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
上一章

第九十二回 草弹章林润参逆党 改口供徐阶诛群凶

词曰:

风雨倾欹欲倒墙,旧弹章引新章。覆巢之下无完卵,宰相今成乞丐郎。

改口供,奏君王,安排利刃诛豺狼。霎时富贵归泉壤,空教磷火对寒霜。

右调《思佳客》

话说明帝降了锁拿严世蕃旨意,这日刑部即将本内有名人犯一一传去。也不敢将他下监,俱安顿在大堂傍边空闲屋内。

各官俱送酒席。次日早,明帝御偏殿,严嵩免冠顿首,痛哭流涕,诉说平日治家严肃,从不敢纵子孙并家奴等为非。明帝笑道:“国家事自有公议,俟三法司审拟后,朕自有道理。”严嵩含泪退下。过了十二三天,法司还未审明回奏。只缘严嵩势倾中外,又兼三法司内,到有一牛是他父子的党羽。不但不敢将世蕃等加刑,就是家人阎年,连重话儿也不敢问他一句。严世蕃到口若悬河,力辨事事皆虚。只求参奏,也将邹应龙革职对审。三法司见旨意严切,诚恐明帝喜怒不测,又不敢将应龙参奏。因此日日挨磨,只等严嵩于中斡旋了事。

一日,吏部尚书徐阶有本部要紧事件,面奏请旨,在宫门等候。太监乔承泽传他入去,到一小屋内,明帝独坐,徐阶跪伏面前。明帝笑着教他起来,赐坐。徐阶谢恩坐了。明帝问了回吏部事务完毕,正欲退出,明帝道:“御史邹应龙参奏严世蕃等,朕着拿交刑部会同三法司审讯,怎么半个多月,不见回覆。想是人犯未齐么?”徐阶跪奏道:“此事有无虚实,只用问严世蕃、阎年便可定案。余犯即有未到的,皆可过日再问。”

明帝道:“卿所言极是。怎么许久不见回覆?”徐阶故作无可分辨之状,伏首不言。明帝大怒道:“朕知道了。想是三法司惧怕严嵩比朕还加倍么?”徐阶连忙叩头,又不回奏一语。

明帝道:“卿可照朕适才话,示知三法司。再传旨,着锦衣卫陆炳同三法司严刑审讯,定拟速奏。若少有瞻徇,与世蕃等同罪。”徐阶唯唯退出。到内阁,将明帝大怒所下旨意,写了片纸,差内阁官示知三法司并锦衣卫这几处衙门。

严嵩见了这道谕旨,大是惊惧。又见传旨的是徐阶,就知道是徐阶有密奏了。连忙回家,备名帖,请徐阶午间便饭。徐阶也怕严嵩心疑,只得拨冗一到。严嵩亲自接到大门院中,让徐阶到自己住的内房坐下。徐阶问:“有别客没有?”严嵩道:“止是大人一位。”少刻,酒肴齐备。见执壶捧杯,都是些朱颜绿鬓少年有姿色妇人。内中他儿子世蕃的侍妾,到自多一半。

这是严嵩恐徐阶与他作对,又深知他是明帝信爱之人,这许多妇女内,若徐阶看中那几个,便是他儿子的小女人,他就于本日相送,总以长保富贵为主。这也是他到万无奈何处才想出这条主见,要打动徐阶。严嵩捧一杯酒,亲自放在徐阶面前,随即跪了下去。慌的徐阶也陪跪在一边,说道:“老太师太忘分了,徐阶如何当得起!”严嵩哭着说道:“老夫父子蒙圣恩隆施过厚,久干众恶,朝中文武大臣,惟大人与嵩最厚。今小儿世蕃同孙鹄、鸿,也平白下在狱中。诸望大人垂怜,倘邀福庇瓦全。我父子尚非草木,我还是可以报答大人的人。”徐阶心里骂道:“这老奸巨滑的奴才,又想出这样个法儿牢笼我。”

