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上一章

卷五百九十四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二

复次善勇猛。菩萨摩诃萨若能於法如是觉知。乃可名为真实菩萨。言菩萨者谓能随觉有情无实无生增语。又菩萨者於一切法亦能如实如佛而知。云何菩萨如佛而知。谓如实知一切法性无实无生亦无虚妄。又诸菩萨於诸法性非如愚夫异生所执。非如愚夫异生所得。如实而知故名菩萨。何以故?善勇猛。夫菩提者无所执著无所分别无所积集无所得故。又善勇猛。非诸如来应正等觉於菩提性少有所得。以一切法不可得故。於法无得说名菩提。诸佛菩提应如是说。而不如说离诸相故。又善勇猛。若诸菩萨发菩提心作如是念。我於今者发菩提心此是菩提。我今为趣此菩提故发修行心。是诸菩萨有所得故不名菩萨。但可名为狂乱萨埵。何以故?善勇猛。由彼菩萨决定执有发起性故。决定执有所发心故。决定执有菩提性故。若诸菩萨发菩提心有所执著。但可名为於菩提心有执萨埵。不名真净发心菩萨。彼由造作发菩提心。是故复名造作萨埵不名菩萨。彼由加行发菩提心。是故复名加行萨埵不名菩萨。何以故?善勇猛。彼诸菩萨由有所取发菩提心。但可名为发心萨埵不名菩萨。又善勇猛。无实能发菩提心者,以菩提心不可发故。菩提无生亦无心故。彼诸菩萨唯执发心不了菩提。无生心义。又善勇猛。若生平等性即实平等性。若实平等性即心平等性。若心平等性即是菩提。若於此中有如实性。即於此中无所分别。若有分别心及菩提。彼便执著心及菩提。由此二种发菩提心。当知不名真发心者,又善勇猛。菩提与心非各有异。非於心内有实。菩提非菩提。内得有实心。菩提与心如实如理俱不可说。是觉是心由如实觉。菩提与心俱不可得无生不生故名菩萨亦名摩诃萨及如实有情。所以者何。以如实知非实有性。如实知谁非实有性。谓诸世间皆非实有非实所摄非实有生但假安立。云何世间非实有生但假安立。非实有者无实生故。以无实生及非实有故。说诸法无实无性。由如是知非实有性故。亦可说如实有情。於实有中亦不执实有故。复可说随如实有情。虽作是说而不如说。所以者何。非如实理有少有情或摩诃萨。何以故?善勇猛。以证入大乘名摩诃萨故复次善勇猛。何谓大乘。谓一切智说名大乘。云何一切智。谓诸所有智。若有为智。若无为智。若世间智。若出世智。若能证入如是等智名摩诃萨。所以者何。以能远离大有情想名摩诃萨。又能远离大无明蕴名摩诃萨。又能远离大诸行蕴名摩诃萨。又能远离大无知蕴名摩诃萨。又能远离大众苦蕴名摩诃萨。又善勇猛。若能远离大有情想名摩诃萨。彼於一切心及心所法。虽无所得而能了知心之本性。彼於菩提及菩提分法虽无所得。而能了知菩提本性。彼由此智非於心内见有菩提。亦非离心见有菩提。非於菩提内见有实心。亦非离菩提见有实心。如是除遣无所修习无所除遣。於所修习及所除遣俱无所得。无所恃怙。无所执著。虽不见有菩提心性。而能发起大菩提心。若能如是发菩提心。乃可名为真实菩萨。彼虽如是发菩提心。而於菩提无所引发。何以故?善勇猛。彼已安住大菩提故。若能如是无所执著。都不见有心及菩提生灭差别。亦不见有发心趣向大菩提者,无见无执无所分别。当知已住无上菩提。若能如是无所执著。发起胜解及解脱心。当知名为真实菩萨。又善勇猛。若诸菩萨不离心想及菩萨想发菩提心。彼远菩提非近菩提。又善勇猛。若诸菩萨不见菩提有远有近。当知彼近无上菩提亦名真发菩提心者,我依此义密意说言:若能自知无二相者,彼如实知一切佛法。所以者何。彼能证会我及有情俱无自性。即能遍知诸法无二。由能遍知诸法无二。定能了达我及有情与一切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理无差别。若能了知诸法无二。即能了知一切佛法。若能遍知诸法无二。即能遍知一切佛法。若能遍知我即遍知三界。又善勇猛。若遍知我彼便能到诸法彼岸。云何名为诸法彼岸。谓一切法平等实性。若不得此亦不执此。若不得彼岸亦不执彼岸彼名遍知。到彼岸者虽作是说。而不如说。又善勇猛。诸菩萨众应如是趣诸菩萨地。应如是证诸菩萨地。当知即是菩萨般若波罗蜜多。谓於此中无有少法可趣可证。以於此中不可施设有往来故。

