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作者: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赏析

唐人宫词,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宫怨诗,王昌龄、李益等人的宫词名作,即属此类。这一类数量较多,艺术成就也较高。另一种是描写宫廷日常生活风习的诗,如王建的宫词百首即是。这类作品具有细节的真实性和较浓的生活气息,但往往流于生活的实录,典型化程度不高。朱庆余的这首宫词,似乎介于以上两类作品之间,既写宫中日常生活,又有所寓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寓讽的内容又不同于一般的宫怨。在宫词中可谓别具一格。

“寂寂花时闭院门”,首句点出寂寥的环境。正当百花争艳的春天,宫中庭院里的花卉开得繁茂,但院门重闭,整个庭院中笼罩着一层空虚寂寥的气氛。

宫中本已与外界隔绝,如今院门又闭,则重重闭锁,如同幽禁。言外见君主的“恩宠”从不及此。“花时”这一给人热闹、华艳感受的意象,与“寂寂”、“闭”正成强烈对照,结果反而增强了“花时”的独特的寂寞感,院中人百无聊赖、韶华虚度的境遇自然透出。

“美人相并立琼轩”,第二句正面写到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两位宫女,画出她们悄然无语并立于华美的长廊上的情景。说“相并”,说“立”,而不及其它,正是要暗示寂无声息的沉默。“美人”的艳丽,“琼轩”的华美,又适与这无声无息的沉默形成鲜明对照,使人感到这庭院琼轩之间,正流动着一层压抑窒息的气氛。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在形同幽禁的环境里,与别人交流感情的要求往往变得特别强烈。这两位相并而立的宫女在默默相对中都感到有“欲说宫中事”的要求。宫中事,所包含的内容很广,不光彼此在宫中的境遇、幽怨,而且兼包宫中的相互倾轧,争宠夺宠,乃至其他一系列宫闱秘事。

“含情”一句,将宫中美人相对无言、含情欲吐、欲言又止的神情描摹得相当细腻传神。然而,就在她们启口欲说之际,忽然瞥见廊檐下的笼中鹦鹉,迅即意识到:在这善于传人言语的学舌者面前,是无论如何不能谈论宫中事的,否则言语一旦泄漏,就会给她们已成幽禁之身带来更大的灾难。

末句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这首诗的成功,主要得力于这一警句。宫中种种黑暗丑恶的情事,总是掩盖在富丽堂皇的外衣下,不为外界所知;最高封建统治者也对此讳莫如深,防范极严。久而久之,在宫廷中遂形成一种极端压抑沉闷、惊疑惧怕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笼罩下,宫女们不仅在人前不敢言及宫中事,即便在鹦鹉前头,也噤若寒蝉了。鹦鹉善传人言,却并不解人意,它的传话出自本能,原非有意,而宫女们已自“不敢言”,则宫廷中那些专门窥伺过失、传人言语的无聊小人对宫女们造成的恐怖与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这个细节不仅深刻揭示了宫女们在长期压抑恐怖气氛下所形成的惊惧心理,而且从侧面透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倾轧和缺乏最起码的自由。正由于这个细节的典型性和独特性,才使这首诗获得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为一般的宫词所不能替代。

朱庆馀的其他作品

都门晚望
朱庆馀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宿江馆
朱庆馀
江馆迢遥处,知音信渐赊。夜深乡梦觉,窗下月明斜。起雁看荒草,惊波尚白沙。那堪动乡思,故国在天涯。
叙吟
朱庆馀
雅道辛勤久,潜疑鬓雪侵。未能酬片善,难更免孤吟。有景皆牵思,无愁不到心。遥天一轮月,几夜见西沈。
题青龙寺
朱庆馀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送窦秀才
朱庆馀
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梅天马上愁黄鸟,泽国帆前见白云。通籍名高年又少,回头应笑晚从军。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南歌子·(山药)
张鎡
种玉能延命,居山易学仙。青青一亩自锄烟。雾孕云蒸、肌骨更凝坚。熟梁蜂房蜜,清添石鼎泉。雪香酥腻老来便。煨芋炉深、却笑祖师禅。
甘州令·(仙吕调)
柳永
冻云深,淑气浅,寒欺绿野。轻雪伴、早梅飘谢。艳阳天,正明媚,却成潇洒。玉人歌,画楼酒,对此景、骤增高价。卖花巷陌,放灯台榭。好时节、怎生轻舍。赖和风,荡霁霭,廓清良夜。玉尘铺,桂华满,素光里、更堪游冶。
题朱炼师山房
王昌龄
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恋绣衾
张枢
屏绡裛润惹篆烟。小窗闲、人泥昼眠。正雪暖、荼コ架,奈愁春、尘锁雁弦。杨花做了香云梦,化池萍、犹泛翠钏。自不怨、东风老,怨东风、轻信杜鹃。
鹧鸪天·(选德殿赏灯,先宴梅堂,侍两宫,沾醉口占)
曾觌
龙驭亲迎玉辇来。江梅枝上雪培堆。东风上苑春光到,更放金莲匝地开。腾凤吹,进瑶杯。两宫交劝正欢谐。父慈子孝从今数,准拟开筵一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