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作者:房玄龄
《晋书》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由房玄龄等21位史学家于唐代修撰,涵盖从三国时期到东晋的历史(公元220年至420年)。该书以其详细的资料和创新的“载记”体例,为研究十六国及晋代的重要参考。然而,尽管《晋书》在内容和体例上都有所成就,仍存在如记述荒谬、史料取舍不够严谨等问题。它不仅弥补了《三国志》等历史书籍的不足,也为后代研究晋朝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完整的《晋书》共有130卷,至今对中国历史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目录

帝纪
帝纪第一 宣帝帝纪第二 景帝 文帝帝纪第三 武帝帝纪第四 惠帝帝纪第五 孝怀帝 孝愍帝帝纪第六 元帝 明帝帝纪第七 成帝 康帝帝纪第八 穆帝 哀帝 海西公帝纪第九 简文帝 孝武帝帝纪第十 安帝 恭帝
志第一 天文上(天体 仪象 天文经星 二十八舍 二十八宿外星 天汉起没十二次度数 州郡躔次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杂星气 史传事验)志第三 天文下(月五星犯列舍 经星变附见 妖星客星 星流陨 云气)志第四 地理上志第五 地理下(青州 徐州 荆州 扬州 交州 广州)志第六 律历上志第七 律历中志第八 律历下志第九 礼上志第十 礼中志第十一 礼下志第十二 乐上志第十三 乐下志第十四 职官志第十五 舆服志第十六 食货志第十七 五行上志第十八 五行中志第十九 五行下志第二十 刑法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上列传第二 后妃下列传第三 王祥(王览) 郑冲 何曾(何劭 何遵) 石苞(石崇 欧阳健 孙铄)列传第四 羊祜 杜预(杜锡)列传第五 陈骞子舆 裴秀子頠 秀从弟楷 楷子宪列传第六 卫瓘子恆 孙璪 玠 张华子祎 韪 刘卞列传第七 宗室列传第八 宣五王列传第九 王沈(子浚) 荀顗 荀勖(子籓 籓子邃 闿 籓弟组 组子奕) 冯紞列传第十 贾充 郭彰 杨骏列传第十一 魏舒 李憙 刘寔 高光列传第十二 王浑(子济) 王濬 唐彬列传第十三 山涛(子简 简子遐) 王戎(从弟衍 衍弟澄) 郭舒 乐广列传第十四 郑袤(子默 默子球) 李胤 卢钦(弟珽 珽子志 志子谌) 华表(子廙 廙子恆 廙弟峤) 石鉴 温羡列传第十五 刘毅(子暾) 程卫 和峤 武陔 任恺 崔洪 郭奕 侯史光 何攀列传第十六 刘颂 李重列传第十七 傅玄(子咸 咸子敷、咸从父弟祗)列传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阎缵列传第十九 阮籍(兄子咸 咸子瞻 瞻弟孚 从子修 族弟放 放弟裕) 嵇康 向秀 刘伶 谢鲲 胡毋辅之(子谦之) 毕卓 王尼 羊曼 光逸列传第二十 曹志 庾峻(子珉 敳) 郭象 庾纯(子旉) 秦秀列传第二十一 皇甫谧子方回 挚虞 束皙 王接列传第二十二 郤诜 阮种 华谭 袁甫列传第二十三 愍怀太子(子囗 臧 尚)列传第二十四 陆机(孙拯 弟云 云弟耽 从父兄喜)列传第二十五 夏侯湛(弟淳 淳子承) 潘岳(从子尼) 张载(弟协 协弟亢)列传第二十六 江统(子囗 惇) 孙楚(孙统) 绰 列传第二十七 罗宪(兄子尚) 滕修 马隆 胡奋 陶璜 吾彦 张光 赵诱列传第二十八 周处(子 子勰 弟札 札兄子筵) 周访(子抚 抚子楚 楚子琼 琼子虓 抚弟光 光子仲孙)列传第二十九 汝南文成王亮(子粹 矩 子祐 羕 宗 熙) 楚隐王玮 赵王伦王冏(郑方) 长沙王乂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东海孝献王越列传第三十 解系(弟结 结弟育) 孙旂 孟观 牵秀 缪播(从弟胤) 皇甫重张辅 李含 张方 阎鼎 索靖(子綝) 