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太监西洋记
上一章

第四十二回 金碧峰神运钵盂 金钵盂困住火母

诗曰:

峦天北望接妖氛,谈笑临戎见使君。

徼外旧题司马檄,日南新驻伏波军。

釜鱼生计须臾得,草木风声远近闻。

不独全师能奏凯,还看盟府勒高勋。

火母问道:“前面步行的可是南朝金碧峰长老么?”王神姑仔细看了一看,说道:“正是金碧峰。”火母道:“这个葫芦头有些厉害,我也不可轻易于他。”即时收起那三昧中间的一股真火,喷将出来。通天彻地,万里齐明。国师道:“这妖怪把个真火来会贫僧,贫僧也不可轻易于他。”也收起那丹鼎之中一股真气,微开佛口,吹了一吹,只见那一天的火,不过半会儿,都不见了。火母看见,心上吃了一惊,说道:“这个葫芦头,果真是个出众的。我这三昧真火,等闲人还认不得,他就认得,他就把个真气相迎。料应是个僧家,神通不小。待我叫他一声,看是何如。”高叫道:“来者何人?莫非是南朝金碧峰长老么?”国师轻轻的应声道:“贫僧便是。”火母道:“你是释门,我是玄教。我和你各行其志,各事其事,你夜来怎么私自掀起我的九天玄女罩了?”国师把手儿起一起,打个问讯,说道:“这是贫僧不是了。”火母道:“你掀我的宝贝,明明是欺我玄门。”国师道:“善哉,善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只救取那一干道士,怎么说个欺你玄门的话?”火母道:“你既不是欺我玄门,你把个宝贝还我不还我?”国师道:“阿弥善哉!我佛门中人,自来不妄取一物,岂有要你宝贝的道理。”火母道:“既是还我宝贝,这如今宝贝在哪里?”国师轻轻的取出宝贝来,拿在手里,说道:“宝贝在这里奉还。只是相烦老母回见国王,劝解他一番,教他收拾兵戈,递上一封降书降表,倒换一张通关牒文,免得终日厮杀,糜烂民肉,花费钱粮,岂不为美!”火母未及开口,国师就把个九天玄女罩望空一丢,丢在半空中。火母一见了自家宝贝,连忙的把手一招,招将下来,接在手里。

火母得了他的宝贝,来取你的首级。说一声:“不要走!”就把个九天玄女罩一撇,撇在半天之上。火母也把个国师当做天师,一下罩住他在地上。哪晓得佛爷爷的妙用有好些不同处,你看他不慌不忙,把个偏衫的袖口张开来,照上一迎,那个九天玄女罩,一竟落在他的偏衫的袖儿里去了。火母反又说是佛门中欺负他,他就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把个火箭、火枪、火蛇、火鸦四件宝贝,一齐的掀将起来,也指望烧狼牙棒张柏一般的摸样。虽则是黑烟万道,红焰千层;虽则是上天下地,火烧一片,这只好烧着凡夫俗子,怎奈何得佛爷爷。国师老爷不慌不忙,张开口来,一口唾沫,朝着正北上一喷。只见四面八方阴云密布,大雨倾盆,把那一天的火都浇得灰飞烟灭。火母看见不奈国师何,心中大怒,即时撇过那把降魔剑来,照着国师的脸上就劈一剑。国师道:“善哉,善哉!我出家人怎禁得这一剑哩!”不慌不忙,把个手里的钵盂望空中一撇,撇上去,即时一个筋斗翻将下来。火母却又心大意大,不甚提防,早已把个火母捞翻在底下。火母见在钵盂底下不得出来,心上慌了,高叫道:“吓金碧峰饶我罢!”叫了一会没有答应,又叫道:“金碧峰老爷,你是个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饶了我这一次罢!”国师老爷听知,心下十分不忍,说道:“这拘禁人的事,本不是我出家人干的。只是我见此人还有一百日灾难未满,不如趁这一个机会,要他坐一坐,才好灭他的火性,才好收他的野心。”国师竟自转过中军帐来。火母罩在钵盂之下,左吆喝,右吆喝,左吆喝也不得出来,右吆喝也不得出来,把一双手左支右支,左支也不得出来,右支也不得出来。把两个肩头左扛右扛,右扛也不得出来,左扛支也不得出来。