尔时庆喜便白佛言:诸增上慢行有相者,於佛所说勿怀恐怖。时舍利子语庆喜言:非增上慢行有相者所行之境。彼何恐怖。所以者何。怀恐怖者离增上慢。恶友所摄闻甚深法不能测量。恐失所求便生恐怖。复次庆喜。诸有为欲断增上慢行正行者,容有怖畏。诸有为欲断增上慢勤精进者亦有怖畏。所以者何。彼既能了增上慢失。求无慢性及求断慢。闻甚深法不能测量。恐失所求便生怖畏。复次庆喜。若有於慢不得不见无恃无执。彼於诸法无恐无怖。复次庆喜。如来不为增上慢者说如是法。故彼无容於此恐怖。诸有为欲断增上慢勤修行者,闻如是法能正了知亦无恐怖。复次庆喜。增上慢名当知显示增益胜法。若有现行增上慢者,彼必现行增益胜法。以行增益非平等行彼设乐行平等行者,於此深法心怀犹豫不生恐怖亦不信受。复次庆喜。若於平等不平等中俱无所得。若於平等不平等中俱无所恃。若於平等不平等中俱无所执。彼於诸法不惊不恐不怖不畏。复次庆喜。此甚深法非诸愚夫异生行处。此甚深法非诸愚夫异生境界。此甚深法非诸愚夫异生所了。超过一切愚夫异生所行所摄所觉事故。诸有趣向声闻乘者,虽行深法而此深法非彼所行。诸有趣向独觉乘者,虽行深法而此深法非彼所行。诸有趣向菩萨乘者,若行有相远离善友恶友所摄。彼於如是无染著法。亦不能行非彼境故。庆喜当知。唯除见谛求大菩提声闻乘等及菩萨乘善友所摄。於此深法能生信解。於此深法能随顺行。於此深法能深证会。复次庆喜。若诸菩萨远离众相安住无相行无差别。於甚深法毕竟出离种种疑网分别执著。随其所欲皆能成办。於心菩提俱无所得。於诸法性无差别解。亦复不起差别之行。随有所趣皆能悟入。彼於如是甚深法门。皆能受持心无疑惑。所以者何。彼於诸法皆随顺住无所违逆。若有於法起彼彼问。皆能随顺作彼彼答。和会此彼令不相违。佛为彼故说此深法。

尔时佛告具寿庆喜。汝应受持舍利子说彼如是说与我无异。庆喜当知。增上慢者於此法教不能悟入。以非彼境非彼地故。庆喜当知。如是法教顺诸法性顺佛菩提。於佛菩提能为助伴。下劣信解诸有情类。於此甚深广大佛法。心不悟入不能受行。庆喜当知。下劣信解增上慢者,於佛菩提及甚深法违逆而祝诸有所为随增上慢。不能信受此甚深法。庆喜当知。今此众会最胜清净远离杂染。曾多佛所发弘誓愿。种植无量殊胜善根。奉事无边过去诸佛。於甚深法久生信解。於甚深行已熟修行。故今如来应正等觉。委信此众无所猜疑。所说法门皆悉明了。无所护惜为说法要。庆喜当知。今此众会坚固清净。无如瓦砾咸卤等者,已曾供养多百千佛。於诸佛法坚固安祝庆喜当知。如瓦砾者即是愚夫异生增语。於甚深法无容纳义。咸卤等者当知显示诸增上慢有情增语。不能生长甚深行故。庆喜当知。今此众会离增上慢广大善根之所集起是深法器。

复次庆喜。譬如无热大池龙王有因缘故生大欢喜。於自宫中受五欲乐。以欢喜故复於自宫降澍大雨具八功德。时彼诸子各往自宫亦复欢娱受五欲乐。和合游戏降大甘雨。如是如来应正等觉。为诸众会降大法雨。时有无量长子菩萨摩诃萨众闻已结集。或即於此堪忍界中。对自如来应正等觉。为诸众会雨大法雨。或往彼彼自佛土中。对诸如来应正等觉。各於自众雨大法雨。复次庆喜。如海龙王有时欢悦。於自宫内降澍大雨。宫中所有旧住诸龙。随所降澍皆欢喜受。於此大雨善知分齐。彼诸龙子亦各欢悦。堪受父王所降大雨。所以者何。有馀龙等於所降雨不知分齐。亦复不能欢喜忍受。如是如来应正等觉。处大众会雨深法宝。有佛长子大菩萨众。久植无量殊胜善根。甚深法门之所生长。成就种种广大意乐。堪受如来大法门雨。闻已欢喜善知分齐。为此义故今者如来清净众中大师子吼。雨大法雨作大饶益。复次庆喜。如转轮王多有诸子。母族清净形貌端严。其王有时多集宝藏。总命诸子分布与之。其心都无诳惑偏党。时诸王子既获众珍。倍於父王深生敬爱。各作是念。我等今者审知父王与我同利。如是如来应正等觉。是大法主为大法王。自然召集诸佛真子。以大法藏分布与之。其心都无诳惑偏党。时诸佛子既获妙法。倍於如来深生敬爱。各作是念。我等今者审知如来与我同利。我等今应炽然精进。绍隆佛种令不断绝。

复次庆喜。如是法宝微妙甚深。非馀有情所能信受。劣信解者,增上慢者,行恶见者,行有相者,行有所得者,我慢所坏者,为贪瞋痴所摧伏者,越路行者,诸如是等名馀有情。於此法门不能信受。庆喜当知。下劣信解诸有情类。不能敬爱轮王财宝。要轮王子方生敬爱。庆喜当知。贫穷下劣诸有情类。岂贪轮王所有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将宝。及馀种种上妙衣服。末尼真珠金银珊瑚吠琉璃等多价财宝。彼贫穷人设遇获得。自怀惭耻不能受用。设复转卖不知价直。所索至微随酬便与。或由於宝无鉴别故。心便厌贱而弃舍之。庆喜当知。彼贫穷者非唯不了宝之价直。亦复不知宝之名字。如是庆喜。唯有如来应正等觉法身之子。或已见谛求大菩提诸声闻等或诸菩萨真净善友之所摄持。乃能信受此法宝藏彼深敬爱不可得空相应法宝。亦能受用真净佛法相应理教。亦能修行於一切法无执无著诸菩萨行。庆喜当知。贫穷下劣诸有情类。谓阙正闻坏正闻者愚痴无眼。岂能希求正法宝藏设遇获得不知敬重。於他有情轻而衒卖。或心厌贱而弃舍之。复次庆喜。若旃茶罗。若补羯娑。若诸工匠。若馀贫贱。恶活命者,终不能求多价珍宝。设遇获得不自受用。随得少价即卖与他。或复厌之而便弃舍。庆喜当知。旃茶罗等即是一切外道增语。亦是外道诸弟子众。诸馀贫贱恶活命者,即诸愚夫异生增语。彼常陷没恶见淤泥。於一切时行有所得。乐相缚著行有相行。诸有所趣越路而行。不能欣求圣法财宝。设遇获得不能受用。或深厌弃或贱与他庆喜当知。若诸佛子行佛行处。为欲住持如来十力四无畏等无边佛法令不断荆求得如是深法宝藏。彼於如是深法宝藏。