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说苑

作者:刘向
《刘向说苑》是西汉刘向编纂的古代杂史小说集,又名《新苑》。成书于公元前17年,原有二十卷,现存五卷。书中按类记述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历史故事与传说,蕴含儒家政治思想与道德观念,反映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等哲理格言。作品不仅保存了大量历史资料,还以简洁生动的对话体叙述,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的笔记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部分古籍散佚,《说苑》仍为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目录

卷一 君道卷二 臣术卷三 建本卷四 立节卷五 贵德卷六 复恩卷七 政理卷八 尊贤卷九 正谏卷十 敬慎卷十一 善说卷十二 奉使卷十三 权谋卷十四 至公卷十五 指武卷十六 谈丛卷十七 杂言卷十八 辨物卷十九 修文卷二十 反质

刘向的其他作品

战国策
刘向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理念与策略,展现了当时的历史特色与社会风貌。全书分为33卷,约12万字,不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书中详细记录了纵横家的言行与重大事件,体现了当时思想活跃与文化多元的特点。此外,《战国策》对后来的《史记》有显著影响,尽管其内容部分存在争议,但无疑是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管子
刘向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言行事迹及其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管子》是关于管仲及其思想的重要著作,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刘向对其进行编定,目前存有76篇,另有10篇仅存目录。管仲强调统治者的智慧、德行与实用的治国策略,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列女传
刘向
《列女传》是西汉儒家学者刘向编撰的一部古代女性事迹集,收录了105位女性的动人故事,旨在表彰她们的高尚品德与反抗精神。该书分为七卷,内容涵盖母仪、贤明、仁智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儒家对女性的看法。尽管其中一些观点在当今被视为不公,但其影响深远,许多故事如“孟母三迁”等仍被广泛传颂。随着时代变迁,《列女传》为后来的史书设立了专门记录女性事迹的先例,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演变。
新序
刘向
《新序》是西汉学者刘向创作的重要文献,共三十卷,现存十卷。该书以历史故事和传说为载体,形式上与《说苑》相似,旨在传达道德和人生哲理。《新序》通过鲜活的事例,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深具教育意义。其中,成语“叶公好龙”便源自此书,生动描绘了伪善者的形象。作为传世经典,《新序》不仅是哲学与历史的宝贵资料,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启迪。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墨子
墨子
《墨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哲学著作,记录了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行。墨子,名翟,是春秋终战国初期宋国或鲁国人,生活简朴,主张“兼爱”、“非攻”等,成为儒家的反对派。墨子的思想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后世的研究也体现了其深远的哲学意义。书中包含五十三篇,由墨子及其弟子共同创作,涵盖了伦理、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清代学者对《墨子》的研究体现了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周易
佚名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深入描述事物规律以及未来变迁。它由《易经》和《易传》组成,涵盖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用于占卜和解读变化之道。传说其形成缘于伏羲、周文王及孔子等三位圣贤的智慧,逐渐演变为儒家经典,影响深远。此外,《周易》也分化为筮术易和道家易,展示出多元的学术发展。《周易》不仅是哲学的源泉,更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大乘同性经
阇那耶舍
《大乘同性经》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智慧的佛教经典,旨在探讨爱与接受的重要性,强调无条件的包容与平等。在这部经文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与深刻的教义,阐述了人际关系中的真诚、慈悲和理解,倡导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它不仅关乎性别与性取向的平等,更深层次地传达了超越外在形式的内心觉醒与灵性成长。通过阅读此经,信士们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并学习如何与人和谐共处。
尉缭子
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其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常有争议,一般署名为尉缭子。书中包含29篇杂家类和31篇兵形势家类,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并在1972年被发现在西汉时期的墓中,说明其早期流传。其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战国时代特色,被称为《武经七书》之一,是武学科举的必读教材。尽管存在时代局限,《尉缭子》强调精兵主义的重要性,对后世军事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比丘尼传
宝唱
《比丘尼传》是一部探索女性修行与自我救赎的经典作品,讲述了比丘尼们在佛教修行道路上的艰辛与坚韧。故事围绕几位不同境遇的比丘尼展开,她们在社会偏见与内心挣扎中,追寻解脱与智慧。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她们的情感、信仰与成长,揭示了女性的力量与独立精神。书中不仅有对佛教教义的深刻思考,更传递了对自我认同与追求自由的坚定信念,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心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