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注疏
作者:
郭璞,邢昺
《尔雅注疏》是对中国古代词典《尔雅》的注解,作者为晋朝的郭璞和北宋的邢昺。《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词义解释专著,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汇集了先秦文献中的古词古义,共19篇,包含动植物等590多种名词,构成初步的分类系统。其目的是以雅言解释古语,帮助读者理解文本。在历史上,《尔雅》被尊为儒家经典,具备重要的语言学和词书史价值,奠定了后世词典编纂的基础。
目录
《尔雅》疏叙
卷一 序
卷一 释诂第一
卷二 释诂下
卷三 释言第二
卷四 释训第三
卷四 释亲第四
卷五 释宫第五
卷五 释器第六
卷五 释乐第七
卷六 释天第八
卷七 释地第九
卷七 释丘第十
卷七 释山第十一
卷七 释水第十二
卷八 释草第十三
卷九 释木第十四
卷九 释虫第十五
卷九 释鱼第十六
卷十 释鸟第十七
卷十 释兽第十八
郭璞,邢昺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盐铁论
桓宽
《盐铁论》是中国西汉桓宽所著的重要政论性散文集,基于汉昭帝时期盐铁会议的记录整理而成。会议中,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代表不同观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等议题展开激烈辩论。作品分为多个篇章,详细记述了辩论经过及对匈奴外交策略的争论,为研究西汉经济政治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尽管具有重要文献价值,但桓宽偏向儒家思想,缺乏客观性。全书采用对话体结构,显示了古代散文作品的独特风格。
大明度经
支谦
《大明度经》是明代著名的佛教经典,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宗教思想而受到广泛推崇。该经文主要阐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探讨了众生的苦难与解脱的途径,强调智慧与慈悲的重要性。书中不仅包含了对因果法则的详细解析,还融合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使其在思想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其高深的智慧启迪着无数信徒,激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觉悟。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大明度经》在佛教传承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值得深入研读与思考。
孔丛子
孔鲋
《孔丛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成书于先秦时期,传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书中以孔子的言行为核心,探讨了伦理、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强调仁、义、礼的重要性。作品采用对话体形式,通过孔子与弟子的交流,揭示了人生哲理与治国理政的智慧。《孔丛子》不仅是了解孔子思想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启示。阅读此书,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旧唐书
刘句
《旧唐书》是后晋时期由刘昫等人撰写的唐代历史记录,成书于945年。全书共200卷,内容涵盖618年至907年的唐朝历史,包括20卷本纪、30卷志和150卷列传。书中以详实资料著称,但后期部分内容相对简略。尽管受到北宋学者的批评,认为文采不足、内容失当,《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仍具重要价值,记录了许多不可或缺的历史信息,如李密的檄文和关于少数民族的资料。该书在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深远。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李筌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是唐朝李荃所著的重要军事著作。这部书涵盖了全面的军事策略,包括人谋、攻城、器械、战马和阵图等内容,强调了阴阳天道与战局变化之间的关系。书名由古人对太白星的象征意义而来,代表着军事的严肃与权威。此书不仅在唐代受到重视,后世也广泛借鉴,影响深远。不同版本的体例略有差异,现存版本有《墨海金壶》丛本、《四库全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