起真宝想深心爱重。善能受用精勤守护令不坏失。庆喜当知。非师子吼野干能学。要师子王所生之子能学斯吼。庆喜当知。言野干者,喻诸邪见愚夫异生。彼定不能精勤方便学正等觉大师子吼。要诸佛子从正等觉自然智生。乃能精勤学正等觉大师子吼。如是佛子於正等觉无上法财善能受用。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甚奇如来应正等觉。能集如是清净众会。希有如来应正等觉。能集如是最胜众会。自然众会。难伏众会。犹若金刚无动无转无扰众会。为说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告舍利子,汝善能赞众会功德。时舍利子便白佛言:众会功德非我能赞。所以者何。今此众会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如妙高山赞不能荆於是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今此众会成就无边清净希有殊胜功德。诸佛世尊称扬赞叹尚不能荆况馀有情。又舍利子,今此众会非佛世尊力所令集。亦非如来於此众会有所欲乐而令其集。但由此众自善根力得闻我名而来集会。又此大众非为佛来亦非如来神通召命。但由此众自善根力之所觉发而来至此。又法应尔。若佛世尊欲说如斯甚深妙法。定有如是诸大菩萨。从诸佛国而来集会。又舍利子,诸佛世尊若去来今若十方界。将欲开示断一切疑微妙甚深菩萨藏法。必有如是无量无边最胜清净功德众集。若有如是无量无边最胜清净功德众集。必说如是断一切疑微妙甚深菩萨藏法。

尔时世尊告善勇猛菩萨摩诃萨言:我於处处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令勤修学。云何菩萨摩诃萨众所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能远达诸法实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微妙甚深实不可说。今随汝等所知境界世俗文句。方便演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令诸菩萨摩诃萨众。闻已方便精勤修学。善勇猛。即色蕴非般若波罗蜜多。即受想行识蕴亦非般若波罗蜜多。离色蕴非般若波罗蜜多。离受想行识蕴亦非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勇猛。色蕴彼岸非即色蕴。受想行识蕴彼岸亦非即受想行识蕴。如色蕴彼岸色蕴亦尔。如受想行识蕴彼岸受想行识蕴亦尔。善勇猛。此中色蕴彼岸非即色蕴者说色蕴离系。受想行识蕴彼岸亦非即受想行识蕴者说受想行识蕴离系。如色蕴彼岸色蕴亦尔者,说色蕴自性如是,即说色蕴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受想行识蕴彼岸受想行识蕴亦尔者,说受想行识蕴自性如是,即说受想行识蕴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色蕴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如受想行识蕴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善勇猛。即眼处非般若波罗蜜多。即耳鼻舌身意处亦非般若波罗蜜多。离眼处非般若波罗蜜多。离耳鼻舌身意处亦非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勇猛。眼处彼岸非即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岸亦非即耳鼻舌身意处。如眼处彼岸眼处亦尔。如耳鼻舌身意处彼岸耳鼻舌身意处亦尔。善勇猛。此中眼处彼岸非即眼处者,说眼处离系。耳鼻舌身意处彼岸亦非即耳鼻舌身意处者,说耳鼻舌身意处离系。如眼处彼岸眼处亦尔者,说眼处自性如是即说眼处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耳鼻舌身意处彼岸耳鼻舌身意处亦尔者,说耳鼻舌身意处自性如是即说耳鼻舌身意处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眼处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如耳鼻舌身意处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善勇猛。即色处非般若波罗蜜多。即声香味触法处亦非般若波罗蜜多。离色处非般若波罗蜜多。