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
上一章

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两狼 张叔夜假降保河间

诗曰:大炮轰雷失两狼,那堪天意佑金邦。丈夫纵有乾坤手,枉送身躯死战场!

诗曰:

金将南侵急围城,张君矢日效忠诚。非关屈膝甘降服,为保河间一郡民。

说话梁夫人闻丈夫、儿子俱已遭伤,将幼子托付奶娘夫妇先出城去,自己带领家将人马,来到关前。守关众将上前迎接道:“番兵势大,夫人只宜坚守关隘,不可出兵。”夫人道:“列位将军有所不知,我夫、子二人俱死于贼手,此仇不共戴天,如何不报?尔诸将们可将‘铁华车’摆列端正,把大炮设放三山口上,等那番兵近关,一齐推出‘铁华车’挡住,那时点放大炮,不得有误!”众将领令安排。

夫人带了人马,放炮出关,对着番兵,排下队伍。旗门开处,夫人出马。那边兀术四太子看见这边调遣,暗暗的喝采:“果然是女中豪杰,真个名不虚传!”梁夫人喝道:“番奴!你是何等样人?快通名来!”兀术道:“某乃大金国黄龙府四太子,官拜昌平王、扫南大元帅完颜兀术是也。南蛮婆!可通名来!”梁夫人道:“番奴听着,我乃大宋天子驾前御笔亲点两狼关大元帅韩夫人,官拜五军都督府梁红玉是也。”兀术道:“原来就是你!某家久闻你熟悉兵机,深通战法,岂不识天时人事?某家统领大兵来取你南朝天下,如泰山压卵。你若识时务,早早降顺,不独保全性命,且不失你之官爵,可细细想来。”梁夫人骂一声:“番奴!我丈夫、孩儿的性命俱害在你手内,恨不得拿你来碎尸万段,方泄此恨,尚敢摇唇鼓舌!”

兀术道:“你丈夫、儿子何曾死?俱被某家困在营中。你若降顺了,我还你丈夫、儿子便了。”梁夫人大怒道:“休得胡说,放马过来!”说罢,抡起手中刀,望兀术就砍,兀术举斧相迎。战到五六个回合,梁夫人那里招架得住,只得回马败下。

兀术随后赶将上来。将近关前,梁夫人高叫一声:“放炮!”那三山口上众将正待开炮,不道霎时间满天黑雾迷漫,只听得半空中豁喇喇一声霹雳打将下来。那“九牛大将军”一震,不想这炮轰大价响亮,两边炸开,把两狼关打开一条大路。此一回,就叫做“雷震三山口,炮炸两狼关”。那兀术趁势拥将上来,抢入关中。

梁夫人见炮炸了,也使不得“铁华车”,关已失了,急得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只得落荒而走。前面到一茂林,正待想要进去歇息歇息,忽听得林中叫道:“夫人快进来,公子在此!”夫人勒马看时,却是奶公、奶母。夫人下马走入林中,抱住公子大哭一常奶公便问:“夫人出兵,胜败若何?”夫人说:“关已失了!

老爷、公子并无下落,谅已难保,我们如今归于何处?”不觉泪如雨下。不表夫人在林中悲切。

再说那韩元帅在番营大战,只见番兵前后走动。你道为何?原来那些兵知道得了两狼关,都想抢进关去,故此围兵渐渐稀了。韩元帅奋勇往外冲来,却见马上一员小将被一番将赶下来。元帅细认却是大公子,便高叫一声:“我儿,为父的在此!”

公子叫一声:“爹爹!番将厉害,杀不过他。”元帅拍马上前,举刀望着那员番将劈头砍下,正中了那将的头盔。忽见那番将头上迸出一道白光,刀不能下。看官,你道那员番将是谁?却叫做奇渥温铁木真。只因他日后生下一子,名为忽必烈,却是元朝始祖,故有此异。那奇提温铁木真被韩元帅这一刀,吃了一惊,拖枪败走。

元帅暗想:“这番将有此奇异,日后倒有好处。”

当时韩元帅父子二人,并力杀出重围,摇望关前、关上都是金兵旗号,只得落荒而走。前到茂林之处,夫人在林内望见,大叫:“相公、孩儿,妾身在此!”元帅半惊半喜,就下马来。公子亦下马来见了母亲,请了安。元帅就问夫人:“为何失了关隘?”夫人道:“只因军士报你与孩儿阵亡,故此妾身出兵,与你报仇。不意雷震三山,炮炸两狼,故此把关隘失了,逃避在此。”元帅道:“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挽回也。”夫人道:“如今关隘已失,我们往那里去好?”元帅道:“我等同往京城候旨便了。”于是韩元帅夫妻、父子,同着奶公、奶母,便一齐往汴梁一路而来,不提。

