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赏析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ài寨),是辋川的地名。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廊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而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

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个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全诗用反衬手法。前两句描写山的空寂,却给深山加进了隐隐约约的人语之声,让它打破空山之静,这神秘的不知来处的人语声,愈发衬托得山林寂静。后两句写深林幽暗,反而给林中投射一束夕阳的余辉。这束冷淡的阳光艰难地透过密林的重重遮挡斜射进来,散成微弱的金黄光斑,洒落在冷得发青的斑驳青苔上,划破深林中的阴暗,但随着夕阳的沉没,这一点亮光也将最终消失。

这样,密林的幽暗就愈发可感。这样的境界,这样的写法,可谓开前人所未有,显示了王维写景的惊人才能。清人李锳《诗法易简录》评论说:“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严沧浪:所谓‘玲珑剔透’者,应推此种。”

这首诗不拘泥于“鹿”的字面,从空山不见人而闻人语,深林中苔翠阴阴而反景照入,让人想象这幽深冷僻之山林,定是麋鹿来往之场所。

诗人王维在《鹿柴》中创造如此幽深空寂的境界,究竟要说明什么呢?陈允杏先生说,这是“极力强调自然现象不过是瞬息即逝的幻觉”,即禅宗最为尊奉的《金刚般若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参见《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史双元先生说,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禅境画意入诗情》,载《南京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诗中虽有禅意,却并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禅宗要义在于当下妙悟,必须不立文字,不落言铨,不涉理路,不作推阐。王维此诗表现禅意而不着痕迹,正是臻于禅趣之境的上乘佳作。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王维的其他作品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饭覆釜山僧
王维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馀。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宋进马哀词
王维
背春涉夏兮,众木蔼以繁阴。连金华与玉堂兮,宫阁郁其沈沈。百官并入兮,何语笑之哑哑,君独静嘿以伤心。草王言兮不得辞,我悲减思兮少时。仆夫命驾兮,出阊阖,历通逵。陌上人兮如故,识不识兮往来。眼中不见兮吾儿,骖紫骝兮从青骊。低光垂彩兮,怳不知其所之。辟朱户兮望华轩,意斯子兮候门。忽思瘗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仰诉天之不仁兮,家唯一身,身止一子,何胤嗣之不繁,就单鲜而又死。将清白兮遗谁,问诗礼兮已矣。哀从中兮不可胜,岂暇料馀年兮复几。日黯黯兮颓晔,鸟翩翩兮疾飞。邈穷天兮不返,疑有日兮来归。静言思兮永绝,复惊叫兮沾衣。客有吊之者曰:观未始兮有物,同委蜕兮胡悲?且延陵兮未至,况西河兮不知。学无生兮庶可,幸能听于吾师。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王维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王维
横吹杂繁笳,边风卷塞沙。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南歌子·(三之三)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鱼上冰
王季则
北陆收寒尽,东风解冻初。冰消通浅溜,气变跃潜鱼。应节似知化,扬鬐任所如。浮沉非乐藻,沿溯异传书。结网时空久,临川意有馀。为龙将可望,今日愧才虚。
蝶恋花·(戊寅秋寒秀亭观梅)
毛滂
相见江南情不少。尔许多时,怪得无消耗。淡日暖云句引到。阑干寂寞怜春小。宫面可忺匀画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晚泊江戍
杨凭
旅棹依遥戍,清湘急晚流。若为南浦宿,逢此北风秋。云月孤鸿晚,关山几路愁。年年不得意,零落对沧洲。
梁琼
玉枕空流别后泪,罗衣已尽去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