离声香味触法处亦非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勇猛。色处彼岸非即色处。声香味触法处彼岸亦非即声香味触法处如色处彼岸色处亦尔。如声香味触法处彼岸声香味触法处亦尔。善勇猛。此中色处彼岸非即色处者,说色处离系。声香味触法处彼岸亦非即声香味触法处者,说声香味触法处离系。如色处彼岸色处亦尔者,说色处自性如是即说色处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声香味触法处彼岸声香味触法处亦尔者,说声香味触法处自性如是即说声香味触法处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色处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如声香味触法处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善勇猛。即眼界非般若波罗蜜多。即耳鼻舌身意界亦非般若波罗蜜多。离眼界非般若波罗蜜多。离耳鼻舌身意界亦非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勇猛。眼界彼岸非即眼界。耳鼻舌身意界彼岸亦非即耳鼻舌身意界。如眼界彼岸眼界亦尔。如耳鼻舌身意界彼岸耳鼻舌身意界亦尔。善勇猛。此中眼界彼岸非即眼界者,说眼界离系。耳鼻舌身意界彼岸非即耳鼻舌身意界者,说耳鼻舌身意界离系。如眼界彼岸眼界亦尔者,说眼界自性如是即说眼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耳鼻舌身意界彼岸耳鼻舌身意界亦尔者,说耳鼻舌身意界自性如是即说耳鼻舌身意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眼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如耳鼻舌身意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善勇猛。即色界非般若波罗蜜多。即声香味触法界亦非般若波罗蜜多。离色界非般若波罗蜜多。离声香味触法界亦非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勇猛。色界彼岸非即色界声香味触法界彼岸亦非即声香味触法界。如色界彼岸色界亦尔。如声香味触法界彼岸声香味触法界亦尔。善勇猛。此中色界彼岸非即色界者,说色界离系。声香味触法界彼岸非即声香味触法界者,说声香味触法界离系。如色界彼岸色界亦尔者,说色界自性如是即说色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声香味触法界彼岸声香味触法界亦尔者,说声香味触法界自性如是即说声香味触法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色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如声香味触法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善勇猛。即眼识界非般若波罗蜜多。即耳鼻舌身意识界亦非般若波罗蜜多。离眼识界非般若波罗蜜多。离耳鼻舌身意识界亦非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勇猛。眼识界彼岸非即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彼岸亦非即耳鼻舌身意识界如眼识界彼岸眼识界亦尔。如耳鼻舌身意识界彼岸耳鼻舌身意识界亦尔。善勇猛。此中眼识界彼岸非即眼识界者,说眼识界离系。耳鼻舌身意识界彼岸非即耳鼻舌身意识界者,说耳鼻舌身意识界离系。如眼识界彼岸眼识界亦尔者,说眼识界自性如是即说眼识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耳鼻舌身意识界彼岸耳鼻舌身意识界亦尔者,说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如是即说耳鼻舌身意识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眼识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如耳鼻舌身意识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善勇猛。即一切法非般若波罗蜜多。