口中连连说道:“老太师请起,徐阶有可用力处,无不尽命。

长公大人,不过暂时浮沉,指顾便可立白。太师只管放心,晚生今早是因本部事件,候旨宫门,并未见圣上。系太监乔承泽传旨于晚生,晚生传旨于内阁。老太师毋生别疑。”严嵩佯问道:“今日大人还到宫门前么?老夫那里晓得,并连大人传旨的话也不晓了。老夫今日请大人,是为小儿下狱,共商解救之法。大人如此表白,到是大人多疑了。”说罢,又连连顿首,然后一同起来。

徐阶陪跪了这大半晌,心上越发不快活。肚里骂了许多无耻的老奴才。于是两人对坐,酒菜齐行。烹调的色色精美,有许多认不出的食物。席间,又请教救世蕃之法。徐阶初时说些不疼不痒的话,怎当得严嵩苦苦相逼,只得应承在明帝前挽回。

严嵩方才心喜,出席顿首叩谢。在严嵩的意见,也不望徐阶帮助,只求他不掇弄就罢了。今见许了挽回,便叫过众妇女,尽跪在徐阶面前,以家口相托,说了多少年老无倚、凄凉可怜的话。又请徐阶于众妇人中,拣选五六个服侍之人,倘邀垂爱,今晚即用轿送去。徐阶辞之至再,严嵩又让之至再。鬼弄到定更时,见徐阶决意一个不要,方放徐阶回家。又亲自送到轿前,看的坐了轿才歇。

次日,陆炳同三法司会审,止将阎年、罗龙文各夹了一夹棍,拣了几件贪赂的事,问在他两个身上,拟发边地充军。严世蕃止失查家人犯赃,罗龙文系与阎年做过付,与世蕃无干涉。

也不敢拟他罪名。请旨定夺。凡应龙所参项治元并严鹄骚扰驿地等事,皆付于虚。疏入,明帝也有些心疑,将世蕃并其子严鹊发遣雷州,余俱着发烟瘴地方充军。还是体念严嵩,开恩的意见。过了两日,又下特旨:严鹄免其发遣,着留养严嵩左右。

这两道旨意传出,大失天下人心。都说严世蕃等罪大恶极,怎么止问个发遣?还将严鹄放回都中?将三法司并锦衣卫这几个审官,骂的臭烂不堪。为他们徇情定拟,以实为虚。

此时惟副都御史黄光升、锦衣卫陆炳,愧悔欲死。因此朝中又出了几个抱不平的官儿,连名题参严嵩。明帝将严嵩革职,徐阶补了大学士缺。众人越发高兴起来,又出来几十个打死狗的,你参一本。我参一本。还有素日在严嵩父子门下做走狗的人,也各具名题参,又将以前参过严嵩父子的诸官,或被害,或革职,或抄没,或遣发,俱开列名姓,如童汉臣、陈玤、陈绍诗、谢瑜、叶经、王宗茂、赵锦、沈良才、喻时、王萼、何维伯、励汝近、杨继盛、张翀、董传策、周铁、赵经、丁汝夔、王忬、沈练、吴时来、夏言等。俱请旨开恩,已革者复职简用,已故者追封原官,抄没者赏还财产,现任者交部议叙。又将严嵩父子门下党恶,大小官员,开列八十余人。已故者请革除,追夺封典,现任者请立行斥革。或连名,或独奏,闹了二十余天。通是这些本章。闹的明帝厌恶之至。到反念严嵩在阁最久,没一天不和他说几句话儿,一旦逐去,心上甚不快活,不由的迁怒在邹应龙身上。

一日,问徐阶道:“应龙近日做什么?”徐阶道:“应龙在通政司办事。”明帝怒道:“是你着他做通政司么?”徐阶顿首道:“臣何许人,敢私授应龙官爵?陛下下旨,二部朱批,现存内阁。”明帝听了,原是自己放的官职,也没法逐应龙。

复向徐阶道:“近来朝中诸官五日不参奏严嵩父子,严嵩朕已斥革,世蕃业经发遣,他们还喋喋不已,意欲将严嵩怎么?嗣后再有人参严嵩父子者,定和邹应龙一同斩首。”诸官听了这道严旨,方大家罢休。应龙因明帝有徐阶私授通政司之说,仍旧回都察院去。都察院因已出缺,补授有人,不敢留应龙在衙门内,应龙才弄的两下不着。徐阶闻知,将应龙请去,说道:“你的话,我前已奏明,你若回避,到是违旨了。”应龙听了这话,又复到通政司任中,京师传为笑谈。俱言已倒了的严嵩,其余宠尚如此利害。一则见参他之难,二则见明帝和严嵩也是古今人解说不来的缘法。

