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入楞伽经
作者:
实叉难陀
《大乘入楞伽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主要探讨了空性、无我和菩萨道等核心理念。经文以佛陀与弟子们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真理的深奥,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帮助修行者理解心灵的本质与智慧。此经不仅强调心的重要性,还提倡无所挂碍的慈悲精神,指引信众在复杂的世俗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大乘入楞伽经》深受禅宗和其他佛教流派的重视,对修行者的悟道之路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录
序
御制序
卷一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卷二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卷三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卷四
无常品第三之一
卷五
无常品第三之馀
现证品第四
如来常无常品第五
刹那品第六
卷六
变化品第七
断食肉品第八
陀罗尼品第九
偈颂品第十
卷七
偈颂品第十之二
实叉难陀的其他作品
地藏菩萨本愿经
实叉难陀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地藏菩萨的慈悲与愿力。经中描述了地藏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尤其是遭受地狱痛苦的灵魂,强调了因果法则和轮回的真理。通过地藏菩萨的庙宇和信仰,信众祈求保佑与超度,表达了对家人和亡者的深切怀念与祝福。这部经典不仅弘扬了无私的大爱和普渡众生的精神,也引导人们重视善行与悔过,对信仰者具有深远的启迪与感召力。
大乘四法经
实叉难陀
《大乘四法经》是由阐释者实叉难陀翻译的一部重要佛教经典,讲述了文殊师利菩萨与善胜天子的对话,阐述菩萨应持有的四种心态与修行法门。文中强调了菩萨不仅要具备大悲和智慧,还需不断努力于众生的解救与成佛之路。经文中提到的“四事”包括:供养佛、度众生、不断三宝种、庄严佛刹功德。通过细致的法门教授,旨在引导修行者在追求菩提的过程中,关注自身内心的修持与成长,直至达成无上觉悟。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实叉难陀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由唐代三藏实叉难陀所译,内容描绘了众多菩萨在佛陀面前汇聚,围绕普贤菩萨说法的情景。经中描述了十位菩萨的威光和庄严,深入探讨了法界的广阔与神奇。普贤菩萨引导菩萨们修持波罗蜜的行径,并强调内心的觉悟与法界一体的理解。此经典不仅展现了菩萨的无量功德,也传达了修道者应坚定信念,积极实践普贤行的教导,成为追求智慧与慈悲的重要指南。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实叉难陀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是实叉难陀所译的重要佛教经典,揭示了佛陀于摩竭提国菩提树下成佛后所体悟的深奥境界。书中描述了如来所入的三昧,即“如来不思议境界”,这个境界使得诸佛能自在显现无量佛事,利益众生。经典通过普贤菩萨与德藏菩萨的对话,传达了修行和供养的重要性,强调了心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修福德和智慧来实现无上菩提。全经蕴含丰富的佛理与智慧,旨在引导众生走向觉悟与解脱。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
实叉难陀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是由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翻译的重要佛教经典,记录了佛陀在摩竭提国普光明殿传授深奥法义的场景。文本探讨了佛的无上智慧和解脱境界,强调菩萨们通过信解这一教义所获得的无量功德。它贯穿着对诸法无自性的认识,提及众生依其业力所见的种种不同色相和境界,展现了佛法的广大与深邃。信解此法门者被寄予厚望,预示着他们将迅速成就佛果,具足无量智慧与慈悲。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呼家将
佚名
《呼家将》,又名《说呼全传》或《金鞭记》,是一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描绘了北宋名将呼延赞后人呼延得模的英勇事迹。故事设定在宋仁宗时期,围绕呼家与庞氏的权力斗争展开。呼延得模因事遭冤屈,家族被满门抄斩,唯有儿子呼延守勇逃脱,之后踏上复仇之路。小说中通过包拯、王贵的帮助,呼家人力图洗冤,最终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敌倒庞家,恢复名声。尽管与《杨家将》有相似的忠义主题,但《呼家将》被认为情节较为单薄,行文平易,流传度不及其他热门作品。
三宝太监西洋记
罗懋登
《三宝太监西洋记》是明代作家罗懋登创作的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1597年,描绘了郑和在永乐年间七下西洋的传奇故事。小说通过夸张的情节和奇幻的元素,讲述了郑和与碧峰长老、张天师联手征服三十九国的经历,旨在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抵抗外敌、重振国威。全书含有二十卷一百回,内容虽荒诞但生动,融合了历史与神话,展示了明代对于外界挑战的文化反思。
禅秘要法经
鸠摩罗什
《禅秘要法经》是一部重要的禅宗经典,汇集了禅宗的核心教义与实践智慧。它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言辞,揭示了获得觉悟的途径与方法,强调了直接体验的重要性。书中探讨了内心的宁静、明觉与自然的关系,鼓励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禅理,融入每一个瞬间。其内容既适合初学者的入门指导,又为有经验的修行者提供深刻的反思与启发。《禅秘要法经》是通往心灵解脱与智慧觉醒的珍贵指南,值得每位寻求内在宁静的人细细品味。
西湖梦寻
张岱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创作的清新散文集,共五卷,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历史,寄托了对亡明悲哀的思考。书中通过详细描写西湖的各个名胜,如保俶塔、灵隐寺、雷峰塔等,展现了西湖的魅力与灵动。全书既是对西湖掌故的追溯,也反映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文字优雅,令人陶醉。自1671年初稿至康熙56年出版,成为中国散文的经典之作。
归田录
欧阳修
《归田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在颍州隐居时创作的一部笔记,书中多记朝廷轶事及士大夫的闲谈,内容多为亲身经历与见闻,史料翔实。该书的体例近似于李肇的《国史补》,包含深刻的寓意,如关于太宗、仁宗等人物的故事。欧阳修自序中提到此书旨在记录那些史官未曾记载的遗事,供自己在闲暇时阅读。书中充满生动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故事令人捧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