贾疋列传第三十一 周浚(子嵩 谟 从父弟馥 成公简 苟晞 华轶 刘乔(孙耽 耽子柳列传第三十二 刘琨(子群 琨兄舆 舆子演 祖逖(兄纳列传第三十三 邵续 李矩 段匹磾 魏浚(族子该 郭默)列传第三十四 武十三王 元四王 简文三子列传第三十五 王导(子悦 恬 洽 协 劭 荟 洽子殉 珉 劭子谧)列传第三十六 刘弘 陶侃列传第三十七 温峤 郗鉴(子愔 愔子超 愔弟昙 鉴叔父隆)列传第三十八 顾荣 纪瞻 贺循 杨方 薛兼列传第三十九 刘隗(孙波) 刁协(子彝 彝子逵) 戴若思(弟邈 周顗)列传第四十 应詹 甘卓 邓骞 卞壸(从父兄敦 刘超 钟雅)列传第四十一 孙惠 熊远 王鉴 陈頵 高崧列传第四十二 郭璞 葛洪列传第四十三 庾亮(子彬 羲 龢 弟怿 冰 条 翼)列传第四十四 桓彝(子云 云弟豁 豁子石虔 虔子振 虔弟石秀 石民 石生 石绥石康 豁弟秘 秘弟冲 冲子嗣 嗣子胤 嗣弟谦 谦弟修 徐宁列传第四十五 王湛(子承 承子述 述子坦之 祎之 坦之子恺愉 国宝 忱 愉子绥承族子峤 袁悦之 祖台之) 荀崧(子蕤 羡) 范汪(子宁 叔坚) 刘惔 张凭 韩伯列传第四十六 王舒(子允之) 王廙(弟彬 彬子彪之 彬从兄棱) 虞潭(孙啸父兄子 斐) 顾众 张闿列传第四十七 陆晔(弟玩 玩子纳 何充 褚翜 蔡谟 诸葛恢 殷浩(顾悦之 蔡裔)列传第四十八 孔愉(子汪 安国 弟祗 从子坦 严 从弟群 群子沉 丁潭 张茂陶回列传第四十九 谢尚 谢安(子琰 琰子混 安兄奕 奕子玄 安弟万 万弟石 石兄子朗朗弟子邈列传第五十 王羲之(子玄之 凝之 徽之 徽之子桢之 徽之 弟操之 献之 许迈列传第五十一 王逊 蔡豹 羊鉴 刘胤 桓宣(族子伊 硃伺 毛宝(子穆之 刘遐邓岳(子遐 硃序)列传第五十二 陈寿 王长文 虞溥 司马彪 王隐 虞预 孙盛 干宝邓粲 谢沉 习凿齿 徐广列传第五十三 顾和 袁瑰(子乔 乔孙松 瑰弟猷 从祖准 准孙耽 耽子质 质子湛豹) 江逌(从弟灌 灌子绩 车胤 殷顗 王雅)列传第五十四 王恭 庾楷 刘牢之(子敬宣) 殷仲堪 杨佺期列传第五十五 刘毅(兄迈) 诸葛长民 何无忌 檀凭之 魏咏之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子寔 寔弟茂 寔子骏 骏子重华 华子耀灵 灵伯父祚 灵弟玄靓 靓叔天锡)列传第五十七 凉武昭王(子士业)列传第五十八 孝友 李密 盛彦 夏方 王裒 许孜 庾衮 孙晷 颜含 刘殷 王延 王谈桑虞 何琦 吴逵列传第五十九 忠义 列传第六十 良吏 鲁芝 胡威 杜轸 窦允 王宏 曹摅 潘京 范晷 丁绍 乔智明 邓攸 吴隐之列传第六十一 儒林 范平 文立 陈邵 虞喜 刘兆 氾毓 徐苗 崔游 范隆 杜夷 董景道 续咸 徐邈 孔衍 范宣 韦謏 范弘之 王欢列传第六十二 文苑 应贞 成公绥 左思 赵至 邹湛 枣据 褚陶 王沉 张翰 庾阐 曹毗李充 袁宏 伏滔 罗含 顾恺之 郭澄之列传第六十三 外戚 羊琇 王恂 杨文宗 羊玄之 虞豫 庾琛 杜乂 褚裒 何准 王濛王遐 王蕴 褚爽列传第六十四 隐逸列传第六十五 艺术列传第六十六 列女列传第六十七 四夷列传第六十八 王敦 桓温列传第六十九 桓玄 卞范之 段仲文列传第七十 王弥 张昌 陈敏 王如 杜曾 杜弢 王机 祖约 苏峻 孙恩 卢循谯纵 载记序载记序
载记
载记第一 刘元海(子和 刘宣)载记第二 刘聪载记第三 刘曜载记第四 石勒上载记第五 石勒下载记第六 石季龙上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载记第八 慕容廆载记第九 慕容皝载记第十 慕容俊载记第十一 慕容 慕容恪 阳骛 皇甫真载记第十二 苻洪 苻健 苻生 苻雄 王堕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载记第十四 苻坚下(王猛 苻融 苻朗)载记第十五 苻丕 苻登载记第十六 姚弋仲 姚襄 姚苌载记第十七 姚兴上载记第十八 姚兴下载记第十九 姚泓载记第二十 李特 李流载记第二十一 李雄 李班 李期 李寿 李势载记第二十二 吕光 吕纂 吕隆载记第二十三 慕容垂载记第二十四 慕容宝 慕容盛 慕容熙 慕容云载记第二十五 乞伏国仁 乞伏乾归 乞伏炽磐 冯跋(冯素弗)载记第二十六 秃发乌孤 秃发利鹿孤 秃发 傉檀载记第二十七 慕容德载记第二十八 慕容超载记第二十九 沮渠蒙逊载记第三十 赫连勃勃

