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集

作者:孟郊
《孟郊集》是唐代诗人孟郊(751—814)的诗作集,收录了他大部分诗篇,分为十四卷。孟郊生于湖州,早年生活困窘,屡次考试落败,终于在46岁时考中进士。他崇尚苦吟,诗作多描绘个人与社会的艰难,关切民生疾苦,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艺术造诣。其作品风格独特,语言清新,常常融入民歌元素,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同时,他的诗在思想和艺术上强调创作的真诚与力量,是苦吟诗人的代表之一。

目录

卷一 乐府上卷二 乐府下卷三 感兴上卷四 感兴下卷五 咏怀上卷六 咏怀下卷七 游适上卷八 游适下卷九 行役卷十 怀寄卷十一 送别上卷十二 送别下卷十三 咏物卷十四 哀伤

孟郊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幼学琼林
程允升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经典,原名《幼学须知》,由明末程登吉编撰,后经邹圣脉增补改名。其内容广泛,涵盖天文、地理、社会习俗等,文字以对偶句形式简练易记,仿佛一本微型百科全书。书中介绍了大量成语的出处和古代典章制度、风俗礼仪,深受教育工作者和读者喜爱,被誉为“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尽管文中有些观点不再适合现代社会,但其在明清时代的乡塾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南史
李延寿
《南史》是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撰写的历史著作,共八十卷,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国自420年至589年的历史。该书以纪传体形式记录,分为十卷本纪和七十卷列传,旨在继承李延寿父亲未竟的事业,修正当时南北朝历史中的失实和偏见。《南史》与《北史》交相辉映,成为后世重要的史料,并在学术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它突出门阀士族地位,尽管有部分重复现象,仍被视为重要的历史参考文献。
顶生王因缘经
施护
《顶生王因缘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文献,主要探讨因缘法则与众生解脱的关系。经中通过顶生王的故事,揭示了因果法则的深刻内涵,强调众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王者在经历种种波折后,领悟了慈悲与智慧的重要性,最终走向解脱之道。这部经典不仅为修行者提供了深刻的哲理指导,也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行,保持正念,助力于心灵的成长与升华。阅读《顶生王因缘经》,使我们更加理解因果法则,培养爱心与智慧。
杨维桢集
杨维桢
《杨维桢集》是元末明初文学家杨维桢的作品集。他字廉夫,号铁崖,著名于诗文和书画,与陆居仁、钱惟善并称“元末三高士”。生于1296年的杨维桢,曾任天台尹等职,因拒绝谄媚权臣而遭忤,被迫避居。他的诗歌以“铁崖体”著称,尤其擅长古乐府。如张雨所称,其诗音韵独特,被誉为旷世之声。杨维桢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该文集是研究其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狄青演义
西湖居士
《狄青演义》是清代作家李雨堂创作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成书于嘉庆年间。故事围绕西夏侵宋背景,讲述了元帅狄青与兄弟张忠、李义在万花楼遭遇恶霸胡伦的冲突,狄青随后致力于捍卫国家、击退敌敌的传奇经历。小说将狄青、包拯等历史、传说人物融入情节,展现了正义与智慧的结合,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该书不仅深入探讨了忠义与正义的主题,也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和精彩的情节安排,成为清代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