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志

三国志

作者:陈寿

三国志》是由晋代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灭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目录

概要

历史跨度

《三国志》记述的历史从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发生后开始,直到西晋统一三国为止,也就是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多年的历史。全书原共分为四部分,六十六卷:《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叙录一卷,后来叙录一卷阙失[1]。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政治立场

陈寿为晋代官员,故而尊被迫禅让给晋的曹魏为正统。

《魏志》中对魏国皇帝各立了本纪,且还为生前无帝号的曹操写了本纪。而魏国称王、称帝、治丧等相关的文告皆阙,仅引用一篇较短的《汉献帝禅让策文》,其他的只能见于裴注。

而相反称帝了的刘备,则立篇名为《先主传》,不直称名讳,死时则使用与“崩”字同等地位的“殂”字。[2]而刘备称王、称帝、治丧等相关的文告皆详细记载,可能与故国情愫有关。蜀汉第二任皇帝刘禅,则称《后主传》。

《吴志》中则称呼吴国皇帝的名讳,如《孙权传》、《孙亮孙休孙皓传》,而现今则称《吴主传》、《三嗣主传》则是后人所改的。孙权宣布称帝,《吴主传》中仅有“南郊即皇帝位”的文句,其登坛告天的文书,传中也没有著录,只出现在裴注之中。

同时为了尊重晋朝统治者,书中并未为被晋武帝司马炎追谥为帝的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立传记。此外,作者还略去了由于被曹操加上重大罪名而处死的知名人物孔融。

体例特点

《三国志》虽然被后世称为“志”,但是其实全书完全是按人物排列的本纪和列传,没有任何如地理、经济、典章制度等的志书或表的内容。

裴松之作注

东汉以来,受经学简化风气的影响,史学领域中也出现了崇尚简约的潮流。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内容简略的《三国志》。陈寿治学严谨,收集来的材料凡是觉得可疑的,宁肯不用。陈寿死后百余年,三国史料大量出现。《三国志》内容精洁,三书很少重复,然南朝宋文帝认为太过简略,故诏令裴松之作注。[3]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弥补《三国志》记载之不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所用方法,分析为六类:“一是引诸家之论,以辩是非;二是参诸家之说,以核伪异;三是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四是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五是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六是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裴松之作注所根据的史料,可考者多达二百四十余种,较《三国志》原书多出三倍。马念祖编《水经注等八种古籍引用书目汇编》认为,裴注引书二百零三种。虽然一直有学者认为注文从真实性、分析水平上并未超过正文,但是裴注无疑为后世三国研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宋文帝当时惊叹为“不朽”之业,后代学者如北宋司马光在五百多年后编写《资治通鉴》时,所描写《赤壁之战》就是综合陈寿《三国志》中各有关人物传记和裴注所引的史料编撰而成。

三国志集解

近人卢弼汇集历代学者对《三国志》正文和裴注所作的注释、版本校勘和考证,并将卢本人的注释和按语统一编纂为《三国志集解》。

后人补充的志表

方面:

  •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及侯康《补三国艺文志》。
  • 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 洪亮吉《三国疆域志》、《补三国疆域志补注》。后有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金兆丰《校补三国疆域志》。
  • 王欣夫《补三国兵志》。
  • 陶元珍《三国食货志》。

方面:

  • 谢钟英《三国疆域表》、《三国疆域表疑》。
  • 周嘉猷《三国纪年表》。
  • 谢钟英《三国大事表》,张守常《谢钟英〈三国大事表〉补正》。
  • 万斯同《历代史表》中有《三国大事年表》、《三国汉季方镇年表》、《三国诸王世表》、《魏国将相大臣年表》、《魏将相大臣年表》、《魏方镇年表》、《汉将相大臣年表》、《吴将相大臣年表》。
  • 黄大华《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
  • 周明泰《三国志世系表》,陶元珍著《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伪》。

