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案
上一章

第八十五则 壁隙窥光

话说庐州府霍山县南村,有一人姓章名新,素以成衣为业,年将五十,妻王氏少艾,淫滥无子。新抚兄子继祖养老,长娶刘氏,貌颇妖娆。有桐城县二人来霍山县做漆,一名杨云,一名张秀,与新有旧好,遂寄宿焉。日久愈厚,二人拜新为契父母,出入无忌,视若至亲。杨云与王氏先通,既而张秀皆然。一日新叔侄往乡成衣,杨云与王氏正在云雨,被媳撞见。王氏道:“今日被此妇撞见不便,莫若污之以塞其口。”新叔侄至夜未回,刘氏独宿。杨云掇开刘氏房门,刘氏正在梦寐,杨云上床抱奸,手足无措,叫喊不从。王氏入房以手掩其口助之,刘氏不得己任其所寝,张秀亦与王氏就寝。由是二人轮宿,杨云宿姑,张秀宿媳;杨云宿媳,张秀宿姑。新叔侄出外日多,居家日少,如是者一年有余,四人意甚绸缪。不意为新所觉,欲执未获。杨、张二人与王氏议道:“老狗已知,莫若阴谋杀之,免贻后患。”王氏道:“不可,我你行事只要机密些,被获不到,无奈你何。”

叔侄回来数日,新谓继祖道:“今八月矣,家家没有新谷。今日初一不好去,明日早起,同往各处去讨些谷回来吃用。”

次日清早,与侄同行,二处分行。新往望江湾略近,继祖往九公湾稍远。新帐先完,次日午后即回。行至中途,突遇张、杨二人做漆回家,望见新来,交头附耳,前计可行,近前问道:“契父回来了,包裹、雨伞我等负行。”行至一僻地山中,天色傍晚,二人哄新进一深源。新心慌大喊,并无人至。张秀一手扭住,杨云于腰间取出小斧一把,向头一劈即死,乃被脑骨陷住,取斧不出。倏忽风动竹声,疑是人来,忙推尸首连斧丢入莲塘,恐尸浮出,将石压倒。二人即回,自谓得志,言于王氏。王氏听得此言,心肠俱裂,乃道:“事已成矣,却不可令媳妇知之,恐彼言不谨,反自招祸。”王氏又道:“倘继祖回寻叔父,将如之何?”张秀道:“继祖回来,你先问他,若说不见,即便送官,诬以谋死叔父。若陷得他死罪,岂不两美。”

王氏、杨云皆道:“此计甚妙,可即依行。”初六日,继祖回到家中,王氏问道:“叔何不归?”继祖愕然道:“我昨在望江湾住,欲等叔同回,都说初三日下午已回。”王氏变色道:“此必是你谋害!”扭结投邻里锁住,自投击鼓。

正值朝廷差委包公巡行江北,县主何献出外迎接,王氏将谋杀事具告。包公接得此词,素知县主吏治清明,刑罚不苟,即批此状与勘审。当差汪胜、李标,即刻拿到邻右萧华、里长徐福一起押送。县主道:“你叔自幼抚养,安敢负思谋死,尸在何方?从直招来!”继祖道:“当日小人与叔同出,半路分行,小人往九公湾,叔往望江湾,昨日小人又到望江湾邀叔同回,众人皆道已回三日,可拘面证。小人自幼叨叔婶厚恩,抚养娶妇,视如亲子,常思图报未能,安忍反加杀死?乞爷细审详察。”王氏道:“此子不肖,漂荡家资,嗔叔阴责,故行杀死,乞爷爷严刑拷究,追尸殓葬,断偿叔命。”县主唤萧华上平台下问道:“继祖素行如何?”华道:“继祖素行端庄,毫无浪荡事,事叔如父,小人不敢偏屈。”县主令华下去。又问徐福:“继祖素行可端正?”徐福所答,默合华言。县主喝止,乃佯怒道:“你二人受继祖买嘱,本该各责二十,看你老了。”

县主知非继祖,沉吟半晌,心生一计,喝将继祖重打二十,即钉长枷,乃道:“限三日令人寻尸还葬。”令牢子收监;发王氏还家。王氏叩头谢道:“青天爷爷神见,愿万代公侯。”喜不自胜。

县主乃问门子道:“继祖家在何处?”门子道:“前村便是。”二人直至门首,各家睡静,惟王氏家尚有灯光。县主于壁隙窥之,见两男两女共席饮酒。杨云笑道:“非我妙计,焉有今日?”众皆笑乐,惟刘氏不悦道:“好好,你便这等快乐,亏了我夫无辜受刑,你等心上何安?”杨云道:“只要你我四人长久享此快乐,管他则甚。大家饮一大杯,赶早好去行些乐事。”王氏道:“都说何爷明白,亦未见得。”杨云道:“闲话休说。”乃抱住刘氏。刘氏口中不言,心内怒起,乃回头不顾。

