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作者:玄奘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是由大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经典佛教经文,内容深入阐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与美好。文中描述极乐世界没有痛苦,充满无尽快乐与美妙的风景,七宝池、妙乐声、清净香气等,皆令人心悦诚服。无量寿佛常在此地,带领众生修行,助其解脱。经文呼唤信众发愿往生极乐,亲近佛法,获得永恒安乐。通过对极乐世界功德的遇见和体验,信众得以明心见性、快速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是修行者提升信仰的重要法门。

正文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上首。复有帝释大梵天王,堪忍界主。护世四王。如是上首。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天子众及馀世间无量天人。阿素洛等。为闻法故。俱来会坐。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汝今知不。於是西方去此世界。过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有佛世名曰极乐。其中世尊名无量寿及无量光如来应正等觉。十号圆满。今现在彼安隐住持。为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

又舍利子,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舍利子,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重列妙宝栏楯七重行列宝多罗树。及有七重妙宝罗网。周匝围绕四宝庄严。金宝银宝。吠琉宝。颇胝迦宝。妙饰间绮。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何等名为八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多福众生常乐受用。是诸池底布金沙。四面周匝有四阶道。四宝庄严甚可爱乐。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馥。七宝庄严甚可爱乐。言七宝者,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颇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摩揭拉婆宝。七牟娑落揭拉婆宝。是诸池中。常有种种杂色莲华。量如车轮。青形青显青青影。黄形黄显黄光黄影。赤形赤显赤光赤影。白形白显白光白影。四形四显四光四影。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自然常有无量无边众妙伎乐。音曲和雅甚可爱乐。诸情类闻斯妙音。诸恶烦恼悉皆消灭。无量善法渐次增长。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彼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无量无边妙间饰。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又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昼夜六时。常雨种种上妙天华。光泽香洁细软杂色。虽令见者心適悦。而不贪著。增长有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彼有情类昼夜六时。常持供养量寿佛。每晨朝时持此天华。於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於诸佛各以百千俱胝树花。持散供养。还至本处。游天住等。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种种奇妙可爱杂色众鸟。所谓鹅雁鹙鹭。鸿鹤孔鹦鹉羯罗频迦。命命鸟等。如是众鸟。昼夜六时恒共集会。出和雅声。随其类音宣扬妙法所谓甚深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道支等。无量妙法。彼土众生闻是声已,各得念佛念法僧。无量功德熏修其身。汝舍利子,於意云何。彼土众鸟。岂是傍生恶趣摄耶。勿作是见所以者何。彼佛净土无三恶道。尚不闻有三恶趣名。何况有实罪业所招傍生众鸟。当知皆无量寿佛变化所作。令其宣畅无量法音。作诸有情利益安乐。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妙风。吹诸宝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胝天乐同时俱作。出微妙声甚可爱玩。如是彼土常有妙风。吹众宝树及宝罗网。击出种种妙音声。说种种法。彼土众生闻是声已,起佛法僧念作意等无量功德。舍利子,彼佛土中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有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希有事。假使经於百千俱那庾多劫。以其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舌。一一舌上出无量声。赞其功德亦不能尽。是故名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佛有何缘名无量寿。舍利子,由彼如来及诸有情寿命量无数大劫。由是缘故。彼土如来名无量寿。舍利子,无量寿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来。经十大劫。舍利子,何缘彼佛名无量光。舍利子,由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无有障碍。由是缘故。彼土如来名无量光。舍利子,彼佛净土成就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无量寿佛常有无量声闻弟子。一切皆是大阿罗汉。具种种微妙功德。其量无边不可称数。舍利子,彼佛净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无量寿佛常有无量菩萨弟子。一切皆是一生所系。具种种微妙功德。其量无边不可称数。假使经於无数量劫。赞其功德终不能尽。舍利子,彼土中。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若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转。必不复堕诸险恶趣边地下贱蔑戾车中。常诸佛清净国土。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决定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彼佛土中。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若诸有情闻彼西方无量寿佛清净佛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皆应发愿生彼佛所以者何。若生彼土。得与如是无量功德众所庄严。诸大士等同一集会。受用如是无量功众所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常无退转。无量行愿念念增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故。舍利生彼佛土诸有情类。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佛土。

