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作者:李延寿
《北史》是由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写的重要历史著作,共100卷,涵盖了北魏至隋的历史,记录了233年的重大事件。这部书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进行了删改和编纂,文字精练且风格优美,是研究北朝历史的重要资料。李延寿致力于追溯历史,传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使《北史》成为继《南史》之后的重要史书,受到后世广泛重视。尽管存在不足之处,如对部分历史事件的删削和对迷信现象的描写,但其在认识北朝历史和人物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

目录

本纪
魏本纪第一魏本纪第二魏本纪第三魏本纪第四魏本纪第五齐本纪上第六齐本纪中第七齐本纪下第八周本纪上第九周本纪下第十隋本纪上第十一隋本纪下第十二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上列传第二 后妃下列传第三 魏诸宗室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列传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列传第七 文成五王 献文六王 孝文六王列传第八列传第九 燕凤 许谦 崔宏 子浩 张衮 弟恂 邓彦海列传第十列传第十一列传第十二列传第十三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列传第十六列传第十七列传第十八列传第十九列传第二十列传第二十一列传第二十二列传第二十三列传第二十四列传第二十五列传第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七列传第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九列传第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第三十二列传第三十三列传第三十四列传第三十五列传第三十六列传第三十七列传第三十八列传第三十九 齐宗室诸王上列传第四十 齐宗室诸王下列传第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列传第四十三列传第四十四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列传第四十六 周室诸王列传第四十七列传第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九列传第五十列传第五十一列传第五十二列传第五十三列传第五十四列传第五十五列传第五十六列传第五十七列传第五十八列传第五十九 隋宗室诸王列传第六十列传第六十一列传第六十二列传第六十三列传第六十四列传第六十五列传第六十六列传第六十七列传第六十八 外戚列传第六十九 儒林上列传第七十 儒林下列传第七十一 文苑列传第七十二 孝行列传第七十三 节义列传第七十四 循吏列传第七十五 酷吏列传第七十六 隐逸列传第七十七 艺术上列传第七十八 艺术下列传第七十九 列女列传第八十 恩幸列传第八十一 僭伪附庸列传第八十二列传第八十三列传第八十四列传第八十五 西域列传第八十六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列传第八十七 突厥 铁勒序传第八十八

李延寿的其他作品

南史
李延寿
《南史》是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撰写的历史著作,共八十卷,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国自420年至589年的历史。该书以纪传体形式记录,分为十卷本纪和七十卷列传,旨在继承李延寿父亲未竟的事业,修正当时南北朝历史中的失实和偏见。《南史》与《北史》交相辉映,成为后世重要的史料,并在学术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它突出门阀士族地位,尽管有部分重复现象,仍被视为重要的历史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大正句王经
法贤
《大正句王经》是一本重要的佛教经典,汇聚了丰厚的文化与智慧,旨在指导信徒在修行过程中深入理解佛理。这部经文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因果法则、心灵的解脱以及人生的真谛。其内容不仅适合宗教信仰者,也为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通过阅读《大正句王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洞察人生的本质,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慈悲与智慧的教导。让这部经典伴随我们,共同探索生命的意义。
白虎正义
班固
《白虎通义》是中国礼学史上首部系统研究礼制与礼意的经典著作,成书于东汉时期,记录了“白虎观会议”的讨论成果。其结构明确,以礼为纲,行文通过主客问答展现,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指导意义。书中深刻反映了政治与文化的交融,是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文本。作者肖航,武汉大学副教授,专注于儒家哲学等领域,对《白虎通义》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古代人的价值观和宇宙观提供了重要视角。
大唐西域记
玄奘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高僧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编纂而成的重要文献,记录了玄奘19年游历印度及西域的见闻与历史资料,共十二卷。书中以地区为序,详细描述了140多个国家的地理、气候、风俗、宗教信仰等,为研究中世纪印度和佛教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这部作品不仅对了解古代文化具有重大意义,还影响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为探讨印度历史和宗教流布的重要参考。书籍的多个版本使其研究和传播得以广泛进行。
济公全传
郭小亭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讲述了济公和尚在南宋时期的传奇经历。书中,济公游走天下,惩恶扬善,扶危济困,面对各种不平事件,如救助悬梁自尽的父女、治愈眼疾、与妖道斗法等,不断展现他的智慧与仁心。作品由240回组成,包含了多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飞来峰”“斗蟋蟀”等,深受民众喜爱。《济公全传》不仅是济公传说的重要蓝本,也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侠义精神和人情味。
岭表录异
刘恂
《岭表录异》是唐代刘恂所著的一部重要地理志书,主要记录岭南地区的物产以及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与风土人情。书中详细描述了广东的草、木、鱼、虫、鸟、兽等,并记载了许多奇闻异事,如航海遇见的异国。在清代被辑录后,此书现存124条,分为三卷,成为考据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影响深远,启发了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和李调元的《粤东笔记》。1969年,书籍得到重新出版,至今仍然被学术界广泛研究与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