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的重要笔记小说,由刘义庆于420-581年间编纂。全书记录了从汉末至刘宋时期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涵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类,共一千多则,通过鲜活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思想、生活及社会风貌。这部作品运用了对照、比喻等文学技巧,保存了许多名句,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世说体”小说的源头。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使读者深入了解魏晋时代的文化与精神。

目录

德行第一言语第二政事第三文学第四方正第五雅量第六识鉴第七赏誉第八品藻第九规箴第十捷悟第十一夙慧第十二豪爽第十三容止第十四自新第十五企羡第十六伤逝第十七栖逸第十八贤媛第十九术解第二十巧艺第二十一崇礼第二十二任诞第二十三简傲第二十四排调第二十五轻诋第二十六假谲第二十七黜免第二十八俭啬第二十九汰侈第三十忿狷第三十一谗险第三十二尤悔第三十三纰漏第三十四惑溺第三十五仇隙第三十六

刘义庆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
施护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是一部深具智慧的经典佛教经文,揭示了般若智慧的核心思想。书中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佛母的慈悲与智慧,教导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晰。其内容涵盖了空性、无我以及般若的深刻内涵,引导信众超越无明,领悟真理。此经典不仅是修行者的重要指引,也是所有追求心灵和平与智慧者的宝贵财富,启迪我们在困境中寻找到解脱之道。阅读《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智慧的探求。
孝经注疏
玄宗,邢昺
《孝经注疏》是由宋代学者邢昺撰写的重要经典注疏,基于唐代元行冲的疏文而成,成为《十三经注疏》的定本。该书整理参考了明代泰定本及清代阮元的研究成果,经过勘误补缺,标点清晰,方便读者研究。书中提到,《孝经》传为孔子为曾子阐述孝道之作,是篇幅最小的经典之一,汉代则有今古文两种注本。整理者金良年先生在《注疏》研究领域造诣深厚,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史通通释
刘知几
《史通》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撰写的中国最早史学理论著作,分内外篇共20卷,奠定了后世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推动了史通学的形成。该书强调了史学家的“三长”素质,其影响深远。后人对《史通》的注释颇丰,其中清代浦起龙的《史通通释》尤为突显,吸收了众多前人的校释成果,并加入独特见解,增添了学术和实用价值。新出版的《史通通释》还附有《史通补释》和《史通增释》,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参考资料。
淮南子
刘安
《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公元前139年,目的是回应汉武帝刘彻的统治。这部书共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现存内篇,内容融合了道家思想与先秦众家学说,因而被归类为杂家著作。其主题涵盖了哲学、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等领域,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经典。该书文辞尔雅,蕴含深刻智慧,句如“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展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今古奇观
抱瓮老人
《今古奇观》是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的一部短篇白话小说集,选自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全书共四十篇,内容涵盖丰富多彩的故事,旨在传达果报、劝惩、情节新奇和趣闻等主题。该书在清初广为流传,成为古代白话小说的重要代表,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研究中国文学和民俗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