却说王神姑不见了个师父,四下里去找,再也找不着。只听见一个声音,却像他师父一般,听一会像有,听一会又像没有。仔细听了一大会,却听见说道:“金碧峰老爷饶我罢!”王神姑道:“分明是我的师父讨饶,却不见在哪里?”没奈何,把个草地下里排头儿寻一遍,只看见一个黄铜打的盆儿盖着在地下里,里面恰像有个人哼也哼的在哭哩。王神姑走近前来听上一听,只见果真有个人在里头,一会儿哼哼的哭,一会儿又不哭,一会儿骨弄的响,一会又不响。王神姑说道:“终不然我的师父坐在这个里面?”只说得“师父”两个字出声,那里面一听听见了,连忙的吆道:“徒弟哩,徒弟哩!”王神姑连忙的答应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火母道:“你快来救我。”王神姑道:“你怎么在这个里面?”火母道:“吃了那金碧峰和尚的亏哩!”王神姑道:“这是个甚么东西,会罩住你在里面?”火母道:“我在里面黑洞洞的,不看见是个甚么。你外面亮处看一看。”王神姑仔仔细细打一看,原来是个黄铜打成的小小钵盂儿。说道:“师父不打紧哩!”火母道:“怎么晓得不打紧哩?”王神姑道:“是个和尚家化饭吃的钵盂哩!”火母道:“若只是个钵盂,果真的不打甚么紧。”王神姑道:“你在里面发起性来,把个头一顶,就顶它过一边,你却不就走出来也?”火母果真的把个头来顶一顶,一顶,只当不知;又一顶,也只当不知;再一顶,也只当不知。连顶递顶,越发只当不知。

火母道:“徒弟,我头上就像座泰山一般,顶不动哩!”王神姑道:“师父不干顶不动事,想是你的颈脖子软哩。”火母道:“怎么我的颈脖子软哩?”王神姑道:“我看见来。”火母道:“你看见甚么来?”王神姑道:“我看见你的颈脖子长便有一尺多,却四季是个软叮当的。”火母道:“你只叫我顶,你也动下手么。”王神姑道:“你是个师父,我做徒弟的等闲不敢动手哩!”火母说道:“我在里面要性命,教你还在那里咯牙磕齿的。”王神姑道:“你要怎么样儿?”火母道:“你把个钵盂抬起来就是。”王神姑道:“晓得了。”即时把只手去抬,一些儿也抬不动。把两只手一抬,也抬不动。王神姑狠起来,尽着平生的气力,两只手一抬,也抬不动。王神姑说道:“师父,我两手用尽了气力,却抬不动哩!”火母道:“你多叫些人来。”王神姑道:“晓得了。”即时间叫过些番兵番将,一个抬,抬不动;两个抬,抬不动;三个抬,抬不动;四个抬,抬不动。王神姑道:“抬不动哩!”火母道:“可多着些人抬。”王神姑道:“已自是四个人,也抬不动哩!”火母道:“四个人抬不动,你添做八个人就抬得动。”王神姑道:“只是这等一个小钵盂儿,有处安人,却没有处安手。”火母道:“你们外面着力的抬,我在里面着力的顶,内外夹攻,看它还是怎么。”王神姑道:“师父言之有理。你在里面顶着,我们在外面抬着。”只见里面顶的顶得浑身是汗,外面抬的抬得遍体生津,那个钵盂却不曾动一动儿。火母道:“你外面没有抬么?怎么再顶不动哩?”王神姑道:“你里面没有顶么?怎么再抬不动哩?”火母道:“既是抬不动,我还有一个妙计。”王神姑道:“是个怎么妙计?”火母道:“你去多叫些番兵来。多带些锹锄来,穿一个地洞儿,我却不就出来罢?”王神姑道:“师父,还穿个龙门,还穿个狗洞?”火母道:“穿个狗洞才好。”王神姑道:“怎么狗洞好?”火母道:“你岂不闻临难母狗免?”王神姑道:“晓得了。”即时叫过些番兵来,带了锹锄,没有锹锄的,就是枪,就是刀,就是槟榔木削成的标子,一声响,你来挖一趟,我来挖一趟。一会儿,你也丢了去,我也丢了去。火母在里面守得急性,叫声:“徒弟,你外面还没有穿洞哩?”王神姑道:“穿不通也。”火母道:“怎么穿不通?”王神姑道:“这个钵盂,有好些古怪?”火母道:“怎么古怪?”王神姑道:“自钵盂三尺之外,一挖一个窟,自钵盂三尺之内,一挖一肚气。”火母道:“怎么一挖一肚气?”王神姑道:“自钵盂三尺之内,就是一块铁板,千挖万挖,没有些纥纟达;千穿万穿,没有些相干。这却不是一肚子气?”火母道:“终不然你就闷杀我在里面罢。”王神姑道:“终不然我做徒弟的进来替你罢。”火母道:“我原日为着哪个来的?”王神姑道:“我如今也无不为师父。”火母道:“你既是为我,也那里去求个神,到那里去问个卜,也到那里去修个福,也到那里去许个愿。”王神姑道:“我做徒的没有到那里去处,但凭师父叫我到哪里去罢。”