且说兀术进了两狼关,查点了仓库钱粮,看见那“铁华车”,便问军师:“此车何人制造?”军师回说:“昔日韩信造此车,困住了西楚霸王。今日狼主洪福齐天,皇天护佑,得破此关。可趁此锐气,发兵进攻河间府,渡过黄河,那汴京指日可取也。”兀术道:“如此,可即整顿粮草,起兵去攻河间府。”且按下不表。

再说韩世忠夫妇等来到黄河地界,正遇着钦差赍旨而来。世忠夫妇一齐跪接。

钦差宣读沼书,说:“韩世忠失守两狼关,本应问罪,姑念有功免死,削职为民。”

世忠夫妇一同谢恩,交还了两颗印信。夫妻、父子一同回到陕西,不表。

却说河间府节度使张叔夜,闻报失了两狼关,兀术率领大兵来取河间府,不觉惊慌,心中暗想:“那陆登何等智谋,不能保全;韩世忠夫妇骁勇异常,况有大炮、‘铁华车’,尚且失守,何况下官?”想定主意,就与众将士计议。传令城上坚起降旗,等金兵到来,权且诈降,以保一府百姓,免受杀戮之惨。等他渡过黄河,各路勤王兵来,杀败兀术,那时候将兵截其归路,必擒兀术也。诸将领令,端正降金。

不道那张叔夜有两位公子,大公子名唤张立,身长一丈,方面大耳;二公子名唤张用,也是身长一丈,淡黑面庞。这兄弟两个各使一根铁棍,力大无比。这一日,同在书房中读书,直到了午后还不见送饭进来。张用对哥哥道:“今日这等时候还不送饭来,敢是忘记了不成?”张立道:“我也在这里想,不知何故?”正说之间,只见书童端进饭来。大公子道:“为何这时候才送来?”二公子道:“敢是你这狗才往那里去顽要忘记了?该打这狗才!你怎么连我二人都不放在心上了!”书童道:“今日虽则迟了些,还有饭吃,再过两日,只怕没得吃了!”张立道:“这狗才,一发胡说了!为甚事情,就到得没饭吃?”书童道:“二位相公坐在此间,那里知道外面金兵杀来,潞安州、两狼关俱已失了。如今将到河间府,我家老爷害怕,在堂上同众将商量料理投降之事。一府乱慌慌的,故此饭迟。倘若那金兀术不准投降,杀进城来,岂不是没饭吃了?”张用道:“不信有这等事!我家老爷岂肯投降那鞑子?”书童道:“公子不信,外面去问,那一个不晓得么?”说罢,书童自去了。

大公子道:“难道我爹爹要做奸臣不成?”二公子道:“哥哥,我同你吃了饭去问母亲。若果有此事,就向母亲讨了二三百两银子,同你逃出城去,迎着番兵拼命杀他一阵。若杀不过他,我们带了银子逃往他方,再作道理,何如?”张立道:“兄弟言之有理。”两个忙忙的把饭吃了,同到中堂,见了母亲说道:“爹爹为何要做奸臣投降番邦?是何道理?”夫人道:“你二人小小年纪,晓得什么?此是国家大事,由你爹爹作主,连我也只好随着他。”二人道:“既然如此,我们要二三百两银子。”夫人道:“此时匆匆忙忙,要银子那里去使?”张立道:“我们要趁早买些东西,若等金兵进城,我们就不好上街去了。”夫人认以为真,随取了二百两银子,付与弟兄两个。

两个接了银子,回到书房,捆扎端正,开了后园门,一路出城来。行不到二三十里,正迎着番兵。弟兄二人见旁边有一座山冈,就走上同来。看那金兵如潮似浪,滔滔不绝。看了多时,越看越多,张用道:“哥哥,等不完了,下去与他打罢!”