离一切法亦非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勇猛。一切法彼岸非即一切法。如一切法彼岸一切法亦尔。善勇猛。此中一切法彼岸非即一切法者,说一切法离系。如一切法彼岸一切法亦尔者,说一切法自性如是即说一切法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一切法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复次善勇猛。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依色蕴亦不依受想行识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依眼处亦不依耳鼻舌身意处。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依色处亦不依声香味触法处。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依眼界亦不依耳鼻舌身意界。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依色界亦不依声香味触法界。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依眼识界亦不依耳鼻舌身意识界。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於一切法都无所依。复次善勇猛。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在色蕴内不在色蕴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亦不在受想行识蕴内不在受想行识蕴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在眼处内不在眼处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亦不在耳鼻舌身意处内不在耳鼻舌身意处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在色处内不在色处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亦不在声香味触法处内不在声香味触法处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在眼界内不在眼界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亦不在耳鼻舌身意界内不在耳鼻舌身意界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在色界内不在色界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亦不在声香味触法界内不在声香味触法界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在眼识界内不在眼识界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亦不在耳鼻舌身意识界内不在耳鼻舌身意识界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不在一切法内不在一切法外。不在两间远离而祝复次善勇猛。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与色蕴非相应非不相应。与受想行识蕴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与眼处非相应非不相应。与耳鼻舌身意处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与色处非相应非不相应。与声香味触法处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与眼界非相应非不相应。与耳鼻舌身意界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与色界非相应非不相应。与声香味触法界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与眼识界非相应非不相应。与耳鼻舌身意识界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与一切法非相应非不相应。

