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案
上一章

第二则 观音菩萨托梦

话说贵州道程番府有一秀才丁日中,常在安福寺读书,与僧性慧朝夕交接。性慧一日往日中家相访,适日中外出,其妻邓氏闻夫常说在寺读书,多得性慧汤饮,因此出来见之,留他一饭。性慧见邓氏容貌华丽,言词清雅,心中不胜喜慕。后日中外出月余未回,性慧遂心生一计,将银雇二道士假扮轿夫,半午后到邓氏家道:“你相公在寺读书,劳神太过,忽然中风死去,得僧性慧救醒,尚奄奄在床,生死未保。今叫我二人接娘子去看他。”邓氏道:“何不借眠轿送他回来?”二轿夫道:“本要送他回来,奈程途有十余里,恐路上伤风,症候加重,恐难救治。娘子可自去看来,临时主意或接回、或在彼处医治,有个亲人在旁,也好服侍病人。”邓氏听得即登轿前往。

天晚到寺,直抬入僧房深处,却已排整酒筵,欲与邓氏饮酒。那邓氏即问道:“我官人在哪里?领我去看。”性慧道:“你官人因众友相邀去游城外新寺,适有人来报他中风,小僧去看,幸已清安。此去有路五里,天色已晚,可暂在此歇,明日早行,或要即去,亦待轿夫吃饭,娘子亦吃些点心,然后讨火把去。”

邓氏遂心生疑,然又进退无路。饮酒数杯,又催轿夫去。性慧道:“轿夫不肯夜行,各回去了。娘子可宽饮数杯,不要性急。”

又令侍者小心奉劝,酒已微醉,乃引入禅房去睡。邓氏见锦衾绣褥,罗帐花枕,件件精美,以灯照之,四边皆密,乃留灯合衣而寝,心中疑虑不寐。及钟声定后,性慧从背堆进来,近床抱住。邓氏喊声:“有贼!”性慧道:“你就喊天明,也无人来捉贼。我为你费了多少心机,今日乃得到此,亦是前生夙缘注定,不由你不肯。”邓氏骂道:“野僧何得无耻,我宁死决不受辱。”性慧道:“娘子可行方便一宵,明日送你见夫;若不怜悯,小僧定断送你的性命!”邓氏喊骂闹至半夜,被性慧强行剥去衣服,将手足绑缚,恣行淫污。次日午朝方起。性慧对邓氏道:“你被我设计骗来,事已至此,可削发为僧,藏在寺中,衣食受用都不亏你,又有老公陪。你若使昨夜性子,有麻绳、剃刀、毒药在此,凭你死吧!”邓氏暗思身已受辱,死则永无见天的日子,此冤难报;不如忍耐受辱,倘得见夫,报了此冤,然后就死。乃从其披剃。

过了月余,丁日中来寺拜访性意,邓氏听出是夫声音,挺身先出,性慧即赶出来。日中即向邓氏作揖,邓氏哭道:“官人不认得我了?我被性慧拐骗在此,日夜望你来救我。”日中大怒,扭住性慧便打。性慧呼集众僧将日中锁住,取出刀来要杀之。邓氏来夺刀道:“可先杀我,然后杀我夫。”性慧乃收起刀,强扯邓氏入房吊住,再出来杀日中。日中道:“我妻被你拐,我又被你杀,到阴司也不肯放你。若要杀,作一处死罢,可与我夫妻相见。”性慧道:“你死则邓氏无所望,便终身是我妻,安肯与你同死?”日中道:“然则全我身体,容我自死罢。”慧道:“我且积些阴德,方丈后有一大钟,将你盖在钟下,让你自死。”遂将日中盖入钟下。邓氏日夜啼哭,拜祷观音菩萨,愿有人来救她丈夫。

过了三日,适值包公巡行其地,夜梦观音引至安福寺方丈中,见钟下覆一黑龙。初亦不以为意,至第二、三夜,连梦此事,心始疑异。乃命手下径往安福寺中,试看何如。到得方丈坐定,果见方丈后有一大钟,即令手下抬开来看,只见一人饿得将死,但气未绝。包公知是被人所困,即今以粥汤灌下。一饭时稍醒,乃道:“僧性慧既拐我妻削发为僧,又将我盖在钟下。”包公遂将性慧拿下,但四处搜觅并无妇人。包公便命密搜,乃入复壁中,有铺地木板,公差揭起木板,有梯入地,从梯下去,乃是地室,室内点灯明亮,一少年和尚在坐着。公差叫他上来,报见包公。此少年和尚即是邓氏,见夫已放出,性慧已锁住,邓氏乃从头叙说其被拐骗情由,夫被害根原。性慧不能辩,只磕头道:“甘受死罪。”包公随即判道:“审得淫僧性慧,稔恶贯盈,与生员丁日中交游,常以酒食征逐。见其妻邓氏美貌,不觉巧计横生,骗其入寺背夫,强行淫玷;劫其披缁削发,混作僧徒。虽抑郁而何言,将待机而图报;偶日中之来寺,幸邓氏之闻声。相见泣诉,未尽衷肠之话;群僧拘执,欲行刃杀之凶。恳求身体之全,得盖大钟之下。