内容

魏书

  1. 武帝纪 - 曹操
  2. 文帝纪 - 曹丕
  3. 明帝纪 - 曹睿
  4. 三少帝纪 - 曹芳?曹髦?曹奂
  5. 后妃传 - 武宣卞皇后?文昭甄皇后?文德郭皇后?明悼毛皇后?明元郭皇后
  6. 董二袁刘传 - 董卓?李傕?郭汜?袁绍?袁术?刘表
  7. 吕布臧洪传 - 吕布?张邈?臧洪
  8. 二公孙陶四张传 - 公孙瓒?陶谦?张杨?公孙度?张燕?张绣?张鲁
  9. 诸夏侯曹传 -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爽?夏侯尚?夏侯玄
  10. 荀彧荀攸贾诩传 - 荀彧?荀攸?贾诩
  11.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袁涣?张范?张承?凉茂?国渊?田畴?王脩?邴原?管宁
  12.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崔琰?毛玠?徐奕?何夔?邢颙?鲍勋?司马芝
  13. 钟繇华歆王朗传 - 钟繇?华歆?王朗
  14. 程郭董刘蒋刘传 - 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刘放
  15.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刘馥?司马朗?梁习?张既?温恢?贾逵
  16. 任苏杜郑仓传 - 任峻?苏则?杜畿?郑浑?仓慈
  17. 张乐于张徐传 -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朱灵
  18.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李典?李通?臧霸?孙观?文聘?吕虔?许褚?典韦?庞德?庞淯?阎温
  19. 任城陈萧王传 - 曹彰?曹植?曹熊
  20. 武文世王公传 - 曹昂?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曹协?曹蕤?曹鉴?曹霖?曹礼?曹邕?曹贡?曹俨
  21. 王卫二刘傅传 - 王粲?卫觊?刘廙?刘劭?傅嘏
  22. 桓二陈徐卫卢传 - 桓阶?陈群?陈矫?徐宣?卫臻?卢毓
  23. 和常杨杜赵裴传 - 和洽?常林?杨俊?杜袭?赵俨?裴潜
  24. 韩崔高孙王传 - 韩暨?崔林?高柔?孙礼?王观
  25.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辛毗?杨阜?高堂隆
  26. 满田牵郭传 - 满宠?田豫?牵招?郭淮
  27. 徐胡二王传 - 徐邈?胡质?王昶?王基
  28.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 王凌?毌丘俭?诸葛诞?文钦?唐咨?邓艾?钟会
  29. 方技传 - 华佗?杜夔?朱建平?周宣?管辂
  30. 乌丸鲜卑东夷传 - 乌丸?鲜卑?夫余?高句丽?东沃沮?挹娄?濊?韩?倭

蜀书

  1. 刘二牧传 - 刘焉?刘璋
  2. 先主传 - 刘备
  3. 后主传 - 刘禅
  4. 二主妃子传 - 先主甘皇后、先主穆皇后、后主敬哀皇后、后主张皇后、先主子永、先主子理、后主太子璇
  5. 诸葛亮传 - 诸葛亮
  6. 关张马黄赵传 -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7. 庞统法正传 - 庞统?法正
  8. 许麋孙简伊秦传 - 许靖?麋竺?孙干?简雍?伊籍?秦宓
  9. 董刘马陈董吕传 - 董和?刘巴?马良?陈震?董允?吕乂
  10.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 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
  11. 霍王向张杨费传 - 霍峻?王连?向朗?张裔?杨洪?费诗
  12.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 杜微?周群?杜琼?许慈?孟光?来敏?尹默?李撰?谯周?郤正
  13. 黄李吕马王张传 - 黄权?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
  14. 蒋琬费祎姜维传 - 蒋琬?费祎?姜维
  15. 邓张宗杨传 - 邓芝?张翼?宗预?杨戏

吴书

  1. 孙破虏讨逆传 - 孙坚?孙策
  2. 吴主传 - 孙权
  3. 三嗣主传 - 孙亮?孙休?孙皓
  4.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 刘繇?太史慈?士燮
  5. 妃嫔传 - 吴夫人、谢夫人、徐夫人、步夫人(皇后步练师)、王夫人(大懿王皇后)、王夫人(敬怀王皇后)、潘夫人(潘皇后)、全夫人(全皇后)、朱夫人(朱皇后)、何姬(昭献何皇后)、滕夫人(滕皇后)
  6. 宗室传 - 孙静?孙贲?孙辅?孙翊?孙匡?孙韶?孙桓
  7. 张顾诸葛步传 - 张昭?顾雍?诸葛瑾?步骘
  8. 张严程阚薛传 - 张纮?严畯?程秉?阚泽?薛综
  9. 周瑜鲁肃吕蒙传 - 周瑜?鲁肃?吕蒙
  10.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 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11.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
  12.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 虞翻?陆绩?张温?骆统?陆瑁?吾粲?朱据
  13. 陆逊传 - 陆逊
  14. 吴主五子传 - 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
  15. 贺全吕周钟离传 - 贺齐?全琮?吕岱?周鲂?钟离牧
  16. 潘濬陆凯传 - 潘濬?陆凯
  17. 是仪胡综传 - 是仪?胡综
  18. 吴范刘惇赵达传 - 吴范?刘惇?赵达
  19.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 诸葛恪?滕胤?孙峻?孙綝?濮阳兴
  20. 王楼贺韦华传 - 王蕃?楼玄?贺邵?韦昭?华核

评价

正议

陈寿著《三国志》一书,受到大臣张华的称赞,《三国志》在当时是私人撰述,陈寿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批评

内容方面,《三国志》没有撰述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和表,是个缺失。唐朝房玄龄撰写的《晋书·陈寿传》,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至于《三国志》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粉饰,则属事实,备受批评。

史实方面,《三国志》因当时政治条件、陈寿个人私仇以及其所参考的材料等方面原因,在部分史实方面记载有曲笔,部分人物记载有严重的背离。魏书部分所主要参考王沈所著《魏书》,《史通·直书》批评《三国志》和《魏书》对于司马家族对诸葛亮的作战不利闭口不言,有失史家之风范[4]。清朝国学大家钱大昕为何晏辩诬,批评《三国志》记录不实,指出陈寿这帮人因为何晏与司马懿有过节,所以给写的传记多有污蔑之词[5]