再说林润自巡按江南后,到处里与民除害,豪强敛迹,大得清正之誉。那日办完公事,阅邸抄,见应龙参世蕃本章,已奉旨将严世蕃等拿送法司审讯。应龙又升了通政司正卿,不竟狂喜道:“有志者,事竟成也!”过些时,知将世蕃等遣发边郡,又过些时,知将严嵩革职。虽然快活,到的心上以为未足。

一日,在松江地方,风闻严世蕃、阎年等,或在扬州,或在南京,日夜叫梨园子弟唱戏,复率领许多美姬游览山水,兼交接仕宦,藉地方官威势,凌虐商民,并不赴配所。林润得了这个信儿,即从松江连夜赶回扬州,便接了三百余张呈词,告严世蕃并他家人严冬,率皆霸占田产,抢夺妇女等事。林润大怒道:“世蕃等不赴配所,已是违旨。复敢在我巡历地方生事不法,真是我不寻他,他反来寻我!”于是连夜做了参本,上写道:巡按江南等处地方监察御史臣林润,一本为贼臣违旨横行,据实参奏事。窃严嵩同子世蕃,紊乱国政。数年来颐指公卿,奴视将帅,筐篚苞苴,辐辏山积。忠直之士被其陷害者,约五十余人。种种恶迹,俱邀圣鉴。严嵩罢归田里,世蕃等各遣发极边。讵意世蕃等不赴配所,率党羽阎年、严冬、罗龙文、牛信等,在南京、扬州二地,广治府第,日役众至四千余人。

且复乘轩衣蟒,携姬妾并梨园子弟,行歌通衢。每逢夜出,灯火之光,照耀二十余里。更复招纳四方亡命,以故江洋大盗,多栖身字下,致令各府县案情难结。仍敢同罗龙文诽谤时政,不臣已极。其霸民田产、夺民妻女,尚其罪之小者也。臣巡历所至,收士庶控伊等呈词,已三百余纸。率皆藐法串奸,干犯忌讳等事。似此违旨横行之徒,断难一刻姑容。请旨即行正法,并抄没其家私。天下幸甚!谨奏。

这本到了通政司,邹应龙看后大喜。知林润系徐阶门生,随即袖了,到徐阶家来。直等至灯后方回,应龙见后,将林润参本取出,着徐阶看视。徐阶看完,问应龙道:“老长兄以为何如?”应龙道:“此本情节参的颇重,严嵩父子恐无生理。

“徐阶摇着头儿笑道:“复行拿问必矣,死犹未也。俟世蕃等到日,我自有道理。”应龙别了回来,将此本连夜挂号,次早送入。

午间有旨:着林润知会本地文武,将严世蕃等即行严拿,毋得走脱一人。星速解交刑部,并将江南所有财产,藉没入官。

家属无论老幼,俱行监禁。再行文江西袁州并各府州县,查其有无寄顿,不得私毫徇隐,致干同罪。

此旨一下,中外称快。只二十来天,即将世蕃等并从恶不法之徒二百余人,陆续解交刑部。又于扬州、南京并严嵩祖籍三处,抄得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二千万余两,珠玉珍玩,又值数百万两。抄得阎年、罗龙文亦各二十余万、十数万不等。田产尚不在算内。闻者无不吐舌。明帝看了严嵩家私清册,并三处总数,大为惊异。立即传旨于江西抚巨,将严鹄在本地正法。

