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
作者:
鹖冠子
《鹖冠子》是战国时期楚国隐士鹖冠所作的道家与兵家著作,分为三卷十九篇。书中主要阐述道家思想,以及天学与宇宙论等内容。虽然唐代柳宗元曾批评其为伪书,但后世学者通过与马王堆出土帛书的对比,证实其真实性。该书在汉代的《汉书》中被记载,尽管清代有整理版本,仍然引发了诸多研究与讨论。吕思勉认为其文义精深,非后世所能伪作,显示出其深厚的哲学内涵与历史价值。
目录
卷上
博选第一
着希第二
夜行第三
天则第四
环流第五
道端第六
近迭第七
卷中
度万第八
王鈇第九
泰鸿第十
泰录第十一
卷下
世兵第十二
备知第十三
兵政第十四
学问第十五
世贤第十六
天权第十七
能天第十八
武灵王第十九
鹖冠子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痴娇丽
情痴反正道人
《痴娇丽》是由清代“情痴反正道人”撰写的小说,共十三回。此书存在上下两栏的排版形式,部分内容缺失。作品又名《三妙传(摘锦)》、《白锦琼奇会遇》等,作者身份不详,收录于多部古籍中。故事围绕元代白景云及其表姐妹赵锦娘、李琼姐和陈奇姐的情感纠葛展开。该书在宣泄情欲的同时,也试图弘扬封建伦理,表现出笔酣墨饱但格调不高的特征,受到后世评论家如薛洪勋的关注。
尹文子
尹文
《尹文子》是先秦名家学者尹文的重要哲学著作,分为上下两卷,共六千余字,采用语录体形式。书中以尹文的形名理论为核心,融合了儒、道、墨、法诸家的学说,探索政治之道。作为名家学术的重要作品,《尹文子》继承了邓析的思想,并为公孙龙的学派奠定基础。尽管今本《尹文子》的真伪备受争议,但普遍认为其为真书,后人可能对其进行了补辑或篡改。
大法鼓经
求那跋陀
《大法鼓经》是佛教经典之一,源自古印度,以简洁深邃的语言阐述了佛法的根本教义。经文通过故事和寓言,揭示了因果法则和智慧的力量,鼓励修行者以慈悲和觉悟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全经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悟道、解脱和菩提心等主题,为信徒提供了深入思考与修行的指导。《大法鼓经》不仅是精神的滋养,也是心灵的指引,适合在各个层面上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读者。通过诵读与反思,传承佛法的智慧,培养内心的善良与慈悲。
大乘密严经
不空
《大乘密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内容深邃、法义丰富。该经主要探讨了密宗修行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内心的觉悟与智慧的融会贯通。通过对诸菩萨的讴歌与教导,传达了慈悲与智慧并重的重要性。书中运用大量的比喻与象征,揭示了真理的奥秘,启示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菩萨道。其深奥的教义不仅是修行者的指南,也为广大信徒提供了精神的滋养,促进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纪效新书
戚继光
《纪效新书》是明朝军事家戚继光在平倭战争期间总结的兵书,初撰于1560年,共18卷,后修订为14卷。这部作品以简明通俗的语言,详细阐述了兵员选拔、训练、武器使用、阵法、律令及兵法等内容,展现了戚继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治军智慧,是他一生征战的心得结晶。其重要性在于既是军事理论的总结,也是实战应用的指导,为后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