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

作者:董仲舒
《春秋繁露》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所著,分为十七卷、八十二篇,实际保留七十九篇,强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理念,主张天的意志主导宇宙万物。书中不仅阐述“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观,还涉及历史、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包括楚庄王、官制、阴阳等重要主题。被称为纬书,它与儒家经典相比,更加独立且具个人色彩,反映了秦汉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深化与再解读。

目录

卷一
楚庄王第一
卷二
玉杯第二
卷三
竹林第三
卷四
玉英第四精华第五
卷五
王道第六
卷六
灭国上第七灭国下第八随本消息第九盟会要第十正贯第十一十指第十二重政第十三
卷七
服制像第十四二端第十五符瑞第十六俞序第十七离合根第十八立元神第十九保位权第二十
卷八
考功名第二十一通国身第二十二三代改制质文第二十三官制象天第二十四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第二十五服制第二十六
卷九
度制第二十七爵国第二十八仁义法第二十九必仁且智第三十
卷十
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观德第三十三奉本第三十四
卷十一
深察名号第三十五实性第三十六诸侯第三十七五行对第三十八第三十九[阙]第四十[阙]
卷十二
为人者天第四十一五行之义第四十二阳尊阴卑第四十三王道通三第四十四天容第四十五天辨在人第四十六阴阳位第四十七
卷十三
阴阳终始第四十八阴阳义第四十九阴阳出入上下第五十天道无二第五十一暖燠常多第五十二基义第五十三第五十四[阙]
卷十四
四时之副第五十五人副天数第五十六同类相动第五十七五行相生第五十八五行相胜第五十九五行顺逆第六十治水五行第六十一
卷十五
治乱五行第六十二五行变救第六十三五行五事第六十四郊语第六十五
卷十六
郊义第六十六郊祭第六十七四祭第六十八郊祀第六十九顺命第七十郊事对第七十一
卷十七
执贽第七十二山川颂第七十三求雨第七十四止雨第七十五祭义第七十六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董仲舒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小五义
石玉坤
《小五义》全名《忠烈小五义传》,是一部深受喜爱的侠义小说,流传广泛,延续了《三侠五义》的背景。书中讲述了五位侠客—粉面子都卢珍、霹雳鬼韩天锦、山西雁徐良、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在忠义的信念驱动下,共同揭露西夏反叛的阴谋,讨伐盗匪,捍卫正义。故事精彩纷呈,涵盖各类宝物、暗器与机关阵法,展示了行侠仗义精神。作者争议颇多,主要归于石玉昆,但确切作者未明。
幼学琼林
程允升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经典,原名《幼学须知》,由明末程登吉编撰,后经邹圣脉增补改名。其内容广泛,涵盖天文、地理、社会习俗等,文字以对偶句形式简练易记,仿佛一本微型百科全书。书中介绍了大量成语的出处和古代典章制度、风俗礼仪,深受教育工作者和读者喜爱,被誉为“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尽管文中有些观点不再适合现代社会,但其在明清时代的乡塾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百喻经
求那毗地
《百喻经》是由天竺高僧僧伽斯那创作,南朝高僧求那毗地翻译的重要佛教经典。该经文汇集近百个通俗易懂且富有生动活力的寓言故事,旨在传达佛教基本思想。每篇经文分为“喻”和“法”两部分,通过幽默的寓言揭示深刻的教义,具有极高的可读性。鲁迅在1914年和1926年分别资助出版了《百喻经》,使其得以更广泛传播,是中华文化和佛教思想的重要典籍。
佛本行集经
阇那崛多
《佛本行集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佛陀的本愿及其行迹。书中详细描述了佛陀为救度众生所展现的种种慈悲和智慧,体现了大乘思想的核心理念。经文包含了佛陀的生平事迹、教诲以及对信徒的教导,强调了信仰、善行与智慧的重要性。读者通过本经不仅可以了解佛陀的教义,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与追求解脱的道路,是探索佛教哲学和修行的重要参考。
旧唐书
刘句
《旧唐书》是后晋时期由刘昫等人撰写的唐代历史记录,成书于945年。全书共200卷,内容涵盖618年至907年的唐朝历史,包括20卷本纪、30卷志和150卷列传。书中以详实资料著称,但后期部分内容相对简略。尽管受到北宋学者的批评,认为文采不足、内容失当,《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仍具重要价值,记录了许多不可或缺的历史信息,如李密的檄文和关于少数民族的资料。该书在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