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上一章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於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後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校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郢市复。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

史记
司马迁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卷二 夏本纪第二卷三 殷本纪第三卷四 周本纪第四卷五 秦本纪第五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