到审时,将世蕃等提出监内。三法司还是旧人,审却不是旧日的审法了。将严世蕃等五刑并用,照林润所奏,事事皆问实。

惟诽谤时政并窝藏江洋大盗,世蕃同罗龙文叠夹三四次,死不肯承认。副都御史黄光升,将世蕃等口供先送徐阶看阅。

徐阶道:“诸公欲严公子死乎?生乎?”光升道:“欲此子死久矣。”徐阶道:“口供内止治第役众,乘轩衣蟒,并霸产奸淫等事,连诽谤时政一款,还没有问在里面。焉能死严公子也?依我意见,将口供内加两条,言世蕃听其党羽鼓孔诏以南昌仓地有王气,世蕃霸盖府第居祝又言罗龙文曾差牛信暗传私书于倭寇,约他直捣浙江平湖为内应。加此二条,不但严公子立死,即严嵩亦难逃法网。”光升道:“林巡按原参内没有这些话,世蕃等亦断断不肯承认,奈何?”徐阶笑道:“我也知道原参内没有这话。难道当审宫的就不会说是余外究出来么?不管他承认不承认,竟硬替他添到口供内。圣上见此二条,必大怒恨,无暇问其有无也。”光升听了,得意之至,拿回原供与三法司,共商启奏不题。

再说世蕃连日受刑,见三法司将他们诸人口供议定,背间笑向阎年、罗龙文道:“我们又可以款段出都门矣。家私虽抄去,我还有未尽余财,尚可温饱几世,不愁做一大富翁。”罗龙文道:“我们口供内只诽谤时政和容隐大盗未招成,余事俱皆承认。按律问拟,决无生理,怎便说到款段出都门话?”世蕃又笑道:“你们那里晓得?圣上念我父主事最久,得罪人处必多,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既已抄没家私,便要怜我父子栖身糊口无地,早晚定有恩旨,连充发也要免的。你们只管放心,断不出我所料。”

要知严世蕃相貌,极其不堪。按《明史》传文所载,是个短项肥体、眇一目的人,他却包藏着一肚子才情。凡普天下大小各缺,某地出产何物,某衙门一年有多少进益,虽典史、巡检、闸坝微员缺之美恶,皆明如指掌。明帝常写出隐语,人皆不解,他一看便了然,即知明帝欲行何事。诏书青词,皆他替严嵩所拟。严嵩事事迎合上意,皆此子所教。后来世蕃做到工部侍郎,又兼上宝司事。位既尊了,便日事淫乐,无暇替严嵩谋画。因此年来严嵩屡失帝宠,正是成全乃父是他,败坏乃父也是他。他今日说款段出都门话。实是有八九分拿手,并不是安顿阎年等之心。后来有人替他打听,说将口供内加了前两条,世蕃放声大哭。龙文等再三问他,他也不说所哭原故。只言“死矣”两字而已。是世蕃最能揣夺明帝之心。偏遇着徐阶揣夺也不在他下,他两人做了对头,世蕃从何处活起?

三法司将世蕃、罗龙文、牛信定了为首谋逆,凌迟处死;彭孔诏、阎年、严鸿、严冬为从,立斩;余党或问拟斩绞监候,或军徒遣发,轻重不等。明帝果然大怒,传旨将世蕃、严鸿、罗龙文、阎年、牛信、彭孔诏、严冬七人,无分首从,皆立即斩决。又敕下江西文武大员,不许放严嵩出境。天下人闻之,无不大悦。

这时严嵩无可栖止,日在祖茔房内居祝起先还有几个家人侍妾相伴,到后来没的吃用,侍妾便跟上家人逃散去了。止留下严嵩一个,老无倚赖,每饿到极处,即入城在各铺户、各士庶家,要些吃食,还自称为太师爷。大要与他的,也不过十分之二三。更有可怜处,人若问他:“何以到这步田地?”他只是摇头,却说不出“冤枉”二字,并被人陷害话来。还有那些口头刻薄人,拿点酒食东西,满嘴里叫他“太师、老爷”,和他谈心,偏说他儿孙长短话,说的他苦痛起来,到落泪时,便劝他自荆严嵩未尝不以自尽为是,只是他心里还想着明帝一时可怜他,赏他养老的富贵,因此自己就多受些时罪了。

