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注疏

作者:何休,徐彦
《春秋公羊传解诂》是东汉学者何休(129-182)历时十七年精心撰写的重要儒家经典注疏,旨在系统阐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奠定今文经学的基础。何休结合董仲舒的学说,废除章句之学,提出三科九旨的理论框架,为后世的儒家思想与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参考。同时,徐彦对该书的疏解保存了唐前的一些旧说,为公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著作为理解战国至汉代的儒家思想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持,影响深远。

目录

隐公卷一(起元年,尽元年)隐公卷二(起二年,尽四年)隐公卷三(起五年,尽十一年)桓公卷四(起元年,尽六年)桓公卷五(起七年,尽十八年)庄公卷六(起元年,尽七年)庄公卷七(起八年,尽十七年)庄公卷八(起十八年,尽二十七年)庄公卷九(起二十八年,尽闵公二年)僖公卷十(起元年,尽七年)僖公卷十一(起八年,尽二十一年)僖公卷十二(起二十二年,尽三十三年)文公卷十三(起元年,尽九年)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宣公卷十五(起元年,尽九年)宣公卷十六(起十年,尽十八年)成公卷十七(起元年,尽十年)成公卷十八(起十一年,尽十八年)襄公卷十九(起元年,尽十一年)襄公卷二十(起十二年,尽二十四年)襄公卷二十一(起二十五年,尽三十一年)昭公卷二十二(起元年,尽十二年)昭公卷二十三(起十三年,尽二十三年)昭公卷二十四(起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定公卷二十五(起元年,尽五年)定公卷二十六(起六年尽十五年)哀公卷二十七(起元年,尽十年)哀公卷二十八(起十一年,尽十四年)

何休,徐彦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风流和尚
无名氏
《风流和尚》是一部充满幽默与智慧的现代小说,讲述了一位和尚在尘世间的奇妙经历。故事围绕主人公在寺庙与红尘之间的穿梭,展现他对世俗人情的独特理解与风趣解读。通过一系列搞笑而感人的事件,书中不仅探讨了爱情、友情和人生的意义,还呈现了对传统观念的温暖反思。作者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和尚的另类人生,让人在欢笑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无论是对宗教文化的思考,还是对人性的剖析,这部作品都给予读者新的启发,值得一读。
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是宋代学者晁公武撰写的一部私家藏书书目,现存最早,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计20卷,涵盖45个类别。经部包含十类,史部有十三类,子部则展现了十八类,而集部则设有四类。该书不仅为当时的藏书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还深刻彰显了古典学术的广泛博采与分类思想,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郡斋读书志》,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学术的广度与深度。
淮南子
刘安
《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公元前139年,目的是回应汉武帝刘彻的统治。这部书共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现存内篇,内容融合了道家思想与先秦众家学说,因而被归类为杂家著作。其主题涵盖了哲学、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等领域,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经典。该书文辞尔雅,蕴含深刻智慧,句如“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展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新唐书
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由欧阳修等人合撰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共225卷,涵盖了唐朝的完整历史。书中分为本纪、志、表和列传四个主要部分,详细记录了唐朝的君主、制度、官员等信息。修书历时17年,是在清理、删减众多文献后形成的。然而,该书也遭到批评,因其在文采上过于追求,而对史实的考证相对欠缺,遗失了大量珍贵资料。尽管如此,《新唐书》仍然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法苑珠林
释道世
《法苑珠林》是唐代佛教经典,共100卷,由唐道世于668年完成。道世在659年根据《经律异相》撰写《诸经要集》,后发展为《法苑珠林》。书中引用了超过400种典籍,涵盖佛教、儒家、道教等,包含已遗失原著的引文,对印度中世纪历史及地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全书从《劫量篇》开篇,到《传记篇》收尾,以骈文形式简介各篇,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该书在宋代被收入《大藏经》,在《嘉兴藏》中存有120卷的重要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