王氏道:“老爷限三日后追尸还葬,你放得停当否?”二人道:“丢在莲塘深处,将大石压住,不久即烂。”王氏道:“这等便好。”县主大怒回衙,令门于击鼓点兵,众人不知其故。兵齐,乘轿亲抵继祖家,将前后围定,冲开前门,杨、张二人不知风从何起,见官兵围住,遂向后走,被后面官兵捉住,并捉妇男四人回衙,每人责三十收监。

次早出堂,先取继祖出监,问道:“你去望江湾,路可有莲塘否?”继祖思忖良久道:“只有山中那一丘莲塘,在里面深源山下。”即开继祖枷锁,令他引路,差皂快二十余人,亲自乘轿直至其地,果然人迹罕到。继祖道:“莲塘在此。”县主道:“你叔尸在此莲塘内。”继祖听了大哭,跳下塘中,县主又令壮丁几人下去同寻,直至中间,得一大石,果有尸首压于石下。取起抬上岸来,见头骨带一小斧,取之洗净,见斧上凿有杨云二字,奉上县主。县主问道:“此谁名也?”继祖道:“是老爷昨夜捉的人名。”又问:“二人与你家何等亲?”继祖道:“是叔之契子。”遂验明伤处,回县取出妇男四人,喝将杨云、张秀各打四十,令他招承。不认。乃丢下斧来:“此是谁的?”

二人心慌,无言可答。喝令夹起,二人面面相视,苦刑难受,乃招道:“小人与王氏有奸,被彼知觉,恐有后祸,故尔杀之。”县主道:“你既知觉察奸情为祸,岂不知杀人之祸尤大!”

再重打四十,枷锁重狱。县主谓王氏道:“亲夫忍谋,厚待他人,此何心也?”王氏道:“非关小妇人事,皆彼二人操谋,杀死方才得知。”县主道:“既已得知,该当先首,胡为又欲陷继祖于死地?你说何爷不明,被你三言四语就瞒过了,这泼贱可恶!重打三十。”又问刘氏道:“你与同谋陷夫,心何忍乎?”刘氏道:“此事实未同谋。先是妈妈与他二人有奸,挟制塞口,不得不从。其后用计谋杀,小妇人毫不知情,乞爷原情宥罪。”县主道:“起初是姑挟制,后来该当告夫,虽未同谋,亦不宜委曲从事。”减等拟绞;判断杨云、张秀论斩;王氏凌迟;继祖发回宁家。当申包公,随即依拟,可谓法正冤明矣!

包公案
安遇时
第一则 阿弥陀佛讲和第二则 观音菩萨托梦第三则 嚼舌吐血第四则 咬舌扣喉第五则 锁匙第六则 包袱第七则 葛叶飘来第八则 招帖收去第九则 夹底船第十则 接迹渡第十一则 黄菜叶第十二则 石狮子第十三则 偷鞋第十四则 烘衣第十五则 龟入废井第十六则 鸟唤孤客第十七则 临江亭第十八则 白塔巷第十九则 血衫叫街第二十则 青靛记谷第二十一则 裁缝选官第二十二则 厨子做酒第二十三则 杀假僧第二十四则 卖皂靴第二十五则 忠节隐匿第二十六则 巧拙颠倒第二十七则 试假反试真第二十八则 死酒实死色第二十九则 毡套客第三十则 阴沟贼第三十一则 三宝殿第三十二则 二阴签第三十三则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则 妓饰无异第三十五则 辽东军第三十六则 岳州屠第三十七则 久鳏第三十八则 绝嗣第三十九则 耳畔有声第四十则 手牵二子第四十一则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则 港口渔翁第四十三则 红衣妇第四十四则 乌盆子第四十五则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则 绣鞋埋泥第四十七则 虫蛀叶第四十八则 哑子棒第四十九则 割牛舌第五十则 骗马第五十一则 金鲤第五十二则 玉面猫第五十三则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则 龙骑龙背试梅花第五十五则 夺伞破伞第五十六则 瞒刀还刀第五十七则 红牙球第五十八则 废花园第五十九则 恶师误徒第六十则 兽公私媳第六十一则 狮儿巷第六十二则 桑林镇第六十三则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则 聿姓走东边第六十五则 地窨第六十六则 龙窟第六十七则 善恶罔报第六十八则 寿夭不均第六十九则 三娘子第七十则 贼总甲第七十一则 江岸黑龙第七十二则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则 木印第七十四则 石碑第七十五则 屈杀英才第七十六则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则 扯画轴第七十八则 审遗嘱第七十九则 箕帚带入第八十则 房门谁开第八十一则 兔戴帽第八十二则 鹿随獐第八十三则 遗帕第八十四则 借衣第八十五则 壁隙窥光第八十六则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则 黑痣第八十八则 青粪第八十九则 和尚皱眉第九十则 西瓜开花第九十一则 铜钱插壁第九十二则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则 尸数椽第九十四则 鬼推磨第九十五则 栽赃第九十六则 扮戏第九十七则 瓦器灯盏第九十八则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则 玉枢经第一百则 三宫经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