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

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即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可知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稀少人迹罕至之处,这是一个鱼不怕惊、人不暴晒的理想的钓鱼场所,旨在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铺垫。“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描写儿童题材的诗作很少。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

胡令能的其他作品

喜韩少府见访
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王昭君
胡令能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武后明堂乐章·登歌
佚名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笙镛合奏,文物维新。敬遵茂典,敢择良辰。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九日题涂溪
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送别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
元稹
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帑。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
李谟笛
张祜
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