火母道:“打虎不过亲兄弟,上阵无如父子兵。你既是肯去,你不如去请下我的师父来罢。”王神姑道:“终不然师父还有个师父?”火母道:“木本水源,岂可就没有个师父?”王神姑道:“那师父是甚么人?”火母道:“说起我的师父来,话儿又长哩。”王神姑道:“但说来我听着。”火母道:“当初不曾有天地,不曾有日月,不曾有阴阳,先有我这一位师父。我这一位师父生下盘古来,却才分天地,分日月,分阴阳,故此他的职分老大的,就是掌教释伽佛,也要和他唱个喏;就是玉皇大天尊,也要和他打一躬。”王神姑道:“他叫做甚么名字?”火母道:“当初还没有文字,没有名姓。因他生下盘古来,却就叫他做个老母。因他住在骊山上,却又叫做骊山老母,又叫做治世天尊。”王神姑道:“他如今住在哪里”火母道:“他如今还住在骊山。”王神姑道:“从这里到骊山去,有多少路程?”火母道:“从此去到骊山,大约有一百二十游巡之路。”王神姑道:“一游巡是几里?”火母道:“一游巡是一千二百里。”王神姑道:“算起来却不有十四万里路还多些?”火母道:“是有这些路。”王神姑道:“弟子一驾膝云,一日只打得一千里。这十四万里路,却不过了半年?去半年,来半年,共是一周年,师父在里面会守得哩?”火母道:“徒弟,我已经算在心里,还有一个捷径的法儿。”王神姑道:“是个甚么捷径的法儿?”火母道:“你先到甲龙山飞龙洞,进到我打坐的内殿上。那殿上供养的,就是骊山老祖师的神主牌儿。供案上就有一卷超凡脱体的真经,你可跪着祖师的面前,取过经来,朗诵七遍,把经化了,面朝着西,口里叫着祖师大号,拜二十四拜,取过无根水一钟,连经连水,一毂碌吞到肚子里去。吞了经后,可以权借仙体,驾起祥云,不消一日工夫,就到得骊山之上。这却不是个捷径的法儿?”王神姑道:“既有此法,弟子敢惮劬劳?即时就去。”火母道:“你可怜见我埋在地下,只是不曾死了。”王神姑道:“师父,你且宽心,我弟子有此捷法,不日就回。师父,我去哩!”

