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经

作者:赵蕤
《长短经(反经)》是唐代学者赵蕤所著的国学经典,旨在探讨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书中引用孔子的思想,强调技艺与德行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变化对礼法的影响。赵蕤指出,因应时代的特色,治理理念与法律应有所差异,以应对社会的弊端。通过分析历史上的不同治国策略,书籍反映了忠诚与权力的复杂关系,提出了针对时政的深刻见解,是对传统思想的重要阐释与延续。其内容推动了对历史与道德的反思,是国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目录

赵蕤《长短经》原序
卷一·文上
大体第一任长第二品目第三量才第四知人第五察相第六论士第七政体第八
卷二·文中
君德第九臣行第十德表十一理乱第十二
卷三·文下
反经第十三是非第十四变第十五正论第十六
卷四·霸纪上
霸图第十七
卷五·霸纪中
七雄略第十八
卷六·霸纪下
三国权第十九
卷七·权议
惧诫第二十时宜第二十一
卷八·杂说
钓情第二十二诡信第二十三忠疑第二十四用无用第二十五恩生怨第二十六诡顺第二十七难必第二十八运命第二十九大私第三十败功第三十一昏智第三十二卑政第三十三善亡第三十四诡俗第三十五息辩第三十六量过第三十七势运第三十八傲礼第三十九定名第四十
卷九·兵权
兵权·序出军第一练士第二结营第三道德第四禁令第五教战第六天时第七地形第八水火第九五间第十将体第十一料敌第十二势略第十三攻心第十四伐交第十五格形第十六蛇势第十七先胜第十八围师第十九变通第二十利害第二十一奇正第二十二掩发第二十三还师第二十四

赵蕤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
不空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是一部经典的佛教文学作品,围绕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展开。文殊师利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萨,象征着智慧与觉悟,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哲理,传达了追求智慧的重要性和觉悟之道。书中汇聚了诸多佛教故事与教义,旨在引导信众思考人生的真谛,修身齐家,弘扬正义与慈悲。《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不仅具有宗教价值,更为读者提供了哲学启发,促进心灵成长,值得广泛阅读与传播。
禅林僧宝传
慧洪觉范
《禅林僧宝传》是宋代释惠洪(1071~1128)所撰的传记,收录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全书共三十卷,记录唐、宋两代八十一位禅僧的生平与道德。该书基于达观昙颖禅师的五家传进行增补,同时还纳入了嘉祐至政和年间云门、临济宗的杰出僧人。卷末附有舟峰庵庆老的补作,介绍法演、悟新、怀志三位大师。此外,还有祖琇所著的《僧宝正续传》和清代自融的《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也被收录。
论语集注
朱熹
《论语集注》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经过40多年精心研读后所作,是《四书章句集注》的重要部分,成为儒家经典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注释之一。它结合了程氏学说与历代古注,通过深入探讨《论语》的本义与义理,避免了对经文的随意附会,形成了独特的训诂与义理学结合的特点。这一书作为学习与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不仅适合一般读者,也为学者提供深入研究的基础,使孔孟思想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三刻拍案惊奇
陆人龙
《三刻拍案惊奇》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汇集了各种离奇、神秘的故事,展现了人性、道德和社会的复杂性。全书共分为三卷,共计有四十个故事,情节紧凑、构思巧妙,既有幽默趣味,又充满哲理。这些故事通过生动的角色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通过富有戏剧性的描写,冯梦龙成功地打破了传统故事的框架,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
不空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是一部深具宗教和哲学意义的经典作品,源于密宗的智慧。该文本通过金刚法的宣扬,探讨了真理与幻象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其核心内容强调了无所不在的空性与无限的觉悟,鼓励修行者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书中采用丰富的象征性语言与禅意,以启发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这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一部心灵的指南,适合广大读者在追求真理的旅程中借鉴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