复次善勇猛。色蕴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受想行识蕴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处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耳鼻舌身意处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色处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声香味触法处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界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耳鼻舌身意界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色界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声香味触法界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识界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耳鼻舌身意识界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法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勇猛。色蕴者离色蕴性。所以者何。非色蕴中有色蕴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受想行识蕴者离受想行识蕴性。所以者何。非受想行识蕴中有受想行识蕴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处者离眼处性。所以者何。非眼处中有眼处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耳鼻舌身意处者离耳鼻舌身意处性。所以者何。非耳鼻舌身意处中有耳鼻舌身意处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色处者离色处性。所以者何。非色处中有色处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声香味触法处者,离声香味触法处性。所以者何。非声香味触法处中有声香味触法处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界者离眼界性。所以者何。非眼界中有眼界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耳鼻舌身意界者离耳鼻舌身意界性。所以者何。非耳鼻舌身意界中有耳鼻舌身意界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色界者离色界性。所以者何。非色界中有色界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声香味触法界者离声香味触法界性。所以者何。非声香味触法界中有声香味触法界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识界者离眼识界性。所以者何。非眼识界中。有眼识界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耳鼻舌身意识界者离耳鼻舌身意识界性。所以者何。非耳鼻舌身意识界中。有耳鼻舌身意识界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法者离一切法性。所以者何。非一切法中有一切法性。此无所有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勇猛。色蕴自性离色蕴。受想行识蕴自性离受想行识蕴。此离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处自性离眼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离耳鼻舌身意处。