好个王神姑,说得一声“去”,早已驾起膝云,早巳到了飞龙洞,早已吞了真经,早已借了仙体,早巳到了骊山。只见这个山无高不高,无大不大。借问山下居民,都说道这是有名的万里骊山。大约穿心有万里之远,直上有千里之高,中国四夷有一无二。有一篇《山赋》为证,赋曰:

天孙日观,终南太乙。蓬莱九气,昆仑五色。天台赤城,龙门积石。访至道于崆峒,识神人于姑射。江郎之一子还家,林虑之双童不食。节彼南山,始于一拳。度悬之祭,配林是先。故梁为晋望,而岷实江源。耸香炉之秀出,抗射的之高悬。至若触石吐云,含泽布气。鸣陈仓之宝鸡,翔淳于之白雉。既含情于度木,亦游心于覆篑。登宛秀而得书,出器车而表瑞。黄帝之游具茨,夏王之登会稽。尔其探禹穴,纪秦功。或形标九子,或礼视三公。著屐尝闻于灵运,朽壤曾询于伯宗。又若汶为天井,岐为地乳。维应桐柏,毕连鸟鼠。嘉无恤之临代,美仲尼之小鲁。或形类冠帻,或状同桴鼓。感叱驭之忠臣,识捣衣之玉女。悬圃尝留于穆满,疏属曾拘于贰负。则有石帆孤出,砥柱分流。巨灵之擘太华,共工之触不周。秦望则金简玉书,灵秘之所潜隐;罗浮则璇房琼室,神仙之所嬉游。又闻嬴政曾驱,愚公欲徙。觌修羊于华阴,见王乔于缑氏。指阙远属于牛头,积甲摇齐于熊耳。至有群玉册府,昆仑下都,洞童淆霍,员峤方壶。触百神者帝台,迎四皓者高车。及夫瞻挂鹤之悠扬,望盘龙之宛转,闻苏门之清啸,访酉阳之逸典。咏于言之饮宿,纪云亭之封禅。亦有兰岩唳鹤,金华叱羊。五台三袭,夕阴朝阳;桂阳话石,吴宫采香。凛冽而风门击吹,晶荧而火井扬光。尔其戴石为石且,多草为岵。摘天柱之仙桃,采华容之云母。寻谢敷之紫石,访桓温之白苎。骇娲宫之台榭,识仇池之楼橹。亦有乌龙白骑,紫盖青泥;羊肠鸟翮,马鞍牛脾;猿山耸拔,雁塞逶迤;仙翁种玉,烈女磨笄;言听蔡诞,约信安期。见祝融之降崇,闻鸑鷟之鸣岐。复闻马援壶头,羊公岘首。挹少室之石膏,饮洞庭之美酒。又若望朝霞于赤岸,祝黄石于谷城。虽阳岐之能买,岂北邙之可平。陈音以之而立号,张嵊因之而得名。云气或成于宫阙,风雨曾避于崤陵。与夫少室登仙之台,句曲华阳之洞。燕然勒铭,祁连作冢。或功伐攸彰,或灵仙所重。卓哉骊山,称雄禹贡。宁若过之而身热,经之而头痛心徒为患于蛮貊,而无资于财用。

王神姑看不尽的景致,贪看一会,猛然间想起来:“我为着师父救命而来,岂是杜甫游春的故事?”即时手持一炷信香,口念祖师尊号,三步一拜,拜上山去。日出的时候拜起,拜到日西,还不曾看见一些下落。日西的时候又拜起,拜到明日个天亮,还不曾看见些动静。一连拜了两日两夜,还饶着是个仙体。你说这个山高也不高?直到第三日天早,却才看见一所红门儿。王神姑心里想道:“这却是个仙家的气象了。”起头一看,只见门上直竖着一个小小的牌匾儿,匾上写着“碧云洞”三个字。王神姑却晓得是个天上无双府,山中第一家,跌倒个头只是拜。脚儿跪着,口儿叫着,头儿磕着,一上手就磕了有千百个头。

