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作者:
姚思廉
《陈书》是唐代姚思廉撰写的一部重要纪传体史书,共三十六卷,记录了南朝陈朝自陈武帝至陈后主的历史,涵盖约三十三年的重要史实。成书于636年,姚思廉辑录了先前的史料,尽力呈现史实。然而,《陈书》在内容上多隐恶扬善,不少关键事件未被详细记载,诸如陈霸先杀梁敬帝等,引发后世争议。尽管如此,它仍对了解陈朝的兴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后人评价与补充。
目录
本纪
本纪第一 高祖上
本纪第二 高祖下
本纪第三 世祖
本纪第四 废帝
本纪第五 宣帝
本纪第六 后主
列传
列传第一 高祖 章皇后 世祖 沈皇后 废帝 王皇后 高宗 柳皇后 后主 沈皇后 张贵妃
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
列传第三 侯瑱 欧阳頠 子纥 吴明彻 裴子烈
列传第四 周铁虎 程灵洗 子文季
列传第五 黄法抃 淳于量 章昭达
列传第六 胡颖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
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 周炅
列传第八 衡阳献王昌 南康愍王昙朗子 方泰 方庆
列传第九 陈拟 陈详 陈慧纪
列传第十 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知 谢岐
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弟劢 袁敬兄子枢
列传第十二 沈众 袁泌 刘仲威 陆山才 王质 韦载族弟翙
列传第十三 沈炯 虞荔弟寄 马枢
列传第十四 到仲举 韩子高 华皎
列传第十五 谢哲 萧乾 谢嘏 张种 王固 孔奂 萧允弟引
列传第十六 陆子隆 钱道戢 骆牙
列传第十七 沈君理 王瑒 陆缮
列传第十八 周弘正弟弘直 弘直子确 袁宪
列传第十九 裴忌 孙瑒
列传第二十 徐陵子俭 份仪弟孝克
列传第二十一 江总 姚察
列传第二十二 世祖九王 高宗二十九王 后主十一子
列传第二十三 宗元饶 司马申 毛喜 蔡徵
列传第二十四 萧济 陆琼子从典 顾野王 傅縡 章华
列传第二十五 萧摩诃子世廉 任忠 樊毅弟猛 鲁广达
列传第二十六 孝行
列传第二十七 儒林
列传第二十八 文学
列传第二十九 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
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
姚思廉的其他作品
梁书
姚思廉
《梁书》是唐朝历史学家姚思廉创作的重要作品,成书于636年,记录了南朝梁朝的历史,共56卷。书中分为本纪和列传两大部分,详细记载了从梁武帝萧衍称帝到陈霸先灭梁的历史。它独特之处在于采用散文形式代替当时流行的骈体文,使其内容更为生动易懂。根据已有资料,后人也对《梁书》进行了补充与修订,确保这部重要史作的完整性,成了研究南朝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警寤钟
嗤嗤道人
《警寤钟》是清代作家嗤嗤道人编著的一部著名小说,广陵琢月山人校阅。书中以仁厚、忠义、孝悌、节烈四个主旨,分为每四回一卷,通过生动的故事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情节涉及家庭欺心、忠义冤屈等,字字刻画人性,句句引发反思,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该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一部值得珍视的道德教诲,令人深入思考。
乾隆南巡记
不题撰人
《乾隆南巡记》是一部充满传奇和侠义色彩的小说,通过乾隆帝化名高天赐微服私访的故事,展现了其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英雄形象。小说在紧凑的情节中融入激烈的打斗场面和神秘的护佑,深受百姓爱戴。书中描绘的反派角色和邪恶势力,既突显了乾隆的伟大,也揭示了盛世下的社会阴暗面。虽然存在一些叙述上的瑕疵,但整体结构紧凑、语言流畅,使其成为经典的旧时说唱艺人底本,兼具娱乐性与社会意义。
文中子中说
王通
《文中子中说》是以《论语》为蓝本,记录隋代大儒王通及其弟子问答的经典著作,共十卷。书中包含王通在政治、哲学、伦理、历史和文学等领域的思想,深刻反映了隋末唐初士人的思想状态。此次整理版本选用江安傅氏双鉴楼所藏宋刻本为依据,并进行各本校勘,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精审的整理本。作者秦跃宇,文学博士,现为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著有《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
大方等无想经
昙无谶
《大方等无想经》是汉传佛教大乘经典之一,属于般若舍利的重要经典。其核心思想探讨了无我、无相、无作的哲理,强调超越形象和概念的真实智慧。经文通过对因缘、空性及菩萨道的深入剖析,指引修行者放下执念,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部经文不仅是佛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信众提供了慈悲与智慧的实践指南,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弘扬无私的爱与关怀,是理解大乘佛教思想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白虎正义
班固
《白虎通义》是中国礼学史上首部系统研究礼制与礼意的经典著作,成书于东汉时期,记录了“白虎观会议”的讨论成果。其结构明确,以礼为纲,行文通过主客问答展现,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指导意义。书中深刻反映了政治与文化的交融,是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文本。作者肖航,武汉大学副教授,专注于儒家哲学等领域,对《白虎通义》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古代人的价值观和宇宙观提供了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