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祖三下南唐

作者:好古主人
《赵太祖三下南唐》是清代长篇神怪小说,由好古主人创作,全称《赵太祖三下南唐被困寿州城》。小说讲述了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因南唐主李煜拒绝投降而亲征南唐。在战争中,赵匡胤遭到敌军余鸿的围困,经过一系列波折,与群侠齐心协力,最终解围、击败南唐。书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背景与神仙道术,使得情节引人入胜。全书五十三回,展示了英雄侠义与智勇的较量,是历史演义与民间传说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目录

第一回 悯忠冤赤眉示罚 奉师命余鸿下山第二回 南唐主回书拒宋 赵太祖命将督师第三回 高元帅兵进寿州 余军师计困真主第四回 落魂锣连擒敌将 风火扇吓退宋军第五回 弄幻术高王险死 明妖法太祖释疑第六回 宋太祖当空叩祷 陈抟仙遣徒下山第七回 驾风云郑印见主 详谶诀苗训泄机第八回 唐军师遇敌初败 宋将军破寨回朝第九回 高君保背母私逃 陶三春领兵进发第十回 求借宿不啻东床 设夜筵何殊赍酒第十一回 君保打碎招夫牌 金锭设机赚凤侣第十二回 佯诈败一意招婚 硬拒战三陈却配第十三回 刘小姐痴心联配 高公子硬性辞婚第十四回 多情女弄术惊夫 硬性郎应誓陷井第十五回 承师命初谐凤侣 急国难暂拆鸾群第十六回 唐军师怯敌退兵 高公子卸甲染病第十七回 陶元帅冲围对垒 余军师引敌交锋第十八回 遇飞刀美容被伤 施灵丹金锭解厄第十九回 刘小姐敌杀四门 余军师战法两败第二十回 刘小姐灵丹调疾 高公子奉旨完婚第二十一回 余军师再演迷符 高藩王复被拘役第二十二回 破迷符高王请罪 斗法术余鸿败奔第二十三回 因败北唐心灰心 被讥消余鸿演术第二十四回 刘小姐被害中伤 苗军师观星排卜第二十五回 恩爱夫妻忧永别 情深师弟勉分离第二十六回 破神锣余鸿大败 踩唐营冯茂立功第二十七回 乱唐城冯茂盗书 破妖坛金锭脱难第二十八回 赏战功冯茂升王 失法宝余鸿演扇第二十九回 恃技艺冯茂遭擒 荐姻缘银屏强合第三十回 遇敌仇郑高被获 得书囊萧郁从权第三十一回 两佳人经权并济 一美丽恭驳同情第三十二回 同归宁奉旨完婚 求借兵故旧重会第三十三回 再鏖兵生擒复纵 屡败阵谗献成仇第三十四回 余左道施威伤将 刘佳人抱病出师第三十五回 斗法术大败余兆 破唐营进取徽州第三十六回 下癀砂余兆肆凶 到军粮冯茂急救第三十七回 畏行险唐将辞劳 欺强敌余兆出丑第三十八回 宋太祖悔纵妖道 刘佳人智赚旁门第三十九回 冒赤眉余鸿授首 倚师长余兆逃生第四十回 思复仇余兆聘妖 急退敌唐主纳邪第四十一回 残重妇妖道伤生 探阵图佳人回报第四十二回 请群仙冯茂奔劳 差众将真人奥旨第四十三回 取高唐郑印奇逢 辨十灵君佩偶遇第四十四回 杨公子因功结缔 花小姐比武为媒第四十五回 花小姐改装赚妖 杨公子缴令招婚第四十六回 五仙师进兵破阵 五妖道扶伪伤生第四十七回 因兵败李煜残臣 欺敌劣余兆殁阵第四十八回 缘城破乞恩准降 悼亲亡奏主阴封第四十九回 报预兆金锭请卜 听来谗赤眉下凡第五十回 赤眉怒责五阴将 陈抟会集五仙师第五十一回 询国运太祖求判 泄天机陈抟预征第五十二回 平南唐太祖班师 赏战功二王惧罪第五十三回 病痈疽太祖驾崩 承统绪晋王依诏

好古主人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不退转法轮经
佚名
《不退转法轮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法轮转动的深义及其与修行者心态的关系。经文强调坚定不移的信仰与修行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心念不退,才能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解脱与觉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入的教义,本经引导信众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与勇气。它不仅适合佛教徒修身养性,也是对心灵渴望成长与平静的读者的重要启示。无论身处何境,皆能从中获得力量与智慧。
玉楼春
龙邱白雲道人
《玉楼春》是清代白话长篇小说,由龙邱白云道人编纂,故事背景设在唐代宗年间,讲述了书香世家子弟邵卞嘉及其儿子邵十洲的遭遇。邵卞嘉因权臣卢杞的诬陷,举家避难,经历离散与波折。邵十洲化名与姑娘玉娘、翠楼、表妹春晖相识相爱,展现了他们在封建社会中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小说通过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抨击和对忠良之士的赞美,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虽然艺术水准有限,但情节生动、多次曲折,最终呈现了一家团圆的温情结局。
宝星陀罗尼经
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的智慧文献。其内容主要围绕陀罗尼的秘密法门,强调咒语的威力和修持的重要性。经文中描述了宝星菩萨的形象与功德,并揭示了通过修持陀罗尼法可以获得智慧、消除灾难、增进福报等种种利益。此经不仅适合信众诵读与修行,也是学者研究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料。它传递了慈悲与智慧的理念,启迪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野叟曝言
夏敬渠
《野叟曝言》是清代作家夏敬渠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描绘了书生文素臣从不得志到飞黄腾达的传奇故事。小说以明朝成化、弘治年间为背景,文素臣以儒学为信仰,通过征暴、治乱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高位,成为镇国公。故事中强调了儒教的正统性,并融汇了史诗、世情与传奇等多种艺术风格,展示了文素臣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与多位女性的情感纠葛。这部作品深刻刻画了五百多个角色,既有政治理想的追求,也不乏世情百态。
法苑珠林
释道世
《法苑珠林》是唐代佛教经典,共100卷,由唐道世于668年完成。道世在659年根据《经律异相》撰写《诸经要集》,后发展为《法苑珠林》。书中引用了超过400种典籍,涵盖佛教、儒家、道教等,包含已遗失原著的引文,对印度中世纪历史及地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全书从《劫量篇》开篇,到《传记篇》收尾,以骈文形式简介各篇,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该书在宋代被收入《大藏经》,在《嘉兴藏》中存有120卷的重要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