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谷梁传
作者:
范宁
《谷梁传》是儒家经典《春秋》的注解之一,简称为《谷梁传》。它与《左传》和《公羊传》并称为解说《春秋》的三传,成书于汉朝,以问答体裁注解《春秋》。内容涵盖伦理、教育、妇女和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对研究儒家思想演变具有重要价值。《谷梁传》重视经义的阐释,风格平实,与注重高言大义的《公羊传》形成对比。东晋时期,评述此三传的特色,指出《谷梁传》独特的清雅风格。它在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后逐渐衰落。
目录
隐公(元年~十一年)
恒公(元年~十八年)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闵公(元年~二年)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文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元年~十八年)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定公(元年~十五年)
哀公(元年~十四年)
范宁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搜神记
干宝
《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创作的一部笔记体志怪小说集,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现存20卷,共包含454个故事。书中描绘了神灵、妖怪和民间传说,情节简短而奇幻,融汇了佛道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深刻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经典故事如《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等,揭示了统治阶级的残酷,颂扬反抗者的斗争,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影响深远。
周易
佚名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深入描述事物规律以及未来变迁。它由《易经》和《易传》组成,涵盖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用于占卜和解读变化之道。传说其形成缘于伏羲、周文王及孔子等三位圣贤的智慧,逐渐演变为儒家经典,影响深远。此外,《周易》也分化为筮术易和道家易,展示出多元的学术发展。《周易》不仅是哲学的源泉,更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七剑十三侠
唐芸洲
《七剑十三侠》是晚清时期的经典侠义小说,由作者唐芸洲创作,以其丰富的剑侠形象和江湖情义受到当时读者热捧。该书分三集,共180回,讲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十二位英雄齐聚,共同对抗邪恶势力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七位剑仙和十三位剑士协助他们平定叛乱,体现了“惩恶扬善”的侠义精神。该小说不仅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兴起,影响了后世金庸等“新武侠”的创作,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深刻影响了武侠文化。
陶庵梦忆
张岱
《陶庵梦忆》是明代散文家张岱创作的一部重要散文集,成书于明朝灭亡后的动荡时期,展现了明代江南地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全书八卷,通过茶楼、酒肆、演戏、斗鸡等场景,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日常文化与娱乐活动。尽管书中也反映了贵族的闲情逸致,但更多的是对平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成为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重要文献,对理解明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慎子
慎到
慎到,尊称慎子,是古代慎国人,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生于赵国邯郸,名声显赫于齐宣王时期。在稷下讲学,他教授众多弟子并与其他学者如田骈等共同被封为“列大夫”。慎子的著作《慎子》现存有五篇,对政治和哲学具有深远影响。他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主张法治与道德结合,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理念。生平中,他曾为楚懿襄王出谋划策,展现出卓越的治国才能。尽管许多作品已遗失,但其思想至今仍值得研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