乃感黑龙之被盖,梦入三更;因至方丈而开钟,饿经五日。丁日中从危得活,后必亨通;邓氏女求死得生,终当完聚。性慧拐人妻,坑人命,合枭首以何疑,群僧党一恶害一生,皆充军于远卫。”

判讫,将性慧斩首示众,其助恶众僧皆发充军。

包公又责邓氏道:“你当日被拐便当一死,则身沽名荣,亦不累夫有钟盖之难。若非我感观音托梦而来,你夫却不为你而饿死乎?”邓氏道:“我先未死者,以不得见夫,未报恶僧之仇,将图见夫而死。今夫已救出,僧已就诛,妾身既厚,不可为人,固当一死决矣!”即以头击柱,流血满地。包公乃命人扶住,血出晕倒,以药医好,死而复生。包公谓丁日中道:“依邓氏之言,其始之从也,势非得已;其不死者,因欲得以报仇也。今击柱甘死,可以明志,你其收之?”丁日中道:“吾向者正恨其不死,以图后报仇之言为假;今见其撞柱,非真偷生无耻可知。今幸而不死,我待之如初,只当来世重会也。”

日中夫妇拜谢而归,以木刻包公像,朝夕奉侍不懈。其后日中亦登科第,官至同知。

包公案
安遇时
第一则 阿弥陀佛讲和第二则 观音菩萨托梦第三则 嚼舌吐血第四则 咬舌扣喉第五则 锁匙第六则 包袱第七则 葛叶飘来第八则 招帖收去第九则 夹底船第十则 接迹渡第十一则 黄菜叶第十二则 石狮子第十三则 偷鞋第十四则 烘衣第十五则 龟入废井第十六则 鸟唤孤客第十七则 临江亭第十八则 白塔巷第十九则 血衫叫街第二十则 青靛记谷第二十一则 裁缝选官第二十二则 厨子做酒第二十三则 杀假僧第二十四则 卖皂靴第二十五则 忠节隐匿第二十六则 巧拙颠倒第二十七则 试假反试真第二十八则 死酒实死色第二十九则 毡套客第三十则 阴沟贼第三十一则 三宝殿第三十二则 二阴签第三十三则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则 妓饰无异第三十五则 辽东军第三十六则 岳州屠第三十七则 久鳏第三十八则 绝嗣第三十九则 耳畔有声第四十则 手牵二子第四十一则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则 港口渔翁第四十三则 红衣妇第四十四则 乌盆子第四十五则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则 绣鞋埋泥第四十七则 虫蛀叶第四十八则 哑子棒第四十九则 割牛舌第五十则 骗马第五十一则 金鲤第五十二则 玉面猫第五十三则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则 龙骑龙背试梅花第五十五则 夺伞破伞第五十六则 瞒刀还刀第五十七则 红牙球第五十八则 废花园第五十九则 恶师误徒第六十则 兽公私媳第六十一则 狮儿巷第六十二则 桑林镇第六十三则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则 聿姓走东边第六十五则 地窨第六十六则 龙窟第六十七则 善恶罔报第六十八则 寿夭不均第六十九则 三娘子第七十则 贼总甲第七十一则 江岸黑龙第七十二则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则 木印第七十四则 石碑第七十五则 屈杀英才第七十六则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则 扯画轴第七十八则 审遗嘱第七十九则 箕帚带入第八十则 房门谁开第八十一则 兔戴帽第八十二则 鹿随獐第八十三则 遗帕第八十四则 借衣第八十五则 壁隙窥光第八十六则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则 黑痣第八十八则 青粪第八十九则 和尚皱眉第九十则 西瓜开花第九十一则 铜钱插壁第九十二则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则 尸数椽第九十四则 鬼推磨第九十五则 栽赃第九十六则 扮戏第九十七则 瓦器灯盏第九十八则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则 玉枢经第一百则 三宫经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