房玄龄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论语注疏
何晏,邢邴
《论语注疏》是三国时期何晏与北宋邢昺共同注释的经典著作,共二十卷,归属于“十三经注疏”系列。它在保护和吸收前人注释的同时,针对古代名物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成为《论语》的标准注疏。书中对古词义的精确阐释,帮助现代读者理解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论背景,如“攻乎异端”的真实含义。此外,古注虽有局限,却通过校勘与释义有助于澄清历史与文化的误解,展示了儒学的深厚底蕴及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老残游记
刘鹗
《老残游记》是清末作家刘鹗的代表作,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讲述游方郎中老残的经历,深刻批判清官腐败,揭示社会矛盾。刘鹗运用生动的文笔和新颖的比喻,表现音乐与艺术的融合。书中人物形象鲜明,展现了清代官员的残忍与刚愎,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尽管情节松散,但其布局自由,体现了近现代抒情小说特征。该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已有众多版本与外文译本,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财富。
二度梅全传
天花主人
《二度梅全传》是一部经典的中国戏曲作品,属于京剧的代表剧目之一。故事围绕着梅氏姐妹的悲情命运展开,展现了她们在家国情仇与个人情感之间的艰难抉择。通过精彩的唱腔和独特的人物塑造,作品深刻揭示了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坚韧与无奈。她们在逆境中不断追求真爱与自由,最终实现了精神的升华。这部剧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更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人性的复杂与深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八仙出处东游记
吴元泰
《八仙出处东游记》,又名《东游记》,是明代作家吴元泰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共二卷五十六回。书中描绘了八位神仙——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和曹国舅的修炼历程,故事取材于《争玉板八仙过沧海》。八仙因龙太子摩揭夺取蓝采和的玉版而与龙王展开激烈战斗,最终由孙悟空助阵,击败天兵天将。该作品为研究神话和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中。
幻中游
烟霞主人
《幻中游》是清代白话长篇小说,别名《幻中游醒世奇观》,由不详身份的作者于乾隆年间创作。小说以明代魏忠贤专权时期为背景,深刻揭示政治腐败、宦官专政的黑暗现实,描绘了石峨一家遭受迫害的悲欢离合。作品通过描绘不公与忠奸之争,展现了历史的沉浮与人性的复杂。小说艺术上巧妙结合理念与生动形象,使人对人物命运感同身受,呈现出深厚的社会批判,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