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
《旧五代史》是北宋时期由薛居正及其他学者撰写的历史著作,最初名为《梁唐晋汉周书》,后因欧阳脩的《新五代史》而被称为“旧”。全书记载了907年至960年间五代时期的历史,内容涵盖梁、唐、晋、汉、周等王朝,共150卷,包括本纪、列传和志等部分。尽管其原本已经散佚,但《旧五代史》在明清时期通过《永乐大典》和《册府元龟》等文献得以辑录。现今该书被认为比《新五代史》更具史料价值,是研究五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目录

梁书
太祖纪一太祖纪二太祖纪三太祖纪四太祖纪五太祖纪六太祖纪七末帝纪上末帝纪中末帝纪下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宗室列传三列传四列传五列传六列传七列传八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
唐书
武皇纪上武皇纪下庄宗纪一庄宗纪二庄宗纪三庄宗纪四庄宗纪五庄宗纪六庄宗纪七庄宗纪八明宗纪一明宗纪二明宗纪三明宗纪四明宗纪五明宗纪六明宗纪七明宗纪八明宗纪九明宗纪十闵帝纪末帝纪上末帝纪中末帝纪下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宗室列传三 宗室列传四列传五列传六列传七列传八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
晋书
高祖纪一高祖纪二高祖纪三高祖纪四高祖纪五高祖纪六少帝纪一少帝纪二少帝纪三少帝纪四少帝纪五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宗室列传三列传四列传五列传六列传七列传八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
汉书
高祖纪上高祖纪下隐帝纪上隐帝纪中隐帝纪下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宗室列传三列传四列传五列传六
周书
太祖纪一太祖纪二太祖纪三太祖纪四世宗纪一世宗纪二世宗纪三世宗纪四世宗纪五世宗纪六恭帝纪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宗室列传三列传四列传五列传六列传七列传八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
列传
世袭列传一世袭列传二僭伪列传一僭伪列传二僭伪列传三外国列传一外国列传二
志一 天文志志二 历志志三 五行志志四 礼志上志五 礼志下志六 乐志上志七 乐志下志八 食货志志九 刑法志志十 选举志志十一 职官志志十二 郡县志(案:《郡县志序》,原本阙佚。)

薛居正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大方广宝箧经
求那跋陀罗
《大方广宝箧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文献。该经主要讲述了佛陀通过比喻和教义,阐述了菩萨行和智慧的重要性。经文中,佛陀强调了信仰的力量和对众生的慈悲,鼓励修行者发愿利益他人,追求解脱与觉悟。其内容丰富,涵盖了信仰、修行和智慧等多方面,是研究佛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典籍。通过诵读和理解《大方广宝箧经》,信众能够获得心灵的启迪及对生命的深刻领悟,进而提升自身的修行境界。
新序
刘向
《新序》是西汉学者刘向创作的重要文献,共三十卷,现存十卷。该书以历史故事和传说为载体,形式上与《说苑》相似,旨在传达道德和人生哲理。《新序》通过鲜活的事例,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深具教育意义。其中,成语“叶公好龙”便源自此书,生动描绘了伪善者的形象。作为传世经典,《新序》不仅是哲学与历史的宝贵资料,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启迪。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般若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深刻阐述了六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本经通过寓教于乐的故事和论述,引导修行者理解生命的真谛,培养慈悲心和智慧,以渡己度人。经文强调内心的觉醒和对他人的关怀,旨在帮助众生超越烦恼,达到理想的涅槃境界。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修行者,此经典皆为提升修行水平的重要指引。
发觉净心经
志德
《发觉净心经》是一部深入探讨心灵净化与觉悟的经典著作。它融合了佛教智慧与现代心理学理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练习,帮助读者识别内心的烦恼与困惑,提供有效的方法实现内心的宁静与清晰。书中强调慈悲、智慧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引导人们走向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与心灵觉醒。不论你是初学者还是修行者,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珍贵的指导与启示,让你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宁静的港湾,开启心灵的成长之旅。
海国春秋
汪寄
《海国春秋》是清代作家汪寄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称《希夷梦》。故事围绕韩速和闾丘仲卿两位英雄在海国建立功业的五十年历程,与宋朝兴衰交织。情节曲折,描绘了他们为复仇而投南唐,经历黄山希夷洞府的奇幻冒险。在海国,他们于浮石国展现才华,平定内乱,治理水患,最终得以实现报仇与复国的理想。随着时局变化,二人终于意识到对过往的执念终将幻灭,选择随希夷老祖归隐,充分体现了历史的轮回与对命运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