二人跳下冈于来,摆开两条铁棍,乒乒乓乓,将番兵打得落花流水,头撞头碎,额碰额伤,打死无数。那小番忙忙报与兀术,兀术传令众平章:“不要伤他,与我活活的擒将来!”众平章传令,将二人围祝直杀到黄昏时分,张立不见了兄弟,心内自想:“此时不走,等待何时?”举棍一个盘头,使得势大,打开一条血路而去。

只因天色昏暗,又走得快,因此金兵拿他不祝这里张用也寻不见哥哥,冲出围来,落荒而走。那弟兄两个今日失散了,直到了岳元帅三服何庆元,才得会合。这是后话,不表。

且说兀术拿不住他弟兄,当夜安营扎住,到明日发兵前往。将近城池,只见一将远远带人跪接,打着降旗,口称:“河间府节度使张叔夜归降,特来迎请狼主进城。”小番报与兀术,兀术上前看时,果然是张叔夜俯伏在地。兀术在马上问军师道:“这个人是忠臣,还是奸臣?”哈迷蚩道:“久闻他是第一个忠臣,叫做张叔夜。”兀术道:“待某家问他。”便道:“你就是张叔夜么?”叔夜道:“小臣正是。”兀术道:“我久闻你是个忠臣,为甚归降起某家来?莫非是诈么?”叔夜道:“小臣岂敢有诈?只因目下朝内好臣用事,贬黜忠良。今潞安州、两狼关俱已失去,狼主大兵到此,谅小臣兵微将寡,怎能迎敌?城中百姓,必道茶毒。故此情愿归顺,以救合郡生灵,并不敢希图爵禄,望狼主鉴察!”兀术听了道:“如此说来,果然是个忠臣!老先生既识天时,仁心救民,是个好人。某家就封你为鲁王,仍守此城。

我的大军,只收你的犒赏,绕城而去,不许进城。如有一人不遵,擅自进你城者,斩首号令!”叔夜谢恩而退,叫众军搬出猪羊酒,犒众番兵吃了,俱各绕城而过。

来到黄河口,拣一空地,安下营盘,打造船只,等待渡河,不提。

且说地方官飞报入朝,这日正值钦宗设朝坐殿,进本官俯伏启奏:“兀术大兵五十余万已近黄河,望陛下即速发兵退敌。”钦宗大惊,使问众卿:“金兀术兵势猖獗,将何策退之?”当下张邦昌奏道:“潞安州陆登尽节,韩世忠夫妇弃关而逃,今河间张叔夜又投降,只剩得黄河阻祝若过了黄河,汴京甚危。臣观满朝文武全才,无如李纲、宗泽。圣上若命李纲为元帅,宗泽为先锋,决能退得金兵。”钦宗准奏,降旨拜李纲为平北大元帅,宗泽为先锋,领兵五万前往黄河退敌!二人领旨出朝。李纲虽是个有谋有智的忠臣,但是个文官,不会上阵厮杀。今金兵势大,张邦昌明明要害他的性命,故此保奏。

那李纲回府,与夫人辞别,忽见阶檐下站着一个长大汉子。李纲便问:“你是何人?”那人跪下道:“小人就是张保。”李纲道:“你一向在那里?”张保道:“小人在外边做些生意。”李纲道:“你可有些力气么?”张保道:“小人走长路,挑得五六百斤东西。”夫人道:“老爷可带他前去,早晚伏侍伏侍。”李纲就命张保收拾随行。

到了次日,宗泽来请元帅起兵,李纲接进。相见已毕,李纲便道:“老元戎,你看那些奸臣如此厉害,明明欲害下官,保奏领兵。老夫性命,全仗周庇。”宗泽道:“元帅放心,吉人自有天相。”二人一同出府上马,来到校场点齐五万人马,发炮起行。一路来到黄河口,安下营寨。沿河一带拨兵把守,将四面船只收拾上岸。