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後围绕来住其前。悲加祐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又舍利子,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

又舍利子,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佛土功德。如是东方亦有现不动如来。山幢如来。大山如来。山光如来。妙幢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在东方。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南方亦有现在日月光如来。名称光如来。大光蕴如来。迷卢光如来。边精进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在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门。

又舍利子,如是西方亦有现在无量寿如来。无量蕴如来。无量光如来。无量幢如来。自在如来。大光如来。光焰如来。大宝幢如来。放光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在西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北方亦有现在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无量天鼓震大妙音如来。大蕴来。光网如来。娑罗帝王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在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下方亦有现在示现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师子如来。称如来。誉光如来。正法如来。妙法如来。法幢如来。功德友如来。功德号如来。如是等如克伽沙。住在下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上方。亦有现在梵音如来。宿王如来。香光如来。如红莲华胜德如来示现一切义利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在上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东南方。亦有现在最上广大雲雷音王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西南方。亦有现在最上日光名称功德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西北方。亦有现在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东北方。亦有现在无数百千俱胝广慧如来。如是等佛如克伽沙。住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何缘此经。名为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舍利子,由此中。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佛土功德。及十方面诸佛世尊,为欲方便利益安诸有情故。各住本土。现大神变。说诚谛言:劝诸有情信受此法。是故此经。名为称赞不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或已得闻。或当得闻。或今得闻。闻是经已深生信解生信解已,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克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如说行者,一切定於阿耨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故舍利子,汝等有情一切皆应信受领解。我及十方佛世尊语。当勤精进如说修行。勿生疑虑。

又舍利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功德庄严。若已发愿。当发愿。若今发愿。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克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如说行者,一切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故舍利子,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一切皆应於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深心信解。发愿往生。行放逸。

又舍利子,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佛土功德。彼十方面诸佛世亦称赞我不可思议无边功德。皆作是言:甚奇希有。释迦寂静。释迦法王如来应正等觉明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乃能於是堪忍世界。五浊恶时。所谓劫浊诸有情浊。诸烦恼浊。见浊。命浊。於中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情故。说是世间极难信法。是故舍利子,当知我今於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证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说是世间极难信法。甚为希有不可思议。

又舍利子,於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人命终。定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日夜六时。亲近供养量寿佛。游历十方供养诸佛。於诸佛所闻法受记。福慧资粮疾得圆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尊者舍利子等。诸大声闻。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无量天人阿素洛等。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玄奘的其他作品