此离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色处自性离色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离声香味触法处。此离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界自性离眼界。耳鼻舌身意界自性离耳鼻舌身意界。此离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色界自性离色界。声香味触法界自性离声香味触法界。此离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识界自性离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离耳鼻舌身意识界。此离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法自性离一切法。此离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勇猛。色蕴无色蕴自性。受想行识蕴无受想行识蕴自性。此无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处无眼处自性。耳鼻舌身意处无耳鼻舌身意处自性。此无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色处无色处自性。声香味触法处无声香味触法处自性。此无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界无眼界自性。耳鼻舌身意界无耳鼻舌身意界自性。此无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色界无色界自性。声香味触法界无声香味触法界自性。此无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眼识界无眼识界自性。耳鼻舌身意识界无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此无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法无一切法自性。此无自性是谓般若波罗蜜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玄奘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卷八十二卷八十三卷八十四卷八十五卷八十六卷八十七卷八十八卷八十九卷九十卷九十一卷九十二卷九十三卷九十四卷九十五卷九十六卷九十七卷九十八卷九十九卷一百卷一百一卷一百二卷一百三卷一百四卷一百五卷一百六卷一百七卷一百八卷一百九卷一百一十卷一百一十一卷一百一十二卷一百一十三卷一百一十四卷一百一十五卷一百一十六卷一百一十七卷一百一十八卷一百一十九卷一百二十卷一百二十一卷一百二十二卷一百二十三卷一百二十四卷一百二十五卷一百二十六卷一百二十七卷一百二十八卷一百二十九卷一百三十卷一百三十一卷一百三十二卷一百三十三卷一百三十四卷一百三十五卷一百三十六卷一百三十七卷一百三十八卷一百三十九卷一百四十卷一百四十一卷一百四十二卷一百四十三卷一百四十四卷一百四十五卷一百四十六卷一百四十七卷一百四十八卷一百四十九卷一百五十卷一百五十一卷一百五十二卷一百五十三卷一百五十四卷一百五十五卷一百五十六卷一百五十七卷一百五十八卷一百五十九卷一百六十卷一百六十一卷一百六十二卷一百六十三卷一百六十四卷一百六十五卷一百六十六卷一百六十七卷一百六十八卷一百六十九卷一百七十卷一百七十一卷一百七十二卷一百七十三卷一百七十四卷一百七十五卷一百七十六卷一百七十七卷一百七十八卷一百七十九卷一百八十卷一百八十一卷一百八十二卷一百八十三卷一百八十四卷一百八十五卷一百八十六卷一百八十七卷一百八十八卷一百八十九卷一百九十卷一百九十一卷一百九十二卷一百九十三卷一百九十四卷一百九十五卷一百九十六卷一百九十七卷一百九十八卷一百九十九卷二百卷二百一卷二百二卷二百三卷二百四卷二百五卷二百六卷二百七卷二百八卷二百九卷二百一十卷二百一十一卷二百一十二卷二百一十三卷二百一十四卷二百一十五卷二百一十六卷二百一十七卷二百一十八卷二百一十九卷二百二十卷二百二十一卷二百二十二卷二百二十三卷二百二十四卷二百二十五卷二百二十六卷二百二十七卷二百二十八卷二百二十九卷二百三十卷二百三十一卷二百三十二卷二百三十三卷二百三十四卷二百三十五卷二百三十六卷二百三十七卷二百三十八卷二百三十九卷二百四十卷二百四十一卷二百四十二卷二百四十三卷二百四十四卷二百四十五卷二百四十六卷二百四十七卷二百四十八卷二百四十九卷二百五十卷二百五十一卷二百五十二卷