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作者:
墨子
《墨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哲学著作,记录了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行。墨子,名翟,是春秋终战国初期宋国或鲁国人,生活简朴,主张“兼爱”、“非攻”等,成为儒家的反对派。墨子的思想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后世的研究也体现了其深远的哲学意义。书中包含五十三篇,由墨子及其弟子共同创作,涵盖了伦理、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清代学者对《墨子》的研究体现了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目录
卷一
亲士第一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仪第四
七患第五
辞过第六
三辩第七
卷二
尚贤上第八
尚贤中第九
尚贤下第十
卷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
卷四
兼爱上第十四
兼爱中第十五
兼爱下第十六
卷五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非攻下第十九
卷六
节用上第二十
节用中第二十一
节用下第二十二(阙)
节葬上第二十三(阙)
节葬中第二十四(阙)
节葬下第二十五
卷七
天志上第二十六
天志中第二十七
天志下第二十八
卷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阙)
明鬼中第三十(阙)
明鬼下第三十一
非乐上第三十二
卷九
非乐中第三十三(阙)
非乐下第三十四(阙)
非命上第三十五
非命中第三十六
非命下第三十七
非儒上第三十八(阙)
非儒下第三十九
卷十
经上第四十
经下第四十一
经说上第四十二
经说下第四十三
卷十一
大取第四十四
小取第四十五
耕柱第四十六
卷十二
贵义第四十七
公孟第四十八
卷十三
鲁问第四十九
公输第五十
□□第五十一(阙)
卷十四
备城门第五十二
备高临第五十三
□□第五十四(阙)
□□第五十五(阙)
备梯第五十六
□□第五十七(阙)
备水第五十八
□□第五十九(阙)
□□第六十(阙)
备突第六十一
备穴第六十二
备蛾傅第六十三
卷十五
□□第六十四(阙)
□□第六十五(阙)
□□第六十六(阙)
□□第六十七(阙)
迎敌祠第六十八
旗帜第六十九
号令第七十
杂守第七十一
墨子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六韬
佚名
《六韬》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成书于战国时代,传统上认为由姜尚所著,采用问答形式探讨军政议题。作为《武经七书》之一,它在军事和政治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包含丰富的古代军事史料,如兵器和编制等。其深远影响使其成为兵家权谋思想的开创之作,广泛传播至日本和欧洲等地,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日本的传说显示,它在《虎韬》中被视为“成功之路必读之书”,进一步证明了其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性。
吕氏春秋
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所编纂的古代百科全书式巨著,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分为26卷、160篇,内容涵盖道家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哲学智慧。书中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计二十多万字,旨在为秦国统一与治理提供理论支持。闻名于世的“一字千金”典故便源于其公开征集增删意见,以提升书籍的权威性。从古至今,《吕氏春秋》作为类书的开创之作,影响深远。
顶生王因缘经
施护
《顶生王因缘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文献,主要探讨因缘法则与众生解脱的关系。经中通过顶生王的故事,揭示了因果法则的深刻内涵,强调众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王者在经历种种波折后,领悟了慈悲与智慧的重要性,最终走向解脱之道。这部经典不仅为修行者提供了深刻的哲理指导,也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行,保持正念,助力于心灵的成长与升华。阅读《顶生王因缘经》,使我们更加理解因果法则,培养爱心与智慧。
东西均
方以智
《东西均》是清代哲学家方以智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1652年,分为28篇,探讨了宇宙奥秘和对立统一的道理。书中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主张“二而一,一而二”,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与运动。方以智通过“交、轮、几”的概念揭示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心为其哲学核心,倡导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超越对立,形成统一的公心意识。虽然该书在历史上鲜有关注,但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增多,对其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贡献给予认可,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
风月梦
邗上蒙人
《风月梦》是清代邗上蒙人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成书于1848年,以《名妓争风全传》《扬州风月记》为别名。故事围绕五位公子在扬州的纵情生活展开,他们与妓女的错综感情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剧,揭示了青楼的虚幻与诱惑。陆书因爱雏妓月香而倾家荡产;贾铭与凤林情深,却因金钱离去;吴珍因情染上恶疾;魏璧被巧云背叛;而袁猷与双林之间的真情,则最终以悲剧收场。小说警示人们青楼生活的危险与诱惑的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