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

作者:尸佼
尸佼(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0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先秦诸子之一,研究刑名之术。他的著作《尸子》提出了与现代“时空”概念相对应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论述,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有所贡献。该书原共有20篇,主要探讨社会思想和自然界,但现存仅二三篇,多为片段,难以成体系。尽管如此,《尸子》在汉唐时期曾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该书最终在宋代丢失,经过整理仍可见其精妙的至理名言。

目录

说明自序
卷上
劝学贵言四仪明堂发蒙治天下仁意广泽绰子处道神明
卷下
说明散见诸书文汇辑
尸子存疑
尸子存疑

尸佼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后汉书
范晔
《后汉书》是由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著,系统记录了东汉历史,涵盖了从王莽到汉献帝的195年。该书与《史记》、《汉书》和《三国志》并称为“四史”,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全书分为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内容详尽生动,尤其在东汉宦官专权和士大夫反抗方面提供了独特视角。范晔综合七部早期史料,强调历史教训,成为各后汉史书的主要来源。《后汉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创新性地增加了《文苑》和《列女》等传记,为中国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语注疏
何晏,邢邴
《论语注疏》是三国时期何晏与北宋邢昺共同注释的经典著作,共二十卷,归属于“十三经注疏”系列。它在保护和吸收前人注释的同时,针对古代名物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成为《论语》的标准注疏。书中对古词义的精确阐释,帮助现代读者理解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论背景,如“攻乎异端”的真实含义。此外,古注虽有局限,却通过校勘与释义有助于澄清历史与文化的误解,展示了儒学的深厚底蕴及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宋史
脱脱
《宋史》是元代修撰的二十四史之一,编纂周期为1343年至1345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负责。该书共496卷,是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史书之一,详细记载了北宋和南宋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丰富的列传和志,整书反映了宋代的道德与理学思想,同时也批评了当时的变法派。虽存在着资料失误与文体不统一,但《宋史》以其详实的史料和深刻的评价在后世仍具有重要影响,成为研究宋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晋书
房玄龄
《晋书》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由房玄龄等21位史学家于唐代修撰,涵盖从三国时期到东晋的历史(公元220年至420年)。该书以其详细的资料和创新的“载记”体例,为研究十六国及晋代的重要参考。然而,尽管《晋书》在内容和体例上都有所成就,仍存在如记述荒谬、史料取舍不够严谨等问题。它不仅弥补了《三国志》等历史书籍的不足,也为后代研究晋朝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完整的《晋书》共有130卷,至今对中国历史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九命奇冤
吴趼人
《九命奇冤》是清代作家吴沃尧创作的小说,首次发表于梁启超的《新小说》杂志,共有三十六回。故事设定在雍正年间,讲述了一桩发生在广东的大命案,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吴沃尧在创作中对旧小说《梁天来警富奇书》进行了改编,以更出色的结构与描写,展现了贪官污吏如何肆意妄为。小说运用倒装叙事手法,巧妙地将故事的前因后果串联起来,独具特色,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