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案
上一章

第五十一则 金鲤

话说扬州城东门有一儒家,姓刘名真,字天然,幼而聪明,乐读诗书,未结婚姻,笃志芸窗,甘守清贫。当宋仁宗皇佑三年开科取士,即备行李前往东京赴试,怎奈盘缠稀少,在途中淹延日久,将到京都,科场已罢。刘真叹道:“我如此命薄,不得就试。”收拾余资,就赁开元寺僧房肄业。

不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正遇上元佳节,京中大放花灯。

彼时离城三十里通漕运处,地名碧油潭,水深万丈,有个千年金丝鲤鱼成精,往常亦曾变成女子,迷惑客商。那夕正脱形出潭,听得城里放灯,即吐出一颗小珠,俨然是个十七八岁丫鬟,手持灯笼,随之慢慢行入城来,人看见无不牵情。将近五更,看着残灯犹未收,妖媚恐露其形,遂走入金丞相后花园内大池中隐形。元宵已过,妖鱼不思归潭,恰遇丞相有女名金线小姐,因带侍女来花园内赏花,看见东架瓦盆上一丛红白牡丹可爱,即着侍女折来观玩,倚着池阁栏杆饮酒。忽见池中有个金鲤鱼,扬须鼓口,游于水面,小姐见着,将饮残那杯酒倾在池中,被妖鱼一吞而尽。小姐笑视良久,回转香闺。妖鱼因知小姐好牡丹,每夜喷气饰之,牡丹颜色愈鲜,引得小姐日日来折玩不已。

春光将尽,初夏又临。刘秀才在僧舍日久,囊箧肃然,知己朋友又各回归。思量没奈何,乃写下几幅草字,往城中官宦家献卖。一日来到金丞相府前,适因丞相出探乡友回府,见刘秀才将字在手中,令取看之,连声称羡,遂带入府内,问其乡贯来因,见其人才不凡,乃留西馆,教子弟读书,即令家人去寺中搬取行李,安置一个所在,正近后花园东轩之侧。刘真得遇丞相提携,衣食充裕,益攻史书,但是府中翰墨往来,并皆刘手启答,丞相甚爱重之。一夕,刘真偶步入花园中,正值小姐与二三侍女花架下玩花。刘真看见失惊道:“久闻丞相有女,颜貌秀丽,果然不虚。后来小生若侥幸成名,得此佳人为配足矣。”道罢,恐人知晓,径转至轩下,因歌杜甫诗数篇以见志。

常言欲心一动,则邪便侵之,妖正欲迷惑个好男子,没寻机会处,是夜探得刘真未寝,便变成小姐形迹,到真读书馆所叩其门户。刘启户视之,正是日间所见的小姐,真愕然。妖媚道:“秀才不要惊恐,妾身省视爹娘已经睡去,闻君出声清亮,特来请教。”真方安心,与之对坐榻上,谈论颇久,解衣就寝。

天色将明,妖先起,谓真道:“今夜早来陪君。”言罢径去。自此日去夜来,情意甚密,妖媚备酒食来与真饮道:“君寓此处虽好,倘久后侍女知觉,报知父母,两下丢丑。妾不如收拾闺中所有,同君逃回你家,长为夫妇。”真道:“如若丞相着人根究,其罪怎逃?”妖媚道:“妾母最爱于我,且妾与君俱未议婚姻,纵使根究亦无妨事。”真依言,过了一宵,约定十四夜,河下预备船只,小姐收拾零碎银两,与真径回扬州。以及丞相知真走去,亦不追究。

自妖媚去后,那朵牡丹花即枯死矣,金小姐朝夕思忆,染成病症,纵有良医,不能调理。母忧问其病由,小姐乃道为牡丹之故。母与丞相说知,丞相道:“此花惟扬州有。”即差家人带金宝往扬州,不拘官宦民家,不惜重价买得回家。家人领命径到扬州,遍访此样牡丹花,惟东门刘秀才家植有数丛。及家人到刘秀才家下,值真外出,只见帘子下立着一个女子,问道:“是谁?”金家家人疑道:“好似我家小姐声音。”近前认之,果是小姐。恰遇刘真回来,家人亦认得是刘秀才,各痴呆半晌,莫知所为。真问家人来因,家人告以小姐思牡丹得病,特来此买之。真笑道:“小姐随我来此将近半年,哪里又有一个小姐?”

家人难明,连夜回转东京报知丞相。丞相不信,差公吏来扬州接回小姐。小姐竟不推辞,与刘真随家人等转回东京,入府见丞相。丞相看是小姐,惊疑未定,及其母出来道:“小姐在房中尚未起来,因何又有在此?”丞相问刘真缘故,刘真不隐,一一告知昔日在东轩相会之因由。丞相道:“你必被妖所惑。”

