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析子
作者:
邓析
邓析是春秋末年郑国的思想家与革新家,他在子产执政期间担任郑国大夫。现存的《邓析子》虽被认为有可能是后人伪托,但其中一些观点被认为源于邓析的思想。这部作品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其中无厚篇强调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倡导君王应平等对待臣民;而转辞篇则探讨君王对官员的控制与惩罚。学术界对《邓析子》的真伪争议颇多,但其内容仍对民本思想有重要影响。
目录
无厚篇
转辞篇
邓析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
古代医者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素问》通过黄帝与岐伯等人的对话,阐述了疾病的病理和治疗理念,倡导以“治未病”为主,强调养生和延年。该书的成书时间存在争议,普遍认为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其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对后世医学乃至预防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经典,还被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体现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狄公案
吴趼人
《狄公案》是清代作家吴趼人创作的推理小说,以唐朝相士狄仁杰为主角,讲述他在贬谪期间运用智慧破案的故事。全书共64回,涉及多个悬疑案件,如丝绸商人被杀、村庄奇尸等。作品虽设于唐朝,但融入了明朝元素。荷兰外交家高罗佩在东京翻译此书,提出其缺乏悬疑、情节冗长等问题,后来创作了系列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推动了中国古典侦探小说的国际影响力。
罗隐集
罗隐
《罗隐集》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集,包含了他的诗文创作。罗隐(833-909),字昭谏,原籍新城(今浙江富阳),以讽刺现实和抒发情感闻名。该集汇集了《甲乙集》、《谗书》、《广陵妖乱志》等重要作品,以及多篇序、论、碑铭等杂著,体现了罗隐多样的文学风格。此书是研究罗隐文学的重要资料,展现了晚唐时期的文人风貌。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经典志怪小说,由纪昀编写,内容汇集狐鬼神仙等民间故事,反映广泛地域文化,涉及乌鲁木齐、滇黔、台湾和南洋。全书分五书,共24卷,约40万字,融合幻想与现实,揭示官场腐败和社会阴暗,表达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怀。鲁迅高度评价此书,认为其叙述风格优雅,思想深邃,艺术魅力十足,是清代文人重要作品之一,吸引了众多版本和翻译本,走向更广泛的读者。
孟子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不详,被誉为“亚圣”,是继孔子之后的重要儒家思想家,著有《孟子》一书,系统阐述性善论及仁政思想。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具备同情心,是为人之道的基础。他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君主应以爱民为先。尽管早期地位不高,但随着时代变迁,特别是宋代朱熹的推广,孟子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儒家经典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文化及政治理念上留下了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