次后朝中追索严党,内外坏了许多官。本地文武听得风声利害,于大街小巷,各贴告示。有人和严嵩私语,周济一衣一食者,定照违旨拿究。谁还敢惹这是非?可怜严嵩,位至太师,享人间极富极贵四十余年,虽保全了个首领,却教五脏神大受屈抑,就是这样硬饿死了。死后,连个棺材没有。地方和保甲用席一领,卷埋入土,落了这样个回首。可见贪贿作恶害人何益?这都是外而邹应龙、徐阶、林润,内而袁太监、蓝道行、乔承泽,才成就了他父子、祖孙一家男妇结果。后来应龙仕至尚书,林润禀明林岱,上本归宗,也仕至尚书。林岱念桂芳年老,亦且相待恩厚,止上本移封本生父母。将长子、第三子俱归继本生父母,以承宗桃。留第二子接续桂芳一脉。朱文炜夫妇,俱富贵白头到老。这几家互结婚姻,而冷逢春更是富贵绵远。正是:

一人参倒众人参,参得严嵩家业干。

目睹子孙皆正法,衰年饿死祖茔前。

绿野仙踪
李百川
第一回 陆都管辅孤忠幼主 冷于冰下第产麟儿第二回 做寿文才传佥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三回 议赈疏口角出严府 失榜首回心守故乡第四回 割白镪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师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嘱妻子割断恋家心第六回 柳国宾都门寻故主 冷于冰深山遇大虫第七回 走荆棘投宿村学社 论诗赋得罪老俗儒第八回 泰山庙于冰打女鬼 八里铺侠客赶书生第九回 吐真情结义连城璧 设假局欺骗冷于冰第十回 冷于冰食秽吞丹药 火龙氏传法赐雷珠第十一回 伏仙剑柳社收厉鬼 试雷珠佛殿诛妖狐第十二回 桃仙客龙山烧恶怪 冷于冰玉洞炼神书第十三回 韩铁头大闹泰安州 连城壁被擒山神庙第十四回 救难友知州遭戏谑 医刑伤城璧走天涯第十五回 金不换扫榻留城璧 冷于冰回乡探妻儿第十六回 别难友凤岭逢木女 斩妖鼋川江救客商第十七回 请庸医文魁毒病父 索卖契淑女入囚牢第十八回 骂钱奴刎颈全大义 赎烈妇倾囊助多金第十九回 兄归乡胞弟成乞丐 婶守志亲嫂做媒人第二十回 金不换闻风赠路费 连城璧拒捕战官军第二十一回 信访查知府开生路 走怀仁不换续妻房第二十二回 断离异不换遭刑杖 投运河沈囊得外财第二十三回 入赌局输钱卖弟妇 引大盗破产失娇妻第二十四回 恤贫儿二士趋生路 送贞妇两鬼保平安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寻弟 见家书卜氏喜留宾第二十六回 救难裔月夜杀解役 请仙女淡笑打权奸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换 设重险聊试道中人第二十八回 会盟兄喜随新官任 人贼巢羞见被劫妻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亲骨肉 回怀庆欣遇旧知交第三十回 闻叛逆于冰随征旅 论战守文炜说军机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阵擒师尚义 出夏邑法败伪神师第三十二回 易军门邦辅颁新令 败管翼贼妇大交兵第三十三回 斩金花千冰归泰岳 杀大雄殷氏出贼巢第三十四回 囚军营手足重完聚 试降书将帅各成功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双得意 搬家眷夫妇两团圆第三十六回 走长庄卖法赚公子 入大罐举手避痴儿第三十七回 连城璧盟心修古洞 温如玉破产出州监第三十八回 