二百五十三卷二百五十四卷二百五十五卷二百五十六卷二百五十七卷二百五十八卷二百五十九卷二百六十卷二百六十一卷二百六十二卷二百六十三卷二百六十四卷二百六十五卷二百六十六卷二百六十七卷二百六十八卷二百六十九卷二百七十卷二百七十一卷二百七十二卷二百七十三卷二百七十四卷二百七十五卷二百七十六卷二百七十七卷二百七十八卷二百七十九卷二百八十卷二百八十一卷二百八十二卷二百八十三卷二百八十四卷二百八十五卷二百八十六卷二百八十七卷二百八十八卷二百八十九卷二百九十卷二百九十一卷二百九十二卷二百九十三卷二百九十四卷二百九十五卷二百九十六卷二百九十七卷二百九十八卷二百九十九卷三百卷三百一卷三百二卷三百三卷三百四卷三百五卷三百六卷三百七卷三百八卷三百九卷三百一十卷三百一十一卷三百一十二卷三百一十三卷三百一十四卷三百一十五卷三百一十六卷三百一十七卷三百一十八卷三百一十九卷三百二十卷三百二十一卷三百二十二卷三百二十三卷三百二十四卷三百二十五卷三百二十六卷三百二十七卷三百二十八卷三百二十九卷三百三十卷三百三十一卷三百三十二卷三百三十三卷三百三十四卷三百三十五卷三百三十六卷三百三十七卷三百三十八卷三百三十九卷三百四十卷三百四十一卷三百四十二卷三百四十三卷三百四十四卷三百四十五卷三百四十六卷三百四十七卷三百四十八卷三百四十九卷三百五十卷三百五十一卷三百五十二卷三百五十三卷三百五十四卷三百五十五卷三百五十六卷三百五十七卷三百五十八卷三百五十九卷三百六十卷三百六十一卷三百六十二卷三百六十三卷三百六十四卷三百六十五卷三百六十六卷三百六十七卷三百六十八卷三百六十九卷三百七十卷三百七十一卷三百七十二卷三百七十三卷三百七十四卷三百七十五卷三百七十六卷三百七十七卷三百七十八卷三百七十九卷三百八十卷三百八十一卷三百八十二卷三百八十三卷三百八十四卷三百八十五卷三百八十六卷三百八十七卷三百八十八卷三百八十九卷三百九十卷三百九十一卷三百九十二卷三百九十三卷三百九十四卷三百九十五卷三百九十六卷三百九十七卷三百九十八卷三百九十九卷四百卷四百一卷四百二卷四百三卷四百四卷四百五卷四百六卷四百七卷四百八卷四百九卷四百一十卷四百一十一卷四百一十二卷四百一十三卷四百一十四卷四百一十五卷四百一十六卷四百一十七卷四百一十八卷四百一十九卷四百二十卷四百二十一卷四百二十二卷四百二十三卷四百二十四卷四百二十五卷四百二十六卷四百二十七卷四百二十八卷四百二十九卷四百三十卷四百三十一卷四百三十二卷四百三十三卷四百三十四卷四百三十五卷四百三十六卷四百三十七卷四百三十八卷四百三十九卷四百四十卷四百四十一卷四百四十二卷四百四十三卷四百四十四卷四百四十五卷四百四十六卷四百四十七卷四百四十八卷四百四十九卷四百五十卷四百五十一卷四百五十二卷四百五十三卷四百五十四卷四百五十五卷四百五十六卷四百五十七卷四百五十八卷四百五十九卷四百六十卷四百六十一卷四百六十二卷四百六十三卷四百六十四卷四百六十五卷四百六十六卷四百六十七卷四百六十八卷四百六十九卷四百七十卷四百七十一卷四百七十二卷四百七十三卷四百七十四卷四百七十五卷四百七十六卷四百七十七卷四百七十八卷四百七十九卷四百八十卷四百八十一卷四百八十二卷四百八十三卷四百八十四卷四百八十五卷四百八十六卷四百八十七卷四百八十八卷四百八十九卷四百九十卷四百九十一卷四百九十二卷四百九十三卷四百九十四卷四百九十五卷四百九十六卷四百九十七卷四百九十八卷四百九十九卷五百卷五百一卷五百二卷五百三卷五百四卷五百五卷五百六卷五百七卷五百八卷五百九卷五百一十卷五百一十一卷五百一十二卷五百一十三卷五百一十四卷五百一十五卷五百一十六卷五百一十七卷五百一十八卷五百一十九卷五百二十卷五百二十一卷五百二十二卷五百二十三卷五百二十四卷五百二十五卷五百二十六卷五百二十七卷五百二十八卷五百二十九卷五百三十卷五百三十一卷五百三十二卷五百三十三卷五百三十四卷五百三十五卷五百三十六卷五百三十七卷五百三十八卷五百三十九卷五百四十卷五百四十一卷五百四十二卷五百四十三卷五百四十四卷五百四十五卷五百四十六卷五百四十七卷五百四十八卷五百四十九卷五百五十卷五百五十一卷五百五十二卷五百五十三卷五百五十四卷五百五十五卷五百五十六卷五百五十七卷五百五十八卷五百五十九卷五百六十卷五百六十一卷五百六十二卷五百六十三卷五百六十四卷五百六十五卷五百六十六卷五百六十七卷五百六十八卷五百六十九卷五百七十卷五百七十一卷五百七十二卷五百七十三卷五百七十四卷五百七十五卷五百七十六卷五百七十七卷五百七十八卷五百七十九卷五百八十卷五百八十一卷五百八十二卷五百八十三卷五百八十四卷五百八十五卷五百八十六卷五百八十七卷五百八十八卷五百八十九卷五百九十卷五百九十一卷五百九十二卷五百九十三卷五百九十四卷五百九十五卷五百九十六卷五百九十七卷五百九十八卷五百九十九卷六百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