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演义

作者:西湖居士
《狄青演义》是清代作家李雨堂创作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成书于嘉庆年间。故事围绕西夏侵宋背景,讲述了元帅狄青与兄弟张忠、李义在万花楼遭遇恶霸胡伦的冲突,狄青随后致力于捍卫国家、击退敌敌的传奇经历。小说将狄青、包拯等历史、传说人物融入情节,展现了正义与智慧的结合,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该书不仅深入探讨了忠义与正义的主题,也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和精彩的情节安排,成为清代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之一。

目录

第一回 选秀女内监出京 赴皇都娇娥洒泪第二回 八王爷蒙恩获美 狄千金慰母修书第三回 寇公劝驾幸澶州 刘后阴谋换太子第四回 遭洪水狄青遇救 犯中原西夏兴兵第五回 小英雄受困求签 两好汉怜贫结义第六回 较技英雄分上下 闲游酒肆惹灾殃第七回 打死凶顽除众害 开脱豪杰顺民情第八回 说人情忠奸辩驳 演武艺英杰纵横第九回 急求名题诗得祸 报私怨越律伤人第十回 受伤豪杰求医急 济世高僧赠药良第十一回 爱英雄劝还故里 恨奸佞赐赠金刀第十二回 伏猛驹误入牢笼 救故主脱离罗网第十三回 脱圈套英雄避难 逢世谊吏部扶危第十四回 感义侠同伴离奸 圆奇梦贤王慰母第十五回 团圆梦力荐英雄 奉懿旨勇擒龙马第十六回 感知遇少年诉身世 证鸳鸯太后认亲人第十七回 狄公子乘醉寻奸 包大人夜巡衡事第十八回 狄皇亲索马比武 庞国丈妒贤生心第十九回 御教场俊杰扬威 彩山殿奸徒就戮第二十回 奖英雄实至名归 会侠烈情投意合第二十一回 荐解征衣施毒计 喜承王命出牢笼第二十二回 离牢狱三杰谈情 解征衣二雄立志第二十三回 现金躯玄武赐宝 临凡界王禅收徒第二十四回 出潼关刘庆追踪 入酒肆狄青遇母第二十五回 设机谋智拿虎将 盗云帕巧伏英雄第二十六回 军营内传通消息 路途中痛惩强徒第二十七回 因心急图奸惹祸 为国事别母登程第二十八回 报恩寺得遇高僧 磨盘山险逢恶寇第二十九回 信奸言顽寇劫征衣 出偈语高僧解大惑第三十回 李将军寻觅钦差 焦先锋图谋龙马第三十一回 勇将力剿大狼山 莽汉误投五云汛第三十二回 贪酒英雄遭毒计 冒功肖小设奸谋第三十三回 李守备冒功欺元帅 狄钦差违限赶边关第三十四回 杨元帅怒失军衣 狄钦差忿追功绩第三十五回 帅堂上小奸丧胆 山涧中莽将呼援第三十六回 莽先锋质证冒功 刁守备强辞夺理第三十七回 守备无能军前出丑 钦差有术马上立功第三十八回 思投效强盗进征衣 念亲恩英雄荐姐丈第三十九回 临潼关刘庆除奸 五云汛张文上任第四十回 庞国丈唆讼纳贿 尹贞娘正语规夫第四十一回 逞刁狡沈氏叩阍 暗请托孙武查库第四十二回 封仓库儒臣设计 打权奸莽汉泄机第四十三回 杨元帅上本劾奸 庞国丈巧言惑主第四十四回 骂奸党贞娘自缢 捏供词莽汉遭殃第四十五回 佘太君金殿说理 包待制乌台审冤第四十六回 行色匆匆星夜登程 狂飘飒飒中途落帽第四十七回 郭海寿街头卖菜 李太后窖内逢臣第四十八四 诉冤情贤臣应梦 甘淡泊故后安贫第四十九回 包待制当殿劾奸 沈御史欺君定罪第五十回 贤命妇获救回生 忠直臣溯原翻案第五十一回 包待制领审无私 焦先锋直供不讳第五十二回 复审案扶忠抑佞 再查库假公济私第五十三回 孙兵部领旨查库 包待制惊主伸冤第五十四回 宋仁宗闻奏思亲 王刑部奉旨审案第五十五回 刁愚妇陷夫不义 无智臣昧主辜恩第五十六回 王刑部受贿欺心 包待制夜巡获证第五十七回 勘奸谋包拯持正 儆贪吏王炳殉身第五十八回 怀母后宋帝伤心 审郭槐包拯棘手第五十九回 假鄷都郭监招供 真惶恐刘后自裁第六十回 迎国母君王起驾 还凤阙李后辞窑第六十一回 殡刘后另贬陵墓 戮郭槐追旌善良第六十二回 安乐王喜谐花烛 西夏主妄动干戈第六十三回 杨宗保中锤丧命 飞山虎履险遭擒第六十四回 丢失毒锤西军败阵 安排酒宴宋将庆功第六十五回 悼功臣加恩后嗣 虑边患暗探军情第六十六回 稽婚姻狄青尽职 再进犯夏主鏖兵第六十七回 美逢美有意求婚 强遇强灰心思退第六十八回 赵元昊兵败求和 宋将帅凯旋完娶

西湖居士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六韬
佚名
《六韬》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成书于战国时代,传统上认为由姜尚所著,采用问答形式探讨军政议题。作为《武经七书》之一,它在军事和政治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包含丰富的古代军事史料,如兵器和编制等。其深远影响使其成为兵家权谋思想的开创之作,广泛传播至日本和欧洲等地,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日本的传说显示,它在《虎韬》中被视为“成功之路必读之书”,进一步证明了其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性。
论语
孔子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它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政治。《论语》涵盖政治、教育、哲学等多个领域,共20篇、492章,内容丰富。虽然南宋朱熹将其与其他经典合称为“四书”,但其编纂历史复杂,历经多次校订和解读,现代版本与孔子时代相比已无据可考,依然是研究原始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般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主要探讨心与境的关系及其对修行的重要性。经文以佛教思想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引导修行者认识内心的真实本性,强调心地的清净与觉悟。该经文不仅讲述了诸佛菩萨的因缘故事,还阐明了慈悲与智慧的重要,鼓励信众在日常生活中修习心地观,从而达到解脱与圆满。它在佛教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受信众喜爱,为理解大乘教义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地藏菩萨本愿经
实叉难陀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地藏菩萨的慈悲与愿力。经中描述了地藏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尤其是遭受地狱痛苦的灵魂,强调了因果法则和轮回的真理。通过地藏菩萨的庙宇和信仰,信众祈求保佑与超度,表达了对家人和亡者的深切怀念与祝福。这部经典不仅弘扬了无私的大爱和普渡众生的精神,也引导人们重视善行与悔过,对信仰者具有深远的启迪与感召力。
彭公案
贪梦道人
《彭公案》是清朝末年的公案小说,作者贪梦道人,以彭朋的官职变迁为线索,讲述他在侠客帮助下惩治贪官、平息盗贼的故事。全书341回,融入侠客李七侯、黄三太等形象,展现义气与正义。著名情节如杨香武盗九龙玉杯,影响深远,成为京剧经典。 此外,该小说还改编为电视剧《怪侠欧阳德》,由小沈阳和郑志伟主演。作品通过侠义与正义反映了时代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