只听见一个小娃子走得响,口里说道:“是哪里一阵生人的气哩?”王神姑听见有个人讲话,不胜之喜,抬起头来一瞧,只见是一个穿青的小道童儿。王神姑站起来,朝着他行一个礼,说道:“弟子借问一声。”道童道:“借问甚么?”王神姑说道:“宝山可是个万里骊山么?”道童说道:“我这个山天下有一无二便是骊山。”王神姑道:“洞里可是个治世的祖师往?”道童道:“自从盘古以后,哪里又有两个治世祖师?此中便是。你问我的祖师怎么?”王神姑道:“弟子是甲龙山飞龙洞火母元君差下来的。”道童道:“来此何干?”王神姑道:“特请你们祖师下山去走一走。”道童道:“他有个甚么事,请我祖师下山去走一走?”王神姑道:“他如今受了覆盆之难,特请祖师去救拔一番。”道童道:“他是我祖师甚么人?敢请我祖师去救。”王神姑道:“他是你祖师位下班头,掌教的第一位大徒弟。”道童道:“你这话讲差了。我祖师只有两位徒弟,大的叫做金莲道长,小的叫做白莲道长。并不曾晓得有个甚么徒弟叫做火母,住在甚么甲龙山飞龙洞。你这个话却不讲差了?”王神姑道:“弟子甲龙山来到宝山,有十四五万里的路,岂有个错来之理!”道童道:“你虽不错来,我祖师位下却没有这等的徒弟。”王神姑道:“有。”道童道:“没有。”

道犹未了,只见又走出一个穿红的道童来,王神姑连忙的朝着他行个礼。那道童还个礼,说道:“尊处何来?”王神姑道:“弟子是甲龙山飞龙洞火母元君差下来的。”穿青的道童说道:“此一位尊处说火母是我们祖师的大徒弟。凭你说,可有这个徒弟么?”穿红的道:“我和你哪里晓得他。”穿青的道:“岂可就不晓得些儿?”穿红的道:“我和你来到这里,不过七八百年,哪晓得他的前缘后故。”王神姑道:“这如今只求二位进去通报一声就是。”穿青的道:“我们不晓得你的来历,你怎么和他调牙嚼齿,惹他站在这里。倘或他的身上有些不洁净处,明日祖师晓得,却归罪于谁?”穿青的道童恼起来,把个两只手叉住王神姑,连说道:“你去罢,你去罢!不要在这里歪事缠。”王神姑不肯去。穿红的道:“我们这里有个规矩,彼此是我的祖师的班辈,往来具一个柬帖。下一辈的往来,具一个柬帖。再下一辈的,不敢具帖,当面口禀。你今日又不是具帖,又不是口禀,叫我们怎么通报?你不如再去问个详细来。”王神姑心里想道:“饶我借了一个仙体,还来了这几日,教我再去,却到几时再来?却不坑死我师父也!”一会儿心上恼将起来,不觉的放声大哭。

这一哭不至紧,早已惊动了里面祖师。祖师叫过金莲道长来,吩咐他到洞门外看是个甚么人哭。金莲道长走出洞门外来,问了王神姑一个详细,回复祖师。祖师把个头来点了两点。金莲道长禀说道:“火母原是师父几时的徒弟?”祖师道:“是我原日炉锤天地的时候,他在我这里煽炉,叫做个火童儿。为因他偷吃了我一粒仙丹,是我责罚于他,他便逃走了。后来有个道长看见他在甲龙山火龙洞里修真炼性,不知今日怎么样儿惹下这等一个空头祸来。”金莲道长道:“弟子复他话,打发他回去罢。”祖师道:“不可。他这许远的路来寻我,也指望我和他做一个主张。况兼他原日也在我门下有千百年之久,他如今虽不成甚么大仙,却也是个超凡入圣,有了中八洞的体段,怎么就着一个和尚的钵盂盖住了?待我算了一算,看他何如。”算了一算,连师祖也吃了一吓。金莲道长说道:“师父为何惊骇?”祖师道:“原来这个和尚是三千诸佛的班头,万代禅师的领袖,燃灯古佛转世。他怎么惹着这等一个大对头也?”金莲道长道:“既是这等一个对头,师父也不要管他的闲事。”祖师道:“也是他寻我一次,待我吩咐他几句言话儿,解了他的冤业罢。”金莲道长道:“既如此,弟子叫他进来。”祖师道:“叫他进来,他是个凡人,又恐他身上不洁净。不如我自家出去,吩咐他几声罢。”好个祖师,说了一声“自家出去”,果真的:

