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

作者: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重要历史演义小说,经过蔡元放的评点与修订。以古白话文写成,描绘了西周宣王至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五百多年历史,涵盖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兴衰,揭示统治者的腐朽与残暴,赞颂齐桓公、管仲等开明君主的贡献。作品以史实为依据,强调真实性,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经过蔡元放的修订,该书成为流传广泛的经典之作,推动了其影响力。

目录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第六回 卫石蜡大义灭亲 郑庄公假命伐宋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翠献谄贼隐公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搏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 郑子直君臣为戮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 齐襄公出猎遇鬼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第十九回 擒傅暇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邱义戴周天子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荀息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 穆公一平晋乱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 管夷吾病榻论相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第三十六回 晋吕郤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 晋文公守信降原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 晋文公伐卫破曹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 晋楚城濮大交兵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 践土坛晋侯主盟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 卫元咺公馆对狱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鸩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第四十四回 叔詹据鼎抗晋侯 弦高假命犒秦军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 先元帅免胄殉翟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宫中弑父 秦穆公崤谷封尸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 召士会寿余绐秦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 齐懿公竹池遇变第五十回 东门遂援立子倭 赵宣子桃园强谏第五十一回 责赵盾董狐直笔 诛斗椒绝缨大会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 陈灵公衵服戏朝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纵属亡师 孟侏儒托优悟主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结草亢杜回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 围下宫程婴匿孤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 报魏錡养叔献艺第五十九回 宠胥童晋国大乱 诛岸贾赵氏复兴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 偪阳城三将斗力第六十一回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 孙林父因歌逐献公第六十二回 诸侯同心围齐国 晋臣合计逐栾盈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 小范鞅智劫魏舒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杞梁死战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 纳卫衎宁喜擅政第六十六回 杀宁喜子鱄出奔 戮崔杼庆封独相第六十七回 卢蒲癸计逐庆封 楚灵王大合诸侯第六十八回 贺虒祁师旷辨新声 散家财陈氏买齐国第六十九回 楚灵王挟诈灭陈蔡 晏平仲巧辩服荆蛮第七十回 杀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齐鲁晋昭公寻盟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第七十三回 伍员吹箫乞吴市 专诸进炙刺王僚第七十四回 囊瓦惧谤诛无极 要离贪名刺庆忌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弃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尸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 退吴师楚昭王返国第七十八回 会夹谷孔子却齐 堕三都闻人伏法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 栖会稽文种通宰嚭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勾践竭力事吴第八十一回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 言语科子贡说列国第八十二回 杀子胥夫差争歃 纳蒯瞆子路结缨第八十三回 诛芈胜叶公定楚 灭夫差越王称霸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 豫让击衣报襄子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餟中山羹 西门豹乔送河伯妇第八十六回 吴起杀妻求将 驺忌鼓琴取相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 庞涓兵败桂陵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第九十回 苏秦合纵相六国 张仪被激往秦邦第九十一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伪献地张仪欺楚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第九十三回 赵主父饿死沙邱宫 孟尝君偷过函谷关第九十四回 冯谖弹铗客孟尝 齐王纠兵伐桀宋第九十五回 说四国乐毅灭齐 驱火牛田单破燕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 马服君单解韩围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 败长平白起坑赵卒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第一百回 鲁仲连不肯帝秦 信陵君窃符救赵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杀二将第一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败蒙骜 胡卢河庞煖斩剧辛第一百三回 李国舅争权除黄歇 樊於期传檄讨秦王第一百四回 甘罗童年取高位 嫪毐伪腐乱秦宫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谏秦王 李牧坚壁却桓齮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间杀李牧 田光刎颈荐荆轲第一百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 论兵法王翦代李信第一百八回 兼六国混一舆图 号始皇建立郡县

冯梦龙的其他作品

警世通言
冯梦龙
《警世通言》是明末作家冯梦龙于1624年编纂的白话小说集,作为“三言”之一,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齐名。全书40卷,独立短篇,内容来源于宋元话本,展现丰富的爱情故事与人性。经典篇章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玉堂春落难逢夫》,生动描绘人物,深刻探讨主题,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明代社会风貌。多种版本丰富了阅读体验,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醒世恒言
冯梦龙
《醒世恒言》是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于1627年编纂的重要白话小说集,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并称“三言”。该集包含40个涵盖官员腐败、市民生活、爱情等题材的短篇故事,部分根植于民间传说和历史。作品语言流畅,情节曲折,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市民情感。尽管有封建道德观的因素,其鲜明的生活气息和人性描绘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经典,对后世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喻世明言
冯梦龙
《喻世明言》是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于1621年编纂的白话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该书共40卷,每卷为一个短篇故事,涵盖爱情、婚姻、友情及政治等题材,讽刺封建官僚,赞扬正直官吏,展现市井百姓生活,真实再现宋元明社会风貌。作品基于现实生活,兼具古代传奇与明代创新,体现文学多样性与时代深度,成为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女娲石
海上独啸子
《女娲石》是清朝作家海天独啸子于1904年出版的一本重要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与腐败。书中讲述了一位名叫钱挹芳的年轻女子,年仅二十九,才貌双全,深通书史与政治。面对家国的危机与外敌的威胁,她感到极度忧虑。尽管社会上涌现出一些爱国志士,言辞激昂,却缺乏实际的能力与行动。通过女主的思考与感慨,揭示了当时的困境与无奈,展现了深刻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冲突。
淮南子
刘安
《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公元前139年,目的是回应汉武帝刘彻的统治。这部书共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现存内篇,内容融合了道家思想与先秦众家学说,因而被归类为杂家著作。其主题涵盖了哲学、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等领域,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经典。该书文辞尔雅,蕴含深刻智慧,句如“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展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李文忠公事略
梁启超
《李文忠公事略》是民国时期梁启超所著的重要史料笔记,全面记录了清末名臣李鸿章的生平事迹,包括其军事才能、外事交往、洋务运动的贡献以及个人轶事等,共分十二章。梁启超在书中以“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总结了对李鸿章的深刻见解,表现出对其才华与遭遇的复杂情感。此书不仅展示了李鸿章的历史地位,也为研究晚清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官场学
汪龙庄,万枫江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作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讽刺手法描述清朝官场的腐败与不堪,成为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小说。小说通过30多个独立却相互关联的故事,揭示了官员贪污、卖官与个人私欲的种种情景。鲁迅将其视为批判现实的代表作,1998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官场现形记》不仅是文学作品,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沉痛现实与知识分子的觉醒。李伯元通过这部作品,促使民众关注国家命运,体现了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颜氏家训
颜之推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代表作,成书于隋初,分为七卷二十篇。内容广泛,涵盖儒学、文学、佛学、历史等,强调家庭教育和道德修养,倡导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书中借故事揭示民族情操,并提供了有关修身、治家、处世的见解。尽管颜之推的经历屡有变迁,但这部著作依旧被视为经典,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常被后人奉为典范,适合子弟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