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祖三下南唐

作者:好古主人
《赵太祖三下南唐》是清代长篇神怪小说,由好古主人创作,全称《赵太祖三下南唐被困寿州城》。小说讲述了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因南唐主李煜拒绝投降而亲征南唐。在战争中,赵匡胤遭到敌军余鸿的围困,经过一系列波折,与群侠齐心协力,最终解围、击败南唐。书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背景与神仙道术,使得情节引人入胜。全书五十三回,展示了英雄侠义与智勇的较量,是历史演义与民间传说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目录

第一回 悯忠冤赤眉示罚 奉师命余鸿下山第二回 南唐主回书拒宋 赵太祖命将督师第三回 高元帅兵进寿州 余军师计困真主第四回 落魂锣连擒敌将 风火扇吓退宋军第五回 弄幻术高王险死 明妖法太祖释疑第六回 宋太祖当空叩祷 陈抟仙遣徒下山第七回 驾风云郑印见主 详谶诀苗训泄机第八回 唐军师遇敌初败 宋将军破寨回朝第九回 高君保背母私逃 陶三春领兵进发第十回 求借宿不啻东床 设夜筵何殊赍酒第十一回 君保打碎招夫牌 金锭设机赚凤侣第十二回 佯诈败一意招婚 硬拒战三陈却配第十三回 刘小姐痴心联配 高公子硬性辞婚第十四回 多情女弄术惊夫 硬性郎应誓陷井第十五回 承师命初谐凤侣 急国难暂拆鸾群第十六回 唐军师怯敌退兵 高公子卸甲染病第十七回 陶元帅冲围对垒 余军师引敌交锋第十八回 遇飞刀美容被伤 施灵丹金锭解厄第十九回 刘小姐敌杀四门 余军师战法两败第二十回 刘小姐灵丹调疾 高公子奉旨完婚第二十一回 余军师再演迷符 高藩王复被拘役第二十二回 破迷符高王请罪 斗法术余鸿败奔第二十三回 因败北唐心灰心 被讥消余鸿演术第二十四回 刘小姐被害中伤 苗军师观星排卜第二十五回 恩爱夫妻忧永别 情深师弟勉分离第二十六回 破神锣余鸿大败 踩唐营冯茂立功第二十七回 乱唐城冯茂盗书 破妖坛金锭脱难第二十八回 赏战功冯茂升王 失法宝余鸿演扇第二十九回 恃技艺冯茂遭擒 荐姻缘银屏强合第三十回 遇敌仇郑高被获 得书囊萧郁从权第三十一回 两佳人经权并济 一美丽恭驳同情第三十二回 同归宁奉旨完婚 求借兵故旧重会第三十三回 再鏖兵生擒复纵 屡败阵谗献成仇第三十四回 余左道施威伤将 刘佳人抱病出师第三十五回 斗法术大败余兆 破唐营进取徽州第三十六回 下癀砂余兆肆凶 到军粮冯茂急救第三十七回 畏行险唐将辞劳 欺强敌余兆出丑第三十八回 宋太祖悔纵妖道 刘佳人智赚旁门第三十九回 冒赤眉余鸿授首 倚师长余兆逃生第四十回 思复仇余兆聘妖 急退敌唐主纳邪第四十一回 残重妇妖道伤生 探阵图佳人回报第四十二回 请群仙冯茂奔劳 差众将真人奥旨第四十三回 取高唐郑印奇逢 辨十灵君佩偶遇第四十四回 杨公子因功结缔 花小姐比武为媒第四十五回 花小姐改装赚妖 杨公子缴令招婚第四十六回 五仙师进兵破阵 五妖道扶伪伤生第四十七回 因兵败李煜残臣 欺敌劣余兆殁阵第四十八回 缘城破乞恩准降 悼亲亡奏主阴封第四十九回 报预兆金锭请卜 听来谗赤眉下凡第五十回 赤眉怒责五阴将 陈抟会集五仙师第五十一回 询国运太祖求判 泄天机陈抟预征第五十二回 平南唐太祖班师 赏战功二王惧罪第五十三回 病痈疽太祖驾崩 承统绪晋王依诏

好古主人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赛花铃
白云道人
《赛花铃》是一部充满诗意与情感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梦想与友谊的动人故事。故事围绕着几个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他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经历了挫折与挑战,却始终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考验。书中透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美好,激励读者勇敢追梦。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在细细吟唱,唤起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思考。《赛花铃》不仅是一扇通往梦想的窗口,更是一首关于生命的赞歌。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
不空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是一部深具宗教和哲学意义的经典作品,源于密宗的智慧。该文本通过金刚法的宣扬,探讨了真理与幻象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其核心内容强调了无所不在的空性与无限的觉悟,鼓励修行者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书中采用丰富的象征性语言与禅意,以启发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这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一部心灵的指南,适合广大读者在追求真理的旅程中借鉴与反思。
持心梵天所问经
法护
《持心梵天所问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主要记录了梵天与佛陀之间的对话。这部经文探讨了心的本质、修行的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解脱。书中深入剖析了人们内心的烦恼与执着,提供了实践智慧的指引,强调正念与慈悲的重要性。通过梵天的提问与佛陀的解答,读者能够获得对人生真谛的启示,发展内在的智慧与觉悟。《持心梵天所问经》不仅是修行者的必读之作,也为广泛的读者提供了心灵指引与启迪。
水经注疏
杨守敬,熊会贞
《水经注疏》是北宋时期著名学者王禹偁所作的重要地理著作,旨在对《水经》的文字进行注释和阐释。《水经》原书由东汉的地理学家王裒编纂,主要记录了中国河流的起源、流域及周边的地理、人文景观。王禹偁在注疏中不仅细致梳理了河流的分布,还结合历史、文化、民俗等,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这部作品对后世的地理学、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解古代水域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也为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昌言
仲长统
《昌言》是东汉末年哲学家仲长统创作的重要政治哲学著作,分为三十四篇,探讨古今政事与社会弊病。其主要观点包括限制田地兼并、提倡农桑、反对外戚干政及宦官专权,并强调应根据才华选官。仲长统还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理念,主张重视人事而非迷信天道。作者仲长统(179—220年),以聪颖和博学著称,性格豪爽,虽屡备官职却未受重用。他的思想通过《昌言》得以传承,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由中华书局出版,是研究东汉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