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

作者:何晏,邢邴
《论语注疏》是三国时期何晏与北宋邢昺共同注释的经典著作,共二十卷,归属于“十三经注疏”系列。它在保护和吸收前人注释的同时,针对古代名物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成为《论语》的标准注疏。书中对古词义的精确阐释,帮助现代读者理解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论背景,如“攻乎异端”的真实含义。此外,古注虽有局限,却通过校勘与释义有助于澄清历史与文化的误解,展示了儒学的深厚底蕴及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目录

论语注疏解经序卷一 学而第一卷二 为政第二卷三 八佾第三卷四 里仁第四卷五 公冶长第五卷六 雍也第六卷七 述而第七卷八 泰伯第八卷九 子罕第九卷十 乡党第十卷十一 先进第十一卷十二 颜渊第十二卷十三 子路第十三卷十四 宪问第十四卷十五 卫灵公第十五卷十六 季氏第十六卷十七 阳货第十七卷十八 微子第十八卷十九 子张第十九卷二十 尧曰第二十

何晏,邢邴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春秋公羊传注疏
何休,徐彦
《春秋公羊传解诂》是东汉学者何休(129-182)历时十七年精心撰写的重要儒家经典注疏,旨在系统阐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奠定今文经学的基础。何休结合董仲舒的学说,废除章句之学,提出三科九旨的理论框架,为后世的儒家思想与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参考。同时,徐彦对该书的疏解保存了唐前的一些旧说,为公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著作为理解战国至汉代的儒家思想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持,影响深远。
海国春秋
汪寄
《海国春秋》是清代作家汪寄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称《希夷梦》。故事围绕韩速和闾丘仲卿两位英雄在海国建立功业的五十年历程,与宋朝兴衰交织。情节曲折,描绘了他们为复仇而投南唐,经历黄山希夷洞府的奇幻冒险。在海国,他们于浮石国展现才华,平定内乱,治理水患,最终得以实现报仇与复国的理想。随着时局变化,二人终于意识到对过往的执念终将幻灭,选择随希夷老祖归隐,充分体现了历史的轮回与对命运的感悟。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角色在三国时期的权谋斗争与英雄传奇。小说通过“桃园结义”和“赤壁之战”等经典情节,探讨忠诚、义气和智谋等主题,深受读者喜爱。尽管情节上有虚构,但其文化影响深远,广泛应用于成语、戏剧、电影和游戏等领域,成为历史与人性、道德的深刻探讨。值得反复阅读。
文子
辛钅开
《文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传为老子弟子文子所作,内容主要阐述老子思想,形式上常以“老子曰”开篇。书中包含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包括“道”的概念、自然规律等。其初见于《汉书·艺文志》,后经汉代竹简出土确认其存在。尽管有争议认为今本可能为伪作,但《文子》在唐代被尊为道教经典,与《老子》和《庄子》并列。今本分为十二篇,整体重视回归自然与道的分析,影响深远。
陈书
姚思廉
《陈书》是唐代姚思廉撰写的一部重要纪传体史书,共三十六卷,记录了南朝陈朝自陈武帝至陈后主的历史,涵盖约三十三年的重要史实。成书于636年,姚思廉辑录了先前的史料,尽力呈现史实。然而,《陈书》在内容上多隐恶扬善,不少关键事件未被详细记载,诸如陈霸先杀梁敬帝等,引发后世争议。尽管如此,它仍对了解陈朝的兴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后人评价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