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义枢
上一章

五道義二十四

義曰:五道者,明善惡之雜報,示苦樂之差別,戒行是修,則受人天之果,罪緣不輟,仍為地獄之因,此其致也。一天道,二人道,三地獄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

釋曰:一天道者,字一大也。道氣初應之曰一,一統億兆,無所不包,故號一大。天以自然為義,言諸天皆果報自然也。二人道者,人者,仁人也,謂有仁愛;亦以統御為義,謂假人御陰陽也。三地獄道者,謂居在地下囚獄之中也。四畜生道者,謂為人所畜,亦是積惡招生也。五餓鬼道者,鬼,歸也,謂去生歸滅,無糧常餓也。亦有六道,即加鬼神道。又五道義例,自天道即三界四民等天,隨其果報輕重而生。諸天人道義者,圓首法天,足方象地,心懷二愛,謂之為人。地獄道者,按經有二種:一者北酆地獄。二者五嶽地獄,泰山二十四獄,霍山,西獄,恒山,嵩高,此四獄。《正一經》云:天一地獄,皇天九平獄,青詔獄,有二十四大地獄,此並罪業不同,或有殊異。又五道果報義者,五戒生人,十戒生天。又善有二品,重者生天,輕者生人也。

道教义枢
孟安排
青溪道士孟安排集
第一卷
道德義第一法身義第二三寶義第三位業義第四
第二卷
三洞義第五七部義第六十二部義第七
第三卷
兩半義第八道意義第九十善義第十因果義第十一
第四卷
五廕義第十二六情義第十三三業義第十四十惡義第十五
第五卷
三一義第十六二觀義十七三乘義第十八(原缺)
第六卷
六通義第十九(缺)四達義第二十(缺)六度義第二十一(缺)四等義第二十二(缺)
第七卷
三界義第二十三五道義二十四混元義第二十五
第八卷
理教義第二十六境智義第二十七自然義第二十八道性義第二十九
第九卷
福田義第三十淨土義第三十一三世義第三十二五濁義第三十三
第十卷
動寂義第三十四感應義第三十五有無義第三十六假實義第三十七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