冷于冰施法劫贪墨 猿不邪采药寄仙书第三十九回 贴赈单贿赂贪知府 借库银分散众饥民第四十回 恨贫穷约客商密室 走江湖被骗哭公堂第四十一回 散家仆解当还脚价 疗母病试泪拜名医第四十二回 买棺木那移烦契友 卖衣服竭力葬慈亲第四十三回 逢吝夫抽丰又失意 遇美妓罄囊两相交第四十四回 温如玉卖房充浪子 冷于冰泼水戏花娘第四十五回 连城璧误入骊珠洞 冷于冰奔救虎牙山第四十六回 报国寺殿外霹妖蝎 宰相府库内走银蛇第四十七回 寿虔婆浪子吃陈醋 伴张华嫖客守空第四十八回 听喧淫气杀温如玉 恨讥笑怒打金钟儿第四十九回 抱不平萧麻训妓女 打怨鼓金姐恨何郎第五十回 传情书帮闲学说客 入欲网痴子听神龟第五十一回 赴章台如玉释嫌怨 抱马桶苗秃受叱呼第五十二回 调假情花娘生闲气 吐真意妓女教节财第五十三回 萧麻子想钱卖册页 挡人碑装醉闹花房第五十四回 过生辰受尽龟婆气 交借银立见小人情第五十五回 爱情郎金姐贴财物 别怨女如玉下科场第五十六回 埋寄银奸奴欺如玉 逞利口苗秃死金钟第五十七回 郑龟婆闻唆拼性命 苗秃子惧祸弃家私第五十八回 投书字如玉趋州署 起脏银思敬入囚牢第五十九回 萧麻子贪财传死信 温如玉设祭哭情人第六十回 郑婆子激起出首事 朱一套审断个中由第六十一回 臭腥风庙外追邪气 提木剑云中斩妖奴第六十二回 掷飞针刺瞎妖鱼目 倩神雷拣得玉匣书第六十三回 温如玉时穷寻旧友 冷于冰得道缴天罡第六十四回 传题目私惠林公子 求富贵独步南西门第六十五回 游异国奏对得官秩 入内庭诗赋显才华第六十六回 结朱陈嫖客招驸马 受节钺浪子做元戎第六十七回 看柬帖登时得奇策 用火攻一夕奏神功第六十八回 赏勤劳荣封甘棠镇 坐叛党戴罪大军营第六十九回 城角陷吓坏痴情客 刀头落惊醒梦中人第七十回 听危言断绝红尘念 寻旧梦永结道中缘第七十一回 买衣米冷遇不平事 拔胡须辱挫作恶儿第七十二回 访妖仙误逢狐大姐 传道术收认女门生第七十三回 温如玉游山逢蟒妇 朱文炜催战失佥都第七十四回 寄私书一纸通倭寇 冒军功数语杀张经第七十五回 结婚姻郎舅图奸党 损兵将主仆被贼欺第七十六回 议参本一朝膺宠命 举贤才两镇各勤王第七十七回 读谕单文华心恐惧 问贼情大猷出奇谋第七十八回 剿倭寇三帅成伟绩 斩文华四海庆升平第七十九回 叶体仁席间荐内弟 周小官窗下戏娇娘第八十回 买书房义儿认义母 谢礼物干妹拜干哥第八十一回 跳墙头男女欣欢会 角醋口夫妇怒分居第八十二回 阻佳期奸奴学骗马 题姻好巧妇鼓簧唇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贼母教淫女 论亲事悍妇的迂夫第八十四回 避吵闹贡生投妹丈 趁空隙周琏娶蕙娘第八十五回 老腐儒论文招众怨 二侍女夺水起争端第八十六回 赵瞎子骗钱愚何氏 齐蕙娘杯酒杀同人第八十七回 何其仁丧心卖死女 齐蕙娘避鬼失周琏第八十八回 读圣经贡生逐邪气 斗幻术法官避妖媛第八十九回 骂妖妇庞氏遭毒打 盗仙衣不邪运神雷第九十回 诛鳌鱼姑丈回书字 遵仙柬盟弟拜新师第九十一回 避春雨巧逢袁太监 走内线参倒严世蕃第九十二回 草弹章林润参逆党 改口供徐阶诛群凶第九十三回 守仙炉六友烧丹药 入幻境四子走傍门第九十四回 冷于冰逃生死杖下 温如玉失散遇张华第九十五回 做媒人苗秃贪私贿 娶孀妇如玉受官刑第九十六回 救家属城璧偷财物 落大海不换失明珠第九十七回 淫羽士翠黛遭鞭笞 战魔王四友失丹炉第九十八回 审幻情男女皆责饬 分丹药诸子问前程第九十九回 冷于冰骑鸾朝帝阙 袁不邪舞剑醉山峰第一百回 八景宫师徒参教主 鸣鹤洞歌舞宴群仙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