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出处东游记

作者:吴元泰
《八仙出处东游记》,又名《东游记》,是明代作家吴元泰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共二卷五十六回。书中描绘了八位神仙——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和曹国舅的修炼历程,故事取材于《争玉板八仙过沧海》。八仙因龙太子摩揭夺取蓝采和的玉版而与龙王展开激烈战斗,最终由孙悟空助阵,击败天兵天将。该作品为研究神话和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中。

目录

铁拐修真求道老君道教源流二仙华山传道铁拐独步遇师杨徒守尸误化铁拐托魂饿莩仙丹起死回生戏放青牛乱宫秦王请祷玄女铁拐屡试长房钟离将兵伐寇钟离不聿交兵钟离大败蕃阵蕃兵劫败汉军钟离败逃山谷东华传道钟离飞剑山嵎斩虎点金济众成仙采和持板踏歌张果骑驴应召果老殿中辨鹿仙姑得梦成仙洞宾店遇云房云房十试洞宾钟吕鹤岭传道洞宾酒楼画鹤洞宾调戏白牡丹仙侣戏弄洞宾三至岳阳飞度湘子造酒开花救叔蓝关扫雪钟吕弈棋斗气洞宾私遣椿精萧后吕客谈兵洞宾大排天阵宗保论阵漏机铁拐大怒洞宾钟离医疾调兵大破金锁青龙阵钟离令破白虎阵钟离令破玉皇阵大破迷魂太阳阵钟吕对阵回天湘子设筵和好国舅学道登仙八仙求文老子八仙蟠桃大会八仙东游过海洞宾二败太子八仙火烧东洋龙王奔投南海龙王水灌八仙八仙推山筑海龙王表奏天庭八仙天兵大战观音和好朝天

吴元泰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西游记
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故事讲述了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取经的传奇旅程,展现了惩恶扬善、信仰与修行的主题。书中角色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经典故事如“大闹天宫”等在全国广为流传。《西游记》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教思想,隐喻当时社会现实,影响深远。作品经过多次改编,形成了丰富的衍生作品,体现出其持久的文化韧性与魅力。
大戴礼记
戴德
《大戴礼记》是西汉中期礼学家戴德编著的重要礼制著作,原有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虽然成书时间的传统观点认为是在西汉末,现代学者则推测其成书于东汉中期,主要用于传习《士礼》。作品的史料价值不可低估,其内容涉及战国到汉代的儒家言论、诸侯礼制及上古帝王世系,尤其是《夏小正》,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月令,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历史意义。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冷落,如今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重要资料。
大明度经
支谦
《大明度经》是明代著名的佛教经典,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宗教思想而受到广泛推崇。该经文主要阐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探讨了众生的苦难与解脱的途径,强调智慧与慈悲的重要性。书中不仅包含了对因果法则的详细解析,还融合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使其在思想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其高深的智慧启迪着无数信徒,激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觉悟。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大明度经》在佛教传承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值得深入研读与思考。
古文观止
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流行的文言散文选本,由吴楚材和吴调侯于1694年编选。书中收录了近八百首古代散文作品,重点选取了先秦至明代的222篇,涵盖史传、游记、书信等多种题材,语言简洁优美,适合初学者。名中“观止”意指其所收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教材。该书反映了古文运动的理念,至今仍在大中华地区的中学文言文教材中广泛使用。
尸子
尸佼
尸佼(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0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先秦诸子之一,研究刑名之术。他的著作《尸子》提出了与现代“时空”概念相对应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论述,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有所贡献。该书原共有20篇,主要探讨社会思想和自然界,但现存仅二三篇,多为片段,难以成体系。尽管如此,《尸子》在汉唐时期曾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该书最终在宋代丢失,经过整理仍可见其精妙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