本事经
玄奘
《本事经》是佛教经典之一,梵语称为“ity-uktaka”,由玄奘三藏于唐永徽元年(650年)翻译而成,共七卷。它属于九分教,依照内容分为三法品,其中一法品含六十经,二法品含五十经,三法品含二十八经,总计一百三十八经。其内容与巴利经典中的《小部·如是语经》极为相似,是探讨佛法与教义的重要文献,展现了深厚的佛教思想与智慧。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玄奘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是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受诏翻译的重要佛教经典,记述了释迦牟尼佛即将涅槃时的教导与允诺。佛陀慈悲告诫阿难,尽管他将离世,但无上法将持续存在千年,逐渐隐没并为众生带来利益。经文详细描述了佛教在未来几个世纪的力量变化,强调信仰的坚固与衰退,及弟子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修行状态。同时,预示着未来尚有法师与善男子的重要角色,将共同护持佛法,造福有情世界。这部经文对于理解佛教的教义流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玄奘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地藏菩萨的慈悲愿力及救度众生的功德。经文通过十轮的法门,阐释了地藏菩萨如何在六道轮回中引导灵魂走向解脱,强调因果法则和修行的重要性。这部经典不仅是信仰的指引,更是修行者内心的启示。其内容丰富,既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也富含动人的故事,激励信徒发愿行善,积累福德。通过阅读此经,修行者可加深对地藏菩萨的信仰,提升自我觉悟,弘扬慈悲精神。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玄奘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阐述缘起法的深刻意义。该经文通过分析因缘关系,揭示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教导众生识别生命本质,超越痛苦障碍。经中强调,万物皆因缘而起,众生应以智慧观察,觉悟无常,从而断除执着,修行解脱之道。此经典不仅为修行者提供指导,更为所有寻求真理者开悟之门,是理解佛教哲理的重要文献。通过研读该经,信众可以提升内心的觉悟,走向智慧与慈悲的彼岸。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玄奘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属于般若经典的核心文本,意在阐释“空”的深奥哲理。经文通过揭示一切法的无常与无我,引导修行者超越二元对立,达到智慧与慈悲的圆满。其“般若波罗蜜多”意为“智慧的彼岸”,强调智慧是解脱之道,能够帮助众生识破妄念,从而实现涅槃。此经不仅在僧团中广泛流传,也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是佛教信众修行的重要指南。通过诵读与思维,信徒可以深化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走向心灵的宁静与智慧之光。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
佚名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是关于佛教缘起法则的重要经典。书中通过慧命舍利子与慈氏菩萨的对话,深入探讨缘生的含义及其与法和佛之间的关系。佛教义强调,无明、行与识的互依关系,以及内外因缘的相互作用,揭示了众生如何受到因果法则的影响。世间一切法则都源自众缘和合,而理解这些,则能帮助信众明白无我、无常、苦、空的智慧,从而得以解脱,这一过程被称作见法、见佛。
大乘起信论
真谛
《大乘起信论》由沙门真谛所作,开示了大乘佛教的深刻教义,探讨如理缘起的真义。它的核心在于揭示众生心性与法性的关系,强调信心与修行的重要性,旨在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书中分五个部分:因缘、立义、解释、修行信心及劝修利益,详述了发心、修行等环节,鼓励信众努力实践,以便趋向菩提。此经典于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助于加强信仰、深化理解与实践,是学习大乘佛教不可或缺的文献。
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
法护
《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是由法护所译的一部经典,描述了佛陀在罗阅祇与比丘们讲法的场景。其中,王女阿术达以无愁的态度质疑对比丘的不敬,展现了对菩萨道的深刻思考。她通过诗歌表达出对大乘法的理解,认为菩萨应具备大悲大慈,帮助众生超脱苦难,而非拘泥于对自身名位的执着。故事探讨了智慧、慈悲与众生平等的法理,传达了菩萨摩诃萨的崇高理想。通过诸般辩论和信念的表述,展现了菩萨应超越表象的局限,归依于内在的法性。
本相猗致经
安世高
《本相猗致经》是后汉时期由安世高译出的佛教经典,讲述了比丘修行所需的法门和心法。经文探讨了从“爱”与“痴”的根源出发,通过“非本念”等概念,逐步引导修行者向智慧解脱的道路迈进。它阐述了五盖、三恶行等障碍,并提出七觉意和四意止作为通往解脱的关键。最终,通过信本和贤者聚会等修习,比丘们能够实现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达到究竟的解脱。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支谦
《八吉祥神咒经》是由支谦翻译的一部重要佛教经典,记录了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山宣讲的教义。经文中提及八位佛陀及其所住的纯净世界,强调听闻、持诵和传播经文的功德。持此经者可免于三恶道,助于解脱,常得诸神护持,身体健康,欢喜安乐。经中所述的八佛,分别代表不同的愿望与庇佑,诵持此经能净化心灵、消除恶业,最终实现无上觉悟。这部经文是信众追求灵性增长的重要法门,具有深厚的宗教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