述了气的流动与水的止息。尽管传说郭璞接受过更早的风水经典《青囊中书》,但关于《葬书》的真实归属尚存争议,原本仅为一卷,后世经过增删,最终定为八篇。在《葬书》中,郭璞探讨了族葬与葬地选择的关系,强调风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折射出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祇多蜜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是佛教经典之一,深入阐述了如来的教义与智慧。经文通过释迦牟尼佛的讲解,揭示了三昧(禅定)之法,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觉悟。此经不仅传递了修行的方法,还引导信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的真谛。它呼吁人们放下执着,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越。通过修习三昧,修行者能够更接近究竟的真理,达到内心的安宁与和谐。《佛说宝如来三昧经》因其深邃的思想和实践指导,成为众多信众膜拜与研习的重要经典。
禅真后史
方汝浩
《禅真后史》是明朝作家方汝浩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禅真逸史》的续集,讲述唐朝贞观年间的宫廷政治、军事战争及社会生活。故事围绕玉帝派遣的薛举,俗名瞿琰,经过仙道指点后,成为文武双全的人物。在除妖降魔、整顿乾坤后,他最终隐退入禅,成佛升天。该书继承了前作的思想,旨在描绘理想化人物以拯救社会,实现清平生活。然而,因涉“淫词”内容,1868年该书被查禁。全书共六十回,值得一读。
金刚经
释迦牟尼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记录了释迦牟尼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主要探讨佛教的空性和慈悲精神。该经文简短却涵义深刻,强调超越文字经验的直观体验,是禅宗的核心经典之一。《金刚经》不仅在中国文学中有诸多汉译本,且其影响深远,成为修行者的重要指南。经典中提到的“诸相皆空”理念,揭示了世事的虚幻与真实,大大推动了佛教哲学的深入发展。自古至今,它激励着无数信徒追求智慧与解脱。
幻中游
烟霞主人
《幻中游》是清代白话长篇小说,别名《幻中游醒世奇观》,由不详身份的作者于乾隆年间创作。小说以明代魏忠贤专权时期为背景,深刻揭示政治腐败、宦官专政的黑暗现实,描绘了石峨一家遭受迫害的悲欢离合。作品通过描绘不公与忠奸之争,展现了历史的沉浮与人性的复杂。小说艺术上巧妙结合理念与生动形象,使人对人物命运感同身受,呈现出深厚的社会批判,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