即乘轿入开封见包公说知其事。包公差张龙拘到二小姐并刘真,于厅下细视之,果无二样。乃命取轩辕所铸照魔镜定其真伪,及左右将镜悬于堂上,顷刻间妖鱼吐开黑气,昏了天日,只听得一声响,黑气四散,看时,堂下二小姐皆不见了。丞相与包公皆愕然,满堂人无不失色。包公道:“丞相暂退,容迟几日,定有下落。”丞相称谢而去。包公着刘真在外伺候,将榜文张挂:有知妖精、小姐下落者,给钱五千贯赏之。次日清早,往城隍庙中将牒章焚讫。城隍即遣阴兵遍处搜查是何妖怪。顷刻阴兵来报:碧油潭千年金鲤鱼作怪。城隍具扎通知五湖四海龙君,务要捉拿妖鱼解报。龙君得知此事,亦遣水族神兵,沿江湖捕捉妖鱼。水族神兵俱皆杀败,如之奈何。龙君奏于上帝,上帝遣天兵捉之,那妖越遍八荒,如何拿得?怎奈包大尹日夕于城隍司里追迫,城隍只得再通知龙君,龙君闭住四角海门搜捉,妖鱼被赶得紧急,走入南海。

时都下有一郑某,平素好善,家中挂一张淡墨素妆的观世音像,日日敬奉无厌。忽夜梦一素妆妇人向他道:“你明日来河岸边,引我见包大尹,稳取一场富贵。”郑某醒来,次早到河边看,果见一中年妇人,手执竹篮,内放小小金色鲤鱼,立在杨柳树下,等着郑某来到,便说:“昨日,碧油潭金鲤鱼为四海龙君追逼无路,奔入南海,藏入琼蕊莲花下,今被我哄入篮中罩定走不得。前日包大尹有榜文,给赏知得妖鱼下落之人,可引我去。看他判出此条公案,给得赏钱来,一应赠尔。”郑某大悦,忙引妇人列府衙门,正值包公与金丞相在厅上议论此事。公吏报入,包公唤进问其来由,郑某将妇人所言告知。包公道:“是此怪矣。”即令当堂放下鱼篮,遂问之。那妖为佛力所伏,在篮里一一供出迷人情由,摄去小姐现在碧油潭山侧岩穴中。包公欲将此妖鱼取出烹之。妇人道:“此千年灵气所成,纵烹之亦不能死,老妇带去自有发落。”包公然之。命库吏赏钱五千贯与妇人去。妇人出门首将赏钱付与郑某道:“报你奉我二年之诚心,须将此事传于世上。”言讫不见。郑某方悟是家中所奉观音大士。将钱回家,请精工绘水墨观音之像,手提竹篮,京都人效之,皆相传绘,此即今所谓鱼篮观音是也。

比及包公差人去岩穴中寻取得金小姐到衙,已死去了,只心头略有微温,令医诊视,皆言将有缘生人气引之可苏。包公猛省,谓丞相道:“小姐莫非与刘秀才有缘?老夫今日当作冰人,成就此段姻事。”乃唤过刘真以气去呵小姐。小姐果然苏来,左右见者皆道事非偶然。包公亦欢悦,命人送二人入丞相府中。是夕,刘真与小姐成亲。次年,真登第,在京不上数年,官至中书,生二子俱出仕。

包公案
安遇时
第一则 阿弥陀佛讲和第二则 观音菩萨托梦第三则 嚼舌吐血第四则 咬舌扣喉第五则 锁匙第六则 包袱第七则 葛叶飘来第八则 招帖收去第九则 夹底船第十则 接迹渡第十一则 黄菜叶第十二则 石狮子第十三则 偷鞋第十四则 烘衣第十五则 龟入废井第十六则 鸟唤孤客第十七则 临江亭第十八则 白塔巷第十九则 血衫叫街第二十则 青靛记谷第二十一则 裁缝选官第二十二则 厨子做酒第二十三则 杀假僧第二十四则 卖皂靴第二十五则 忠节隐匿第二十六则 巧拙颠倒第二十七则 试假反试真第二十八则 死酒实死色第二十九则 毡套客第三十则 阴沟贼第三十一则 三宝殿第三十二则 二阴签第三十三则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则 妓饰无异第三十五则 辽东军第三十六则 岳州屠第三十七则 久鳏第三十八则 绝嗣第三十九则 耳畔有声第四十则 手牵二子第四十一则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则 港口渔翁第四十三则 红衣妇第四十四则 乌盆子第四十五则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则 绣鞋埋泥第四十七则 虫蛀叶第四十八则 哑子棒第四十九则 割牛舌第五十则 骗马第五十一则 金鲤第五十二则 玉面猫第五十三则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则 龙骑龙背试梅花第五十五则 夺伞破伞第五十六则 瞒刀还刀第五十七则 红牙球第五十八则 废花园第五十九则 恶师误徒第六十则 兽公私媳第六十一则 狮儿巷第六十二则 桑林镇第六十三则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则 聿姓走东边第六十五则 地窨第六十六则 龙窟第六十七则 善恶罔报第六十八则 寿夭不均第六十九则 三娘子第七十则 贼总甲第七十一则 江岸黑龙第七十二则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则 木印第七十四则 石碑第七十五则 屈杀英才第七十六则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则 扯画轴第七十八则 审遗嘱第七十九则 箕帚带入第八十则 房门谁开第八十一则 兔戴帽第八十二则 鹿随獐第八十三则 遗帕第八十四则 借衣第八十五则 壁隙窥光第八十六则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则 黑痣第八十八则 青粪第八十九则 和尚皱眉第九十则 西瓜开花第九十一则 铜钱插壁第九十二则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则 尸数椽第九十四则 鬼推磨第九十五则 栽赃第九十六则 扮戏第九十七则 瓦器灯盏第九十八则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则 玉枢经第一百则 三宫经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