瑶草迷行径,丹台近赤城。

山川遥在望,鸡犬不闻声。

谷静桃花落,桥横漳水鸣。

移来只鹤影,只听紫云笙。

王神姑看见个祖师老爷来到洞门口,连忙的跪下去,磕上几个头。祖师道:“你是何方人氏?姓甚名谁?”王神姑道:“弟子是西牛贺洲爪哇国总兵官咬海干的妻室王神姑是也。”祖师道:“那火母怎么差下?”王神姑道:“弟子曾受业于火母门下,火母是弟子一个师父,故此差下弟子来。”祖师道:“你师父怎么和南朝的和尚争斗哩?”王神姑道:“南朝一个和尚叫做甚么金碧峰,领了百万雄兵,特来抄没爪哇国。是我师父不忍这一国人民无故遭难,就和他比手。不想他一个小小的钵盂儿,就把我师父罩着。我师父命在须臾,无计可施,特差弟子拜求老祖师下山去走一次。一则是救度我师父性命,二则是超拔我一国生灵,望祖师老爷大发慈悲,广施方便,也是祖师老爷的无量功德。”祖师老爷道:“你那远来的弟子站起来,我吩咐你几句话儿回去罢。”

不知还是吩咐他几句甚么话儿,且听下回分解。

三宝太监西洋记
罗懋登
第一回 盂兰盆佛爷揭谛 补陀山菩萨会神第二回 补陀山龙王献宝 涌金门古佛投胎第三回 现化金员外之家 投托古净慈之寺第四回 先削发欲除烦恼 后留须以表丈夫第五回 摩诃萨先自归宗 迦摩阿后来复命第六回 碧峰会众生证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第七回 九环锡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扫尽第八回 大明国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迩率宾第九回 张天师金阶面主 茅真君玉玺进朝第十回 张天师兴道灭僧 金碧峰南来救难第十一回 白城隍执掌溧水 张天师怒发碧峰第十二回 张天师单展家门 金碧峰两班赌胜第十三回 张天师坛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门第十四回 张天师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万岁第十五回 碧峰图西洋各国 朝廷选挂印将军第十六回 兵部官选将练师 教场中招军买马第十七回 宝船厂鲁班助力 铁锚厂真人施能第八回 金銮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亲排銮驾第十九回 白鳝精闹红江口 白龙精吵白龙江第二十回 李海遭风遇猴精 三宝设坛祭海渎第二十一回 软水洋换将硬水 吸铁岭借下天兵第二十二回 天妃宫夜助天灯 张西塘先排阵势第二十三回 小王良单战番将 姜老星九口飞刀第二十四回 唐状元射杀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将第二十五回 张天师计擒金定 姜金定水囤逃生第二十六回 姜金定请下仙师 羊角仙计安前部第二十七回 二指挥双敌行者 张天师三战大仙第二十八回 长老误中吸魂瓶 破瓶走透金长老第二十九回 长老私行羊角洞 长老直上东天门第三十回 羊角大仙归天曹 羊角大仙锦囊计第三十一回 姜金定三施妙计 张天师净扫妖兵第三十二回 金莲宝象国服降 宾童龙国王纳款第三十三回 宝船经过罗斛国 宝船计破谢文彬第三十四回 爪哇国负固不宾 咬海干恃强出阵第三十五回 