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集
作者:
罗隐
《罗隐集》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集,包含了他的诗文创作。罗隐(833-909),字昭谏,原籍新城(今浙江富阳),以讽刺现实和抒发情感闻名。该集汇集了《甲乙集》、《谗书》、《广陵妖乱志》等重要作品,以及多篇序、论、碑铭等杂著,体现了罗隐多样的文学风格。此书是研究罗隐文学的重要资料,展现了晚唐时期的文人风貌。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罗隐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元史
宋濂
《元史》是明朝时期由宋濂等人编撰的一部重要纪传体史书,共210卷,是二十四史之一。该书的编纂始于1369年,朱元璋为此下令,采用丰富的元代资料作为基础,经过两次修订才于洪武三年基本成书。《元史》包含本纪、志、表和列传等多个部分,尽管其文笔和准确性备受质疑,但作为研究元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史料价值不可忽视。清代学者和后来的历史研究者也对其进行了多次补正和重修,进一步推动了对元代历史的理解与研究。
春秋繁露
董仲舒
《春秋繁露》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所著,分为十七卷、八十二篇,实际保留七十九篇,强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理念,主张天的意志主导宇宙万物。书中不仅阐述“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观,还涉及历史、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包括楚庄王、官制、阴阳等重要主题。被称为纬书,它与儒家经典相比,更加独立且具个人色彩,反映了秦汉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深化与再解读。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法天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典籍,属于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一。该经文深刻阐述了持咒的重要性及其对修行者的菩提心、智慧和慈悲的提升作用。通过诵读和修持此经,信众能够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光明,消除烦恼和障碍,增进智慧与德行。其教义强调了众生平等和广泛利益,激励修行者以慈悲心普度众生。此经在华严宗、天台宗等流派中具有广泛影响,为信仰者提供了深厚的灵性支持与指导。
道行般若经
支娄迦谶
《道行般若经》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文本,属于般若类经书,深奥而智慧无穷。经文探讨了般若(智慧)的本质,揭示了空性和中道的深刻哲理,强调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书中阐述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应当如何看待自我与世界,达到觉悟与解脱。通过智慧的修行,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无常和苦恼,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此经适合所有渴望探索内心世界与真理的修行者,值得细细品味与思考。
道教义枢
孟安排
《道教义枢》是唐代孟安排所著的道教教义书,共十卷,系统论述了道教三十七条核心教义。该书主要依托已失传的《玄门大义》,通过对其内容的剪辑与整合,意在提炼和显现道教的深奥教义。书中涵盖了诸如道德义、法身义、因果义等多样主题,反映了从南北朝至隋唐道教思想的历史演变。尽管《道教义枢》带有佛教色彩,且未能创立独特术语,但其宝贵资料为研究道教哲学与教义提供了重要参考,承载了繁荣的道教经典与思想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