宋代唐庚则批评《三国志》以“蜀”称呼刘备、刘禅的政权,认为终此政权,自己从未使用过“蜀”字,而陈寿为了显示魏晋的正统,故意使用蜀而不用其正式国号“汉”,是前所未闻的史家不书国号的怪例。并认为作者用意如此,则其书中褒贬也不可信。[6]唐庚还记载王安石称:“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并劝欧阳修重修三国史。[7]

争议

《三国志》魏志卷二十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清人何焯对此事表示怀疑[8],陈寅恪认为:《三国志》“本文往往有佛教故事,杂揉附益于其间,特积象隐晦,不易发觉其为外国输入耳。”[9]不过这一质疑主要依据是清代、近代较片面的自然地理、生物学常识,就直接质疑成书与事件相距仅几十年的《三国志》正文的记载。现代历史地理学、生物学研究并不支持陈寅恪等人的这一理论。现代自然科学研究说明亚洲象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580年的活动北界在秦岭淮河一带,公元580年至1050年间的北界仍在杭州湾、钱塘江,即使晚到1450年其活动北界仍可以包括福建省内的武夷山。[10]孙权接掌江东时就被朝廷封为会稽太守,东汉会稽郡辖境南括今天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龙岩市、南平市等地区,[11]发现大象是完全正常的。

对后世的影响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引用王沈《魏书》和鱼豢《魏略》的资料,记载由中国前往日本这个“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的国家。全文总字数不过两千字,却是现存对于古代日本的情况最早的纪录,是研究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国演义

元人罗贯中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和经验,写成影响巨大的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又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作和人物,大都是真实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内容和情节来自诸多传奇、戏曲、民间说法。所谓“七实三虚”。但《三国演义》对民间的影响远高于《三国志》。

由于陈寿编著的时间距三国很近,《三国志》被认为是比较真实地记录了三国历史的史书。罗贯中编撰的小说《三国演义》便以此书为蓝本。但同时应该注意小说演义与正史记述的不同,这使得人们对一些三国人物的印象和评价产生差异。

参见

  • 《三国演义》
  • 《三国食货志》
  • 三国志人物列表

注释

  1. ^隋书·经籍志》记载六十五卷之外,复列有叙录一卷。两唐书《艺文志》记载,《吴国志》卷目有二十一卷,概叙录包含在内,可确定《三国志》原卷目有六十六卷。
  2. ^《尚书·尧典》有云:“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这是指唐尧的死亡,而唐尧是后世极为尊崇的三皇之首。可见早在三国之前,这个“殂”字已经用在帝王的身上了。而诸葛亮《出师表》开头一句曾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既然诸葛亮都将“崩”与“殂”并举,可见在三国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这两个字内涵的分量是完全等同的,只不过是外表的字形有异而已。(方北辰《三国志蜀书札记》)
  3. ^瞿林东. 中国史学史纲.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02-06]. ISBN 9789571129679.
  4. ^《史通·直书》:“当宣(司马懿)、 景(司马师)开基之始, 曹、马构纷之际, 或列营渭曲, 见屈武侯(诸葛亮) , 或发仗云台, 取伤成济, 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
  5.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 《何晏论》“陈寿之徒, 以平叔(何晏)与司马宣王(司马 懿)有隙……故传记不无诬词”
  6. ^唐庚,《三国杂事》:“上自司马迁《史记》,下至《五代史》,其间数千百年,正统偏霸与夫僭窃乱贼,甚微至弱之国,外至蛮夷戎狄之邦,史家未有不书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刘备父子相继四十余年,始终号汉,未尝一称蜀;其称蜀,俗流之语耳。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称,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予夺,尚可信乎!”
  7. ^唐庚,《三国杂事》:往时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王荆公曰:五代之事,无足采者,此何足烦公?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可更为之。
  8.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何焯曰:孙策以建安五年死,时孙权初统事,至建安十五年权遣步骘马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奉承节度,此后或能致巨象,而仓舒已于建安十三年前死矣,知此事妄饰也。置水刻船,疑算术中本有此法。”
  9. ^《清华学报》六卷一期所刊“三国志曹冲华陀传与佛教故事”,1930年
  10. ^文榕生. 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迁移.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442-443页,446页. ISBN 978-7-5331-5183-6.
  11.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扬州刺史部。
魏书
武帝纪第一 文帝纪第二 明帝纪第三 三少帝纪第四 后妃传第五 董二袁刘传第六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诸夏侯曹传第九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方技传第二十九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蜀书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刘二牧传第一 先主传第二 后主传第三 二主妃子传第四 诸葛亮传第五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庞统法正传第七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吴书
孙破虏讨逆传弟一 吴主传第二 三嗣主传第三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妃嫔传第五 宗室传第六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硃治硃然吕范硃桓传第十一 虞陆张骆陆吾硃传第十二 陆逊传第十三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