大将军连声三捷 咬海干连败而逃第三十六回 咬海干邻国借兵 王神姑途中相遇第三十七回 王神姑生擒护卫 张狼牙馘斩神姑第三十八回 张天师活捉神姑 王神姑七十二变第三十九回 张天师连迷妖术 王神姑误挂数珠第四十回 金碧峰轻恕神姑 王神姑求援火母第四十一回 天师连阵胜火母 火母用计借火龙第四十二回 金碧峰神运钵盂 金钵盂困住火母第四十三回 火母求骊山老母 老母求太华陈抟第四十四回 老母求国师讲和 元帅用奇计取胜第四十五回 元帅重治爪哇国 元帅厚遇沣淋王第四十六回 元帅亲进女儿国 南军误饮子母水第四十七回 马太监征顶阳洞 唐状元配黄凤仙第四十八回 天师擒住王莲英 女王差下长公主第四十九回 天师大战女宫主 国师亲见观世音第五十回 女儿国力尽投降 满剌伽诚心接待第五十一回 张先锋计擒苏干 苏门答首服南兵第五十二回 先锋出阵掉了魂 王明取得隐身草第五十三回 王明计进番总府 王明计取番天书第五十四回 王明砍番阵总兵 天师战金毛道长第五十五回 金碧峰劝化道长 金碧峰遍查天宫第五十六回 护法神奶儿扬威 和合二仙童发圣第五十七回 金碧峰转南京城 张三峰见万岁爷第五十八回 国师收金毛道长 国师度碧水神鱼第五十九回 国师收服撒发国 元帅兵执锡兰王第六十回 兵过溜山大葛兰 兵过柯枝小葛兰第六十一回 王明致书古俚王 古俚王宾服元帅第六十二回 大明兵进金眼国 陈堂三战西海蛟第六十三回 金天雷杀西海蛟 三太子烧大明船第六十四回 王良鞭打三太子 水寨生擒哈秘赤第六十五回 三太子带箭回营 唐状元单枪出阵第六十六回 三太子举刀自刎 哈里虎溺水身亡第六十七回 金眼王敦请三仙 三大仙各显仙术第六十八回 元帅收服金眼国 元帅兵阻红罗山第六十九回 黄凤仙扮观世音 黄凤仙战三大仙第七十回 凤仙斩金角大仙 国师点大仙本相第七十一回 国师收银角大仙 天师擒鹿皮大仙第七十二回 吸葛剌富而有礼 木骨都险而难服第七十三回 佗罗尊者先试法 碧峰长老慢逞能第七十四回 佗罗尊者求师父 铙钹长老下云山第七十五回 番禅师飞钹取头 唐状元中箭取和第七十六回 关元帅禅师叙旧 金碧峰禅师斗变第七十七回 王尚书计收禅师 木骨国拜进降表第七十八回 宝船经过剌撒国 宝船经过祖法国第七十九回 宝船经过忽鲁谟 宝船兵阻银眼国第八十回 番王宠任百里雁 王爷计擒百里雁第八十一回 百夫人为夫报仇 王克新计取铃索第八十二回 百夫人堕地身死 引仙师念旧来援第八十三回 王克新两番铁笛 地里鬼八拜王明第八十四回 引蟾仙师露本相 阿丹小国抗天兵第八十五回 黄凤仙卖弄仙术 阿丹国贡献方物第八十六回 天方国极乐天堂 礼拜寺偏多古迹第八十七回 宝船撞进酆都国 王明遇着前生妻第八十八回 崔判官引导王明 王克新遍游地府第八十九回 一班鬼诉冤取命 崔判官秉笔无私第九十回 灵曜府五鬼闹判 灵曜府五官闹判第九十一回 阎罗王寄书国师 阎罗王相赠五将第九十二回 国师勘透阎罗书 国师超度魍魉鬼第九十三回 宝赉船离酆都国 太白星进夜明珠第九十四回 碧水鱼救刘谷贤 凤凰蛋放撒发国第九十五回 五鼠精光前迎接 五个字度化五精第九十六回 摩伽鱼王大张口 天师飞剑斩摩伽第九十七回 李海诉说夜明珠 白鳝王要求祭祀第九十八回 水族各神圣来参 宗家三兄弟发圣第九十九回 元帅鞠躬复朝命 元帅献上各宝贝第一百回 奉圣旨颁赏各官 奉圣旨建立祠庙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