宗泽写下一封书札,差人星夜往汤阴县,去请岳飞同众弟兄前来助战。正是:要图定国安邦计,预备擒龙捉虎人。毕竟李纲和宗泽两个,怎生退得金兵,且听下回分解。

说岳全传
钱彩
第一回 天遣赤须龙下界 佛谪金翅鸟降凡第二回 泛洪涛虬王报怨 抚孤寡员外施恩第三回 岳院君闭门课子 周先生设帐授徒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结义 沥泉洞老蛇怪献枪第五回 岳飞巧试九枝箭 李春慨缔百年姻第六回 沥泉山岳飞庐墓 乱草冈牛皋剪径第七回 梦飞虎徐仁荐贤 索贿赂洪先革职第八回 岳飞完姻归故土 洪先纠盗劫行装第九回 元帅府岳鹏举谈兵 招商店宗留守赐宴第十回 大相国寺闲听评话 小校场中私抢状元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训赠宝剑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第十二回 夺状元枪挑小梁王 反武场放走岳鹏举第十三回 昭丰镇王贵染病 牟驼冈宗泽踹营第十四回 岳飞破贼酬知己 施全剪径遇良朋第十五回 金兀术兴兵入寇 陆子敬设计御敌第十六回 下假书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陆节度尽忠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两狼 张叔夜假降保河间第十八回 金兀术冰冻渡黄河 张邦昌奸谋倾社稷第十九回 李侍郎拼命骂番王 崔总兵进衣传血诏第二十回 金营神鸟引真主 夹江泥马渡康王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鹏举划地绝交情第二十二回 结义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训子第二十三回 胡先奉令探功绩 岳飞设计败金兵第二十四回 释番将刘豫降金 献玉玺邦昌拜相第二十五回 王横断桥霸渡口 邦昌假诏害忠良第二十六回 刘豫恃宠张珠盖 曹荣降贼献黄河第二十七回 岳飞大战爱华山 阮良水底擒兀术第二十八回 岳元帅调兵剿寇 牛统制巡湖被擒第二十九回 岳元帅单身探贼 耿明达兄弟投诚第三十回 破兵船岳飞定计 袭洞庭杨虎归降第三十一回 穿梭镖明收虎将 苦肉计暗取康郎第三十二回 牛皋酒醉破番兵 金节梦虎谐婚匹第三十三回 刘鲁王纵子行凶 孟邦杰逃灾遇友第三十四回 掘陷坑吉青被获 认兄弟张用献关第三十五回 九宫山解粮遇盗 樊家庄争鹿招亲第三十六回 何元庆两番被获 金兀术五路进兵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显灵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头山第三十八回 解军粮英雄归宋室 下战书福将进金营第三十九回 祭帅旗奸臣代畜 挑华车勇士遭殃第四十回 杀番兵岳云保家属 赠赤兔关铃结义兄第四十一回 巩家庄岳云聘妇 牛头山张宪救主第四十二回 打碎免战牌岳公子犯今 挑死大王子韩彦直冲营第四十三回 送客将军双结义 赠囊和尚泄天机第四十四回 梁夫人击鼓战金山 金兀术败走黄天荡第四十五回 掘通老鹤河兀术逃生 迁都临安郡岳飞归里第四十六回 兀术施恩养秦桧 苗傅衔怨杀王渊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将勤王 召良帅贤后赐旗第四十八回 杨景梦传杀手锏 王佐计设金兰宴第四十九回 杨钦暗献地理图 世忠计破藏金窟第五十回 打酒坛福将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难第五十一回 伍尚志火牛冲敌阵 鲍方祖赠宝破妖人第五十二回 严成方较锤结义 戚统制暗箭报仇第五十三回 岳元帅大破五方阵 杨再兴误走小商河第五十四回 贬九成秦桧弄权 送钦差汤怀自刎第五十五回 陆殿下单身战五将 王统制断臂假降金第五十六回 述往事王佐献图 明邪正曹宁弑父第五十七回 演钩连大破连环马 射箭书潜避铁浮陀第五十八回 再放报仇箭戚方殒命 大破金龙阵关铃逞能第五十九回 召回兵矫诏发金牌 详恶梦禅师赠偈语第六十回 勘冤狱周三畏挂冠 探囹圄张总兵死义第六十一回 东窗下夫妻设计 风波亭父子归神第六十二回 韩家庄岳雷逢义友 七宝镇牛通闹酒坊第六十三回 兴风浪忠魂显圣 投古井烈女殉身第六十四回 诸葛梦里授兵书 欧阳狱中施巧计第六十五回 小兄弟偷祭岳王坟 吕巡检贪赃闹乌镇第六十六回 牛公子直言触父 柴娘娘恩义待仇第六十七回 赵王府莽汉闹新房 问月庵兄弟双配匹第六十八回 牛通智取尽南关 岳霆途遇众好汉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同祭岳王坟 愤冤情哭诉潮神庙第七十回 灵隐寺进香疯僧游戏 众安桥行刺义士捐躯第七十一回 苗王洞岳霖入赘 东南山何立见佛第七十二回 黑蛮龙提兵祭岳坟 秦丞相嚼舌归阴府第七十三回 胡梦蝶醉后吟诗游地狱 金兀术三曹对案再兴兵第七十四回 赦罪封功御祭岳王坟 勘奸定罪正法栖霞岭第七十五回 万人口张俊应誓 杀奸属王彪报仇第七十六回 普风师宝珠打宋将 诸葛锦火箭破驼龙第七十七回 山狮驼兵阻界山 杨继周力敌番将第七十八回 黑风珠四将丧命 白龙带伍连遭擒第七十九回 施岑收服乌灵圣母 牛皋气死完颜兀术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顶加封 证因果大鹏归位
字号大小
行距