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钤经

作者:许洞
《虎钤经》是北宋时期著名军事著作,由吴郡的许洞耗时四年撰写完成,分为20卷,共210篇。这部兵书在体例上独具匠心,按照不同类别系统地阐述了与军事相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方位识别等知识,填补了过去兵书中的许多空白。前十卷汇集了《孙子兵法》至《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的论述,并结合作者自身的评述,后十卷则重点探讨了兵家的阴阳占卜理论。该书不仅内容丰富,还极大地推动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

目录

卷一
天功第一地利第二人用第三三才应变第四三才随用第五
卷二
辨将第六论将第七出将第八军令第九船战第十步战第十一
卷三
兵机统论第十二军谋第十三教战第十四先谋第十五先胜第十六胜败第十七知奸第十八夺恃第十九袭虚第二十任势第二十一使间第二十二分守第二十三
卷四
十可击第二十四五不可击第二十五五异第二十六五机第二十七被围第二十八围寇第二十九防敌第三十候敌第三十一追敌第三十二诡敌第三十三困敌第三十四周备第三十五远近第三十六
卷五
料地第三十七生地第三十八死地第三十九料山第四十料水第四十一料尘第四十二料敌阵第四十三料敌营第四十四料用天气第四十五料用地形第四十六逆用古法第四十七
卷六
水战第四十八水利第四十九水攻第五十过水第五十一寻水脉第五十二火利第五十三火攻第五十四守城法第五十五筑城第五十六城壕第五十七防城第五十八反浸第五十九弩台第六十烽火台第六十一望楼第六十二马铺第六十三游奕第六十四守城具第六十五攻城具第六十六地听第六十七失道第六十八
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大将旗鼓第七十阵将旗鼓第七十一金鼓第七十二蠡角第七十三鼓角第七十四漏法第七十五传箭第七十六测影第七十七
卷八
结营统论第七十八六甲第七十九地势第八十山势第八十一四兽第八十二握奇营第八十三偃月营第八十四教弩第八十五教弓第八十六教旗第八十七校猎第八十八军乐第八十九军赐第九十大将军员第九十一阵将军员第九十二队将军员第九十三征马第九十四牧放第九十五
卷九
四阵统论第九十六飞鹗阵第九十七长虹阵第九十八重覆阵第九十九八卦阵第一百飞辕阵第一百一
卷十
相人第一百二金疮统论第一百三治金疮第一百四疫气统论第一百五治疫气第一百六治皲瘃第一百七禳厌第一百八相马统论第一百九马忌第一百一十马毛利害第一百一十一治马金疮药第一百一十二治马杂病第一百一十三
卷十一
天时统论第一百一十四出军日第一百十五四战图第一百十六孤虚第一百十七九胜法第一百十八地兵法第一百十九黄幡虎尾第一百二十游门第一百二十一八卦第一百二十二五姓第一百二十三天罡第一百二十四雷公第一百二十五十二将第一百二十六三九第一百二十七
卷十二
六壬传课第一百二十八遁甲游都第一百二十九五行胜负第一百三十战位第一百三十一八宫第一百三十二
卷十三
占相兵临利害第一百三十三占兵已交胜负第一百三十四占伏兵第一百三十五占疑左右近地伏兵第一百三十六占偷城及掳掠第一百三十七占疑有人谋己第一百三十八占灾危第一百三十九占野地立营止宿第一百四十占渡关梁探贼第一百四十一
卷十四
占星统论第一百四十二日第一百四十三月第一百四十四杂星第一百四十五客星第一百四十六妖星第一百四十七流星第一百四十八彗星第一百四十九
卷十五
五星统论第一百五十木星第一百五十一火星第一百五十二金星第一百五十三水星第一百五十四土星第一百五十五
卷十六
分野统论第一百五十六老人星第一百五十七大火第一百五十八析木第一百五十九星纪第一百六十元枵第一百六十一し訾第一百六十二降娄第一百六十三大梁第一百六十四实沈第一百六十五鹑首第一百六十六鹑火第一百六十七鹑尾第一百六十八
卷十七
云气统论第一百六十九杂云气第一百七十胜兵云气第一百七十一城上云气第一百七十二将军云气第一百七十三伏兵云气第一百七十四奸贼云气第一百七十五败兵云气第一百七十六
卷十八
天第一百七十七地第一百七十八虹霓第一百七十九雷霆第一百八十战候第一百八十一杂占第一百八十二占风统论第一百八十三五音占风第一百八十四刑杀占风第一百八十五十二位占风第一百八十六逆风第一百八十七风雨杂占第一百八十八八节占风第一百八十九
卷十九
时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运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一杂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二时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三六甲占乌情第一百九十四
卷二十
誓文第一百九十五祭ㄌ沙门天王文第一百九十六祭风伯雨师文第一百九十七祭山川神文第一百九十八祭黄帝文第一百九十九祭?尤文第二百祭八神文第二百一祭当境神文第二百二牙旗神第二百三门旗文第二百四五方旗文第二百五六纛旗文第二百六五兵文第二百七马文第二百八衅鼓文第二百九回兵第二百一十

许洞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海公大红袍传
佚名
《海公大红袍传》是明清公案小说的经典,生动描绘了清官海瑞公正审案的故事。作品基于民间轶事,通过“好事者以耳目所睹记”的叙述方式反映普通民众对政治清明的渴望。然而,小说中案件与历史记载差异显著,并不适合作为研究海瑞的史料。相反,它通过虚构情节传递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唤起对清官理想的共鸣,反思与期盼明清时代的政治风气。
太玄经
杨雄
《太玄经》是由西汉末年学者扬雄编撰的重要哲学著作,也称《扬子太玄经》或《玄经》。其核心思想为“玄”,代表最高范畴,融汇了儒、道及阴阳三家思想。书中模仿《周易》的体裁,探讨宇宙生成、事物发展规律,并通过占卜形式描绘世界图示。《太玄经》提出事物发展有九个阶段,探索对立统一关系,具有深刻的辩证法观念。此书在后世影响深远,东汉及北宋等学者曾为其注释和阐发,使其成为汉代哲学的重要代表。
韩诗外传
韩婴
《韩诗外传》是汉代学者韩婴创作的一部以《诗经》为基础的杂编,包含360条趣闻、道德教义和伦理指导。书中每条内容结尾均附有相关《诗经》引文,展示其在政事与辩论中的实用性。尽管与《诗经》紧密相连,但《韩诗外传》并非注释或阐发,而是一种实践示范,折中多种哲学思想。该书成书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因缺失部分内容而存疑,但仍然影响了后世汉代的选集,如《说苑》和《新序》等。
武王伐纣平话
佚名
《武王伐纣平话》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部经典作品,讲述了西周开国之君武王克殷纣的传奇故事。故事以周武王的英雄事迹为主线,生动描绘了他带领部落联合反抗暴虐的商朝皇帝纣王,推进正义与道德的斗争。书中描述了各路英豪的勇猛与智慧,展现了忠诚与背叛、阴谋与斗争的复杂情感。作品不仅富含历史背景,还蕴含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古人对王道仁政的追求。其洗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情节,使其在古典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苏洵集
苏洵
《苏洵集》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作品总集,汇集了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几策》《权书》等,反映出其在散文和政论领域的卓越成就。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出生于今四川眉山,是与孙子苏轼和苏辙共同被称为“三苏”的著名文学